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趟設計旅程中,學生們不只是動手做一台「車」,而是透過探索、發想、設計、組裝、改進與展示,一步步把腦海中的點子變成現實。他們學習到的不只是技術,更是創新思維、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跟著孩子們的腳步,一起回顧這場充滿想像力的旅程吧!
課程一開始,我們向學生們拋出一個問題:「如果讓你設計一台未來的車,你希望它具備什麼功能?」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激發了孩子們對未來交通的想像。
✔️ 腦力激盪:
學生們用便利貼寫下各種點子,牆上很快被貼滿!有的孩子想要會飛的車,有的則希望車子可以自動修復損壞的零件,甚至有人提議讓車子變成可變形的房子。
✔️ 挑戰與現實的對話:
我們鼓勵學生不只是天馬行空,而是思考這些點子如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例如,為了環保,他們提出太陽能與風能雙動力系統;為了解決塞車問題,他們設計出可垂直升降的車輛。
有了許多想法後,學生們開始使用 心智圖 來整理自己的概念。他們將核心概念放在中央,然後從動力、外觀、功能、特別設計等不同面向延伸出更多細節。
✔️ 分類與整理:
學生們發現,原來有些點子是可以結合的,比如「太陽能動力」可以與「自動充電」一起成為能源系統。
✔️ 設計取捨:
當發現某些設計過於複雜或不切實際時,他們開始進行篩選,選擇最能解決問題的功能。
✔️ 發展獨特性:
每組學生都找出自己設計的「亮點」,讓車子不只是酷炫,而是真的有用!
這一階段,我們讓學生動手把設計變成 模型!他們需要考慮車輛的結構、材料選擇,並動手組裝基本雛形。
✔️ 選擇適合的材料:
我們提供紙板、積木、馬達、齒輪等材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挑選最適合的組件。
✔️ 測試與調整:
組裝完成後,學生們開始測試車子的行駛能力,有的車子太輕容易翻倒,有的則發現輪軸設計不夠順暢,大家開始進行修改。
✔️ 團隊合作:
有些學生擅長設計,有些擅長動手,他們互相幫助,讓車子一步步成形。
組裝完成後,學生們開始針對測試結果進行改進,讓未來車更穩定、更實用,甚至增加更多創新功能!
✔️ 解決車體結構問題:有的車子太重無法順利行駛,學生們開始思考如何讓結構更輕量化,但仍保持穩定性。
✔️ 增加新功能:有的學生決定加入LED燈,讓車子在夜間也能使用;有些則改進動力裝置,讓車子行駛得更順暢。
✔️ 挑戰極限:當發現一個問題時,學生們開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嘗試不同的組件、調整車身角度,甚至利用彈簧讓車子避震!
設計完成後,每組學生都站上台,向同學與老師介紹自己的未來車。他們需要清楚說明設計理念、解決的問題,以及改進過程。
✔️ 自信的發表:學生們準備了簡單明瞭的介紹,強調自己的設計亮點。
✔️ 觀眾提問與交流:其他學生對每組的設計提出問題,這讓設計者更進一步思考自己的作品如何改善。
✔️ 評選與鼓勵:我們根據創意性、功能性與表達能力進行評選,每個學生都因自己的努力獲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