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在2015年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我們透過數位閱讀,引導孩子運用各領域課程中所學的閱讀策略與探究能力,理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內涵,獲得國際人文與生態維護等知識,進而能思考解決方案並實際參與公民行動。
美術課學生合作製作昆蟲旅館
(一)以「昆蟲旅館-如何有效平衡椿象對社區生態環境的影響」課程為例:
竹北,我們生活的土地,是一個西面臨海的口袋形地形,本校位於其中的頭前溪畔,每到夏日,校園四周人行道的台灣欒樹,以及校內為了抗暑降溫與綠美化而植栽的綠色植物,因物種過於單一,加上濕熱的氣候,逐漸地形成椿象的棲息之地,椿象繁殖所帶來的蟲害成為師生與社區民眾頭痛的一大隱憂。
本項課程設計針對「如何控制椿象對於社區生態環境平衡的影響?」此一問題進行跨領域的規劃,共計包含「社區的蟲蟲危機」、「生物多樣與植物生態」、「都市中的食物森林」、「為昆蟲打造一個家」等四個模組課程,讓學生連結自身經驗與全球環境議題,透過參與、探究、解釋、精緻延伸、評價的5E學習循環模式,運用數位科技發揮創意思考,以實作設計解決生活問題。並帶領學生藉由成果發表及網路平台分享學習成果,將學習歷程、困境、結果與反思清楚的紀錄下來。
教學資源分享1:https://dlearning.ncku.edu.tw/planResultFiles/415
教學資源分享2:https://dlearning.ncku.edu.tw/teachfile?course_id=78&year_id=3
1.課程教學設計:
課程模組學習歷程與成果說明影片
課程設計與教學示例
2. 課程實施歷程與成果簡報:
3. 參加教育部課程成果與經驗推廣:
(二)以「草漸彌生-校園植披復綠大作戰」課程為例:
竹北,我們生活的土地,是一個西面臨海的口袋形地形,本校位於其中的頭前溪畔。每到冬季,校園內大樹廣場與大、小三角枯黃凋零的草地,迎著北風的吹拂揚起一陣一陣的沙塵暴,吹向每一個上課班級教室中的莘莘學子。所帶來的塵害與空氣汙染是校園師生的一大困擾。
延續著前兩年「昆蟲旅館-如何控制椿象對於社區生態環境平衡的影響?」的課程經驗,我們持續關注校園與社區的生態議題,除了繼續於校內營造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打造蜜源植物園,本次課程設計進一步針對「如何有效復育並維護校園植披,降低沙塵漫飛對學習環境的影響?」此一問題進行跨領域的規劃,共計包含「校園中的沙塵暴」、「再現綠色奇蹟」、「攜手守護綠寶石」等三個模組課程,讓學生連結自身經驗與區域環境議題,透過發現問題、方案規劃、模型提出與實作、學習遷移的DDMT學習循環模式,運用數位科技發揮創意思考,以實作設計解決生活問題。並帶領學生藉由成果發表及網路平台分享學習成果,將學習歷程、困境、結果與反思清楚的紀錄下來。
1.課程教學設計:
課程說明破題影片
三項課程模組說明影片
學習歷程與成果展現影片
課程設計與教學示例
2. 課程實施歷程與成果簡報:
3. 參加教育部課程成果與經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