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曾努力的moodle教學網(elesson.tc.edu.tw),移植[運算思維]概念接續科技教育推動打拼。
在開放硬體市場 對車類遙控器,多數是 [左側-遙桿]、[右側-按鈕]模式,故左遙桿與兩側動力可推論許多控制方案。
運算思維-控制點與車子移動
使用 實體遙桿或平面遙桿、傾斜角... 來表態 控制意念, 讓車子可以在平面上可以有 直線前後外,有大小彎曲,速度快慢 ... 操控。
二個主動輪的車子移動模式:
左、右輪 往前轉 → 車子向前 二個輪子轉速相同條件
左、右輪 往後轉 → 車子向後 二個輪子轉速相同條件
左後、右前 轉動 → 車子 逆時針自轉 二個輪子轉速相同條件
左前、右後 轉動 → 車子 順時針自轉 二個輪子轉速相同條件
左停、右前轉動 → 車子 左輪成軸心逆時針轉
左前轉動、右停 → 車子 右輪成軸心順時針轉
左後轉動、右停 → 車子 右輪成軸心逆時針轉
左停、右後轉動 → 車子 左輪成軸心順時針轉
推論[演算法]轉化 二個馬達動力無段PWM 控制方式
左側SVG圖檔<<下載
實作中學經驗,作業中搜集數據,大數據中分析、找規律...
斜角45度時 左輪或右輪 停止!
XY二軸區分 四象限 再加斜角 分8等份
數線方式 描述控制點XY 與 左右二側輪 關係
目前是8等份,比對函式! 對角位的函式是相同的!!
左右馬達PWM可讓車子動起來的參數範圍
再做區間變化控制。
辨識45度夾角,其 坐標值 X,Y 相互比大小即可[切割] 上下、左右 為外層T1
坐標有正負值,這辨識需要[絕對值]後再比大小即可。
T21 對角位相同 = 第一象限等於第三象限
VS 第二象限等於第四象限
T22 對角位相同 = 第一象限等於第三象限
VS 第二象限等於第四象限
所以
X , Y 二者坐標值 相互[乘] 後
即有 正、負 值 可辨識象限區別
第一象限&第三象限 X*Y 正值
第二象限&第四象限 X*Y 負值
上方九宮格模式,控制點在 左下、右下 (九宮格中 7、8位置) 操控的 直覺模式討論,
7 8 二位置移動方向該對調。
對調後!點的移動由 7→3 或 8→4 ,順、逆轉 是 衝突!
左側[黑色]區域=左右馬達停止=黑洞
當車子移動主要是前進為主及左右偏轉直覺,將 7、8 位置設為黑洞,2位置後退。
黑洞模式解決 正反轉高差異衝突區間
當車子前後均是主力移動方向,運算思維記住由何方向移入自轉區,才擬定變動的自轉方向。
6→4 、 7→3 順時針轉
5→3 、 8→4 逆時針轉
編寫程式前能確認[演算規則]!後續產出程式及實作會比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