2018 清新菩薩法相展

展出因緣

一切都是好因緣,在邁向覺悟的習佛之路上,我們常常學習...隨順因緣。

『我有一幅新作準提觀音,可以送到觀音村的華嚴經法會聽經嗎?

為了好好成就祂的法相,還數度到龍湖巖靜坐啟請加持呢!』

『可以啊! ...還有,何不請示一下家裡的法相們,說不定祂們也想來參加這難得的法會...』

於是,順著感覺走,我們在華嚴經法會開經倒數前幾天,決定籌備這菩薩法相展,與大眾結善緣。

這 18幅畫作不論是畫風或是技術,都是突破窠臼,令人眼睛一亮的創新作品,不論是襲用佛畫老師創新的畫版,或是自己的創新嘗試,每一種創新,都是代表不同創作者的心,邁向清新,這次來參與華嚴經法會的佛像們有如另一群清新的菩薩雲來集。於是為了這個因緣取了個名字.....

『清新菩薩法相展』


何燕枝,台南白河人 1967年出生,法號『音緣』三代習佛,自幼在佛法薰習下耳濡目染長大。

因為奶奶以觀音為師,因此我的佛菩薩世界也只有觀音菩薩為尊;孩童時住在偏遠的山區,過著與世無爭,彷如世外桃源的生活,農閒之餘媽媽總是帶我往寺廟跑,跟著師父唸經拜佛…所以特別喜歡那種清淨自在的修行生活,直到現在從佛學班開始薰修、在禪修班精進,進而入了佛畫的法門中,以畫佛做為修行的道場融入禪定與靜心的法界中,如今~歲月如紙心是筆,筆下佛韻印心, 菩提道上但求 觀~自在!

畫佛緣起

~ 心中一直有個願~ 我想畫觀音菩薩,卻苦無因緣,十年前偶在網路看到台中佛學院釋出在家居士名額可參與研習紙蕾絲菩薩,二話不說報了吊車尾的名額,於是每星期開一小時車遠赴台中習畫一年餘,開始懵懵懂懂的進入佛畫世界中,二年多前再次被牽引到工筆佛畫,才正式與菩薩締結了宿世法緣,三年前在一個特殊因緣下,開啓了靈動體質,也因此常與佛菩薩有奇妙的感應,在繪製第一尊白衣觀音時,是夜裡此尊觀音即示現在夢裡,在祂心口上出現一滴血輪,因為好奇心趨使下,伸出手指去觸摸那滴血輪,卻瞬間甦醒,全身有一股電流在體內流竄著,酥酥麻麻的持續了五分鐘之久,也許是菩薩來點醒吧...從此每每閉上眼睛,腦海中就會出現很多妙曼的天衣、纓絡與菩薩的莊嚴法相,有如電影般放映著,也許是八識種田的記憶浮現,引領著在佛畫道路中必需更加努力的精進再精進,此次因緣際會,在這般殊勝的法會下,得以將這二年所畫的菩薩法相在此華嚴盛會與大眾分享,心中備感菩薩恩澤與護佑,願此生永為佛種,殷殷切切,筆下佛容莊嚴,法喜人間,感恩~~

紙蕾絲菩薩

紙蕾絲源自於歐洲,一般皆用來製做卡片,但在台中佛學院主法師的邀請下,由陳漢成老師將其運用在菩薩的創作上,更彰顯其技法的妙曼之處,因為它是以一張薄薄的水晶紙,藉由壓凸筆,以均勻的力道來顯現漸層的白,另以針刺與剪刀設計出多變的圖樣,這樣的技法很適合表現在觀音菩薩的靜謐與柔美,但困難的是這技法不容易上手,因為薄紙不易使力,力道不均壓出來的白就會出現斷層的筆觸,針刺時一個閃神亂了針腳,就全盤盡毀,所以在做紙蕾絲菩薩時必需訓練自己靜心、心定,也因為這樣的緣由,正好讓我修行禪定的功夫,一開始學習猶如在三昧真火中苦煉,但功夫一上手,壓筆如行雲流水,一方淨土就任您自在遨遊了。

工筆佛畫

工筆佛畫師承張德怡老師,因為張老師擅長觀音菩薩的創作與炫彩富麗的用色技巧,以不臨摹敦煌,不以悲苦之相示現,跳脫傳統菩薩形象,因此此風改以菩薩生活禪為主軸,用柔美慈悲的年輕法相,與細緻的筆法來莊嚴菩薩,工筆畫講究線條工整、細膩,設色著重薄施多染,往往手握畫筆即入無人之境,天地方圓僅剩此心與菩薩相應,這正巧也是修心養性的法門。《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中有佛能造諸佛,常養一方淨土在心田,僅管習畫時已有點年紀,難敵老衰視力漸茫之苦,但也因此了悟「但用此心」之極境,極靜之處自有菩薩來相應,靜中取淨佛韻印心,正是我現在學習工筆畫的心得。

觀音法相 - Q 版應化

觀世音菩薩常常示現各種形象說法度眾,助眾生得到成就,所以隨緣應化是菩薩本懷,隨著時代潮流與社會變遷,用不同的風貌來應世常常能突破窠臼,近年應邀嘗試創作對年輕族群更具親和力的可愛版(Q版)觀音,期以此更清新之法相來與更多有情眾生親近,廣結善緣!

本次個人紙蕾絲系列、Q版畫與工筆畫(承 張德怡老師畫稿)參與法會總計 18幅畫作,名號分別如下...

觀音菩薩現

慈眼

持經

乘龍

說法

甘露

無垢

圓滿 、抱荷手

等相, 還有清新版的

法相,一同莊嚴道場,成就華嚴經法會圓滿。

畫作陳列於觀音村大廳,法會期間,歡迎十方善德、與會諸善信參觀指教。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