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d: 2025/07/19)
入學新生在考慮BIT Lab前大多會有類似考量,為了有效率地解除同學們的疑慮,老師特別整理一些常見問題以及個人回答供有興趣加入的同學參考,但這並非指您所有的疑問都能在這個網頁獲得解答,如有其他問題或者想再了解特定回答,歡迎與老師聯繫面談 :)
Disclaimer: 本網頁內容皆是BIT Lab指導教授的個人想法,不代表系上其他老師意見,而不同實驗室的風格、作法和要求本就可能大相徑庭,這也無關好壞,請勿一概而論。
很恭喜您獲得機會來到中正大學通訊所學習,希望這裡是您目前能力舒適圈的邊緣 :) 在開始QA前請不要忘記研究所是您為自己而讀,是您選擇來讀,沒有人逼您。不管您說是社會氛圍或是家人期待,這終究還是您做的選擇。善意提醒,如果您不是出自內心渴望來讀研究所,這往往很難在您困頓時仍保持正向心態,而且也容易在情緒失控、壓力過大時開始模糊焦點。如果您是走投無路才來詢問BIT Lab的話,老師會建議您關掉網頁、直接略過我們實驗室,避免期待不符、互相傷害也破壞實驗室的學習氛圍。
老師的想法很單純,對多數人來說,來研究所就讀就是來學習,這不是真正的工作,所以您會在學校的保護傘下容許犯錯,不會失誤就被開除(但老師很鼓勵您練習用工作的心態來處理待辦事務)。既然是學習,當您發現學得差不多,也有能力從頭到尾自己處理一個研究問題時,那就是您該準備離開實驗室、前往人生下個階段的時候。儘管聽起來像是旁觀者言論,但決定什麼時候可以畢業,大概有七成是掌握在您的手上,而老師保留的三成則是為了研究品質把關,在BIT Lab不會因為老師需要人力而硬留學生!老師會建議一個比較健康的研讀心態是將老師當作是「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和充沛的資源幫助您成長、甚至在未來有好發展機會時能有能力爭取」的存在,老師沒有想要從中獲得好處,您好好地學著把一件事情做好、您有好的基礎去提升自身成就、甚至把您的良善和積極的心在實驗室傳承下去,這些即是對老師的最大反饋。
BIT Lab是一個團隊,大家都是平起平坐,以禮相待,我們不需要英雄,但老師會期待團隊成員對BIT Lab有認同感、對自己有信心、同儕間也能相互砥礪、精益求精。當意識到自己基礎能力不足時就補,不需自我詆毀、怨天尤人,做就對了;如果您已經有好的基礎,那就試著把80分提升到90分,不要耍小聰明,適當地幫助他人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不要過度比較。讀研究所態度很重要,如果把心思錯置、眼高手低,或是拘泥在一時的低潮情緒,甚至低卡看太多染上被害妄想症亦或幻想自己總是幸運故事中的主角(也不知道故事是不是虛構...),這絕對會對您的日後成長造成重大影響,Work smarter and think deeper才能有效減少挫折感、縮短研究時程。總而言之,BIT Lab在意的是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不是有足夠的基礎與思考能力面對未來未知的挑戰,而只要您願意學習,老師會一路相伴把您提升成更有專業底蘊的人,這是BIT Lab與其他實驗室最不同的地方,有緣的話請您自己來體會吧 <3
老師在收到您的來信之後會安排面談,一般來說會有三次面談確認兩方在各面向均有共識後才會同意,BIT Lab招募成員寧缺勿濫,今年開始老師也會引入讓實驗室成員一同決定是否同意讓申請者加入的機制,老師非常鼓勵面談前先與實驗室成員們聊聊,但請有效率、帶禮貌地問,不要佔用學長姐們太多時間~
同學如能在修業最低年限完成碩士論文老師絕對樂觀其成,但按經驗往往有幾個因素會影響畢業時程,同學若要在自己期待的時間畢業,那請特別注意以下幾種狀況:
同學自身有過多特殊外務或行程安排導致研究延宕(修課過多、家庭因素、個人健康問題、打工或參與和研究無關的實習)
基礎能力不足(線性代數、機率、訊號與系統、通原甚至撰寫程式有問題,但這通常能在第一學期寒假結束前補到一個程度,如果您有意識在學習的話)
自我要求的標準過低(凡事雖然先求有再求好,但做研究要有嚴謹的論述過程,不是一直坐在書桌前、有產出數據就覺得有在做研究、可以畢業)
如果本身基礎不足,老師會強烈建議同學不要在內心強求自己在兩年內畢業,因為過大的壓力反而會容易讓自己在研究上不太順利。老話一句,站穩腳步比較重要,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今天就算能兩年畢業但基礎不夠穩固,出去工作也是很快就會被看破手腳,千萬不要拿自己(以及中正通訊)的聲譽開玩笑。總之不要預設太多立場,不要給自己太多機會分心,一步一腳印,讓今天的自己比明天的自己進步就好,最終實力也會有,(兩年)畢業也會很自然地發生,事情有好好完成老師絕對不會為難同學。
補充說明:每位學生的基礎都不太一樣,所以老師絕不會跟您保證什麽兩年畢業(但我肯定是這樣期待),尤其研究成果還沒著落就把寶貴的一升二暑假拿去實習導致進度落後、自己錯估撰寫論文的重要性及所需時間(比較深入的研究往往都是從開始寫東西後才會開始,要保留一些彈性時間),或者發生前述三類狀況等,老師沒有理由要概括承受您不全心投入造成的延宕以及不符標準的研究、論文品質(常見的有理論結果和模擬數據無法對上,對自己提出方法的優缺點不能有邏輯的自圓其說,論文充滿因果亂湊、文法錯誤甚至是錯別字一堆的謎樣字句),而且這對實驗室其他努力認真的同學來說也不公平。如果您覺得自己的個性比較軟爛,抗壓性不足,也沒有想要改變自己的決心,那BIT Lab不會是您的歸屬,請您略過。先前老師曾遇過跨考生完全沒有修過通訊基礎學科,補習硬考進來,結果劈頭就問能不能兩年畢業這種荒唐問題,嗯,請您另請高明。
老師希望同學的研究成果要能具有投稿至研討會的價值,並且透過真實投稿獲得審查意見以作為碩士論文修訂方向。實務操作老師會根據同學狀況微調,但最低的標準是您必須清楚手上研究問題的歷史(literature review)、理解解決該問題的既有策略有哪些以及它們的缺陷或限制(limitations),而後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以數學或程式模擬驗證猜想,給出完整的理論或數據並討論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包含比較)。 老師會在過程和您一起發想、討論方向和結果,沒有經驗的話不用太擔憂,但努力、願意動手做是一定要的。做研究沒有保證每個步驟都會成功,探索失敗的原因是完成研究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步驟,要有耐心和洞察力。
扎實的通訊理論基礎,能解構複雜的數學推導以及了解通訊的本質
能為任何研究型問題設計實驗並觀察結果、歸納結論
能挖掘自身學習盲點並改進、獲得批判性思考能力
寫複雜程式的能力(包含抓蟲的技巧
整理資訊的能力(包含英文寫作與口語表達
除了自身的研究主題外,老師也會安排許多通訊不同領域的主題讓大家學習和研讀,譬如OFDM與OTFS調變、Massive MIMO Systems、Space-Time Coding 、Array Signal Processing、ISAC、LEO/HAPS等這些大家寫在應徵資料裡的技術。總之不怕你學,就怕你趕著畢業來不及學。
通常實驗室當下會有幾個主要研究方向,有理論型也有類實作型,一般是根據實驗室執行的國科會計畫去延伸論文主題,抑或您的研究主題就是綁在國科會計畫的框架下。若是對老師提出的題目不喜歡,老師也願意和同學坐下來討論可行的方向,但前提是您的問題夠具體,而且老師也具備相關能力能協助您研究,否則太過天馬行空老師很難在研究過程有足夠時間思考、給出好的建議。長遠來看,BIT Lab有四大方向,同學可到google scholar搜尋一些關鍵字,感覺一下不同研究主題的樣貌。最近老師也有針對稀疏碼存取(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以及智慧反射面板(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進行相關研究。不過不過,追求Fancy的前瞻主題並不是BIT Lab的主流路線,如果您是看到關鍵字就會興奮的學生,可能還是要停下腳步、審慎規劃自己的學習和評估自己的能力。目前實驗室有參與一個偏實務型的四年期計劃,稍微不同以往BIT Lab的研究模式,實驗室成員目前皆以不同形式參與、累積求職所需經歷。
入學前的暑假或碩一上確認好研究方向後就會開始回顧基礎文獻,老師每個禮拜會要求進度報告(或論文報告,有時候也需要練習寫些程式為接下來的研究工作準備)以及參與讀書會活動。您一開始的進度會很緩慢,一份素材或許要看很久,這是正常的,熬過一段時間後速度就會提升。碩一下我們會透過反覆詰問來明確化研究問題,並且確認研究問題的可行性以及難度,碩一下的暑假則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數學推導、程式撰寫、實驗設計與模擬結果討論,直至論文成果收斂。原則上老師會期待二上結束時可以有個小成果投稿,累積回饋來調整論文內容。在研究的過程中,實驗室同學們可自由討論,老師也很希望同學們互相扶持。一般來說同學們主要的研究窗口就是老師,老師會盡可能安排時間陪伴大家;除非研究主題連貫,否則目前BIT Lab沒有學長姊帶學弟妹的制度。
實驗室每個禮拜會有一次Group Meeting,每次會有一位同學報告老師指定的文獻(素材會提早公告,除負責報告的同學外其餘需大致掃過文獻以求學習成效),文獻須細看,推導要盡力動手做和理解,時長約兩個小時,其他參與同學必須給予回饋單和心得,不要聽一聽什麽都沒帶走。Group Meeting潛藏很多重要訓練,高年級專題生和碩士生都必須參加。另外每位同學從碩一開始每個禮拜均有一次個別咪聽機會,主要討論研究進展,最長一小時。當研究生基礎不足時,老師會要求額外參與大學部專題生的讀書會。
課不要亂修,每個學期選課前老師會和每位同學一起規劃修課清單,並且要求同學修課的最低分數須達80分以上。如果您是想要來研究混個水,然後去修您認為對未來就業有幫助的課程,那請自動略過BIT Lab。題外話,老師理解多數同學們的讀研心態,但在您能看到畢業曙光前,老師能做的就是先額外在實驗室內部安排(學習壓力較小)研讀對找工作有幫助的素材,譬如實驗室最近有學習5G標準相關內容的讀書會。
碩士論文除特殊狀況外均須以英文撰寫,論文內的圖檔呈現與字體需彼此一致(至少要有一些基本美感,不要這邊字大那邊字小或者字體根本不同),論文沒有限制頁數但須用LaTex排版。同學們一輩子大概只會寫這麼一份重要作品,論文的專業度很重要。老師對於文字表達有嚴格要求,但平常咪聽過程會訓練,不需過度慌張。一般來說論文初稿的修訂約需兩個月(如果要規劃畢業時程,您還要考慮到自己要花多少時間寫初稿)。碩士論文寫作和做研究幾乎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很多時候同學們會在寫作過程發現自己思考的盲點,並能更加凝聚研究的主軸,平常若能養成寫研究記錄簿的習慣就更能體會上面這兩句話的意義。真正做研究的時刻往往是從動手寫下一些東西開始!
原則上老師不會規範同學來實驗室的時間和長度,但若老師發現同學自律能力過差則不在此限內,在此特殊情況老師會要求同學早九晚五好好在實驗室唸書或做研究。實驗室環境老師要求乾淨整齊,吃完東西需儘速丟棄,有細屑也要清理,避免滋生蚊蟲;我們會安排值日生,一至兩個禮拜也會全員共同打掃環境,好的環境需要大家一起維持,要有公德心,屢勸不聽者的獎助學金補助會減少。個人書桌請不要過度雜亂,沒辦法打開課本不要嫌桌子小,非常有可能是您堆太多雜物。正常工作時間 (9AM-5PM) 在實驗室玩電動、看直播是大忌,聽音樂請帶耳機,我們有實驗室守則,請大家務必遵守。啊,還有一個大家需要牢記在心的,輕鬆不是隨便,請不要在實驗室過度聊天影響他人;然後沙發區是休息的地方,不是個人臥室。
一般狀況老師會盡力提供獎助學金讓同學不用去外面打工,分散精力。獎學金的來源有些是國科會計畫、有些是課程助教,具體金額則會根據當時學生數量、經費多寡以及個人表現決定。如果家庭經濟困難,可以主動與老師討論請求協助,老師會設法尋求管道或自掏腰包支援。總之就是希望同學在研讀過程不要在生活費部分過度擔憂, 老師會盡量避免讓學生接觸與研究無關的事。
擔任課程(或習題課)助教是研究生獎助學金的主要來源,老師會盡量開設與我們研究專業有關的課程(但有時候難免有困難也只能請大家共體時艱 Orz),好讓助教工作變成在複習基礎。另外老師的國科會計畫多半與研究生研究主題有連結,不過老師不會讓單一學生去做計畫,而是會多人共同去做和計劃有關、但屬不同面向的主題。計畫的執行理應和碩士研習相輔相成,絕非在既有研究工作上額外做計畫,這點可能和其他老師有些不同。就算隨著實驗室的規模擴張開始有些不得已,老師還是會盡可能把握以上原則!
老師每個學期開始前會和同學一起制定該學期的學習及研究目標,並會在學期末評估成效,屆時老師會給予回饋以利同學修正並再進行一學期的自我調整。若連續兩個學期均沒有太大起色或是老師發現同學適應不良,老師會進行深度商談並判斷是否尋求其他管道協助您(看是要換老師、去重考,或者再試看看...)。更換實驗室和重考並不是什麽可恥的事,人生步調慢一點真的沒有關係,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能走的遠的那種。在高中、大學都沒什麽做的生涯探索怎麼可能會突然研究所一念就想通了,是吧~有的話是幸運,更多的是苦撐過去,您並不孤單,放棄也沒關係,只要別太容易做這個決定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熬過就是你的,沒熬過就只是時機還沒到而已啦 <3
拜託同學在四下自己找時間去放鬆心情,好好玩耍,用力玩耍~喔,但還是要記得畢業!研究所開學前的暑假BIT Lab會有研究預備課程,新成員會和實驗室夥伴一起複習線代、機率、訊號與系統和通訊原理等學科,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是六月底七月初開始。BIT Lab也與北科電子、陽明交大電信所老師有暑假課程的交流,這個開學前的暑假對於BIT Lab的成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沒有特殊理由就得參加。C Programming的練習也可以在有空的時候著手進行,多寫程式一些具體的程式解決通訊問題,不要一天到晚Hello World,可以刷刷LeetCode上的題目也行啦~不過如果您是屬於非常積極(或不習慣停下來,又或者是基礎能力真的不太好)的學生,老師也很歡迎您從四下就開始研究前期預讀(老師知道很多學長姐會說幹嘛這麼早進實驗室當免費勞工,好笨好呆!嗯,BIT Lab沒有工人這個職位唷!)。總之,若您覺得基礎不足,那麼老師建議早點進實驗室暖身;而且如果自己有更遠大的目標,這樣也會更有餘裕準備~不要說這是什麽慣老闆思維,請記住您是學生,您是來BIT Lab學習自己想要習得的知識和技能,老師沒有想要從您身上得到任何好處!如果您無法認同上述想法,那就請您自動略過老師的實驗室。
老師能理解這種狀況,但您的騎驢找馬(等備取或其他老師的回應)極可能會造成實驗室的困境,尤其是對草創時期的BIT Lab來說。若與老師能進行至第二或第三次面談後,老師會給一個禮拜時間回應(此時其他學校應該都放榜惹),除非在回應截止期限前收到您的確認信件,否則老師不會預設您加入團隊。誠信在BIT Lab是很重要的事,一但確定加入就同意自己不再有懸念,屆時請勿拿家人、生涯重新規劃等奇怪理由來反悔,請您在送出確認信前就排除所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不要造成BIT Lab的困擾。
目前BIT Lab尚未有歷經完整訓練後的畢業生(共同指導生不計入,最新一屆目前皆是碩一生),但訓練完整的大學部專題生多數基礎能力都能和頂大前15%-30%的學生並駕齊驅(要再往前抗衡需要付出額外努力,目前實驗室經驗只有少數同學有達成),目前在中正就讀的研究生能力也是差不多狀況。如果您很在意畢業後的職涯,而不是個人能力,那您可以直接略過BIT Lab。老師現在能保證的就是如果您在實驗室表現良好、心態健全,老師一定會傾力發揮所有人脈幫助您獲得面試機會,但剩下的還是得看您自己的造化。
多數人不會永遠只做一份工作,而且所謂的學以致用在分工如此細緻的時代多是可遇不可求,所以請盡可能避免用短淺、狹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這世界變化得比你我想像的快,趁研究所階段去接觸一些自學相對困難的數學工具或基礎研究,這過程獲得的厚實底蘊與思考能力絕對會成為您日後升級的大補丸。BIT Lab培養的人才看得不是一時的成就,而是長遠的效益(不過BIT Lab也有不少夥伴在參與過程就開始展露頭角,呈現後勢可期之姿唷,不要妄自菲薄,或許您就是下一個也說不定)。
寒暑假想實習請務必先找老師討論,老師不會排斥學生做和研究領域相關的實習,但對老師來說能讓同學順利畢業比去實習重要。
尋職前請先與老師確認研究進度和時程;接受公司Offer前務必要和老師再次確認時程,勿先斬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