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一代織寫:跨越國界的工藝教育

為下一代織寫:跨越國界的工藝教育

計畫主持人|江明親       執行單位|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緣起

「為下一代織寫:跨越國界的工藝實踐」計畫,源自於幾年來與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及多位工藝實踐者的共同關心和合作累積-工藝,不僅僅是群體文化藝術的表現,工藝實踐更足以作為知識的主體,以及更具人本關懷的知識啟蒙。多年來,透過課程、工作坊、展覽、研究計畫等各種合作,我們希望工藝能夠開啟不一樣的教育路徑。


Indigo的國際連結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IIAS)

「跨域人文學:世界中的亞洲與非洲」(HaB) 跨洲際計畫

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縮寫IIAS)的合作於2013年就已經密切展開,並於2014年起前置階段即加入IIAS 「跨域人文學:世界中的亞洲與非洲」(Humanities across Borders: Asia and Africa in the World;簡稱HaB) 跨洲際計畫,以共創跨領域、跨地域、紮根於人文學的前瞻教育為目標進行合作。北藝大以「藍染越界」(Indigo across borders)子計畫加入,開設課程、共同辦理國際工作坊(Indigo的傳統與路徑:跨域人文學課程發展工作坊,2018.10.25-27)、國際論壇(色彩行動論:色彩與文化國際交流論壇),並持續參與各項實體和線上會議。而上述的參與,包含來自本校文資學院、美術學院、影新學院、戲劇學院等師生,共同交流相互增益。Indigo,是連結的起始。

Indigo的在地深化與開展|國立灣工藝發展中心

纖維工坊|自然色工坊湯文君藝師

2023年5月19日,北藝大與國立臺灣工藝發展中心簽訂MoU,將針對「工藝學門知識系統建構」、「工藝研究、創作及修復領域人才培育」與「國際合作交流」等面向推展合作。北藝大建文所和工藝中心早已有許多實質的合作,包含重建臺灣工藝史、工藝普查、工藝學的建置,以及策展等,透過MoU的簽訂,工藝中心也期待在工藝人才的培養以及專業職涯的銜接方面能與北藝大合作,讓學習工藝的新生代有路可走。而北藝大的國際連結,更能協助開展工藝的知識視野,協助工藝中心和工藝實踐者與世界互動交流。Indigo,是工藝中心復振重生的工藝,並在九二一震後成為社區重建的力量。本計畫透過工藝中心纖維工坊、自然色工坊的參與,Indigo也將持續開展深化北藝大和工藝中心的實質合作。

工藝實踐|田野織寫|當代教育

屏東來義鄉古樓部落|許春美工作

「為下一代織寫:跨越國界的工藝實踐」,更來自於工藝實踐者的真切關心。2021年,建文所和IMCCI共同開設的課程,我們到排灣族古樓部落的許春美藝師工作室進行田野學習。我們向許老師學織,同時也學習排灣族織寫在布上的生存和生命知識-身而為人,如何與所處的土地、與人同生,不僅是排灣人,也是這個容易忘卻真實觸感的當代的深刻教育課題。Indigo曾經是排灣族衣著常見的顏色之一,透過Indigo,也將再一次銜接工藝教育的關心。

 執行 

開設「文化資產保存實踐與詮釋轉化:藍染越界」課程

推廣文化資產在當代的詮釋與轉譯-以教育為路徑,促進傳統藝術與當代間的相互對話與激盪。

工作坊

2023.0921

製藍工藝與身體知識 

講師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戴裕老師



線上與實體講座

請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跨越人文學」合作成員共同授課,包含來自印度、迦納、布吉納法索、荷蘭、日本、泰國、臺灣等Indigo議題線上課程亦同步開放工藝中心纖維工坊及招收學員參與學習,增進藍染工藝實踐者對於世界各地藍染文化和當代議題的認識,作為未來交流討論的基礎。

田野課程

邀請工藝中心染工坊湯文君藝師與排灣族傳統織布工藝保存者許春美藝師共同授課,赴屏東來義鄉古樓部落移地學習。從苧麻取纖製線、染色、整經織布的身體學習,以進入臺灣原住民染織工藝的相關課題研討。


 國際講座辦理與講師

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  Aarti Kawlra 教授

2023.11.15 

藍染教育取徑(HaB方法)

 2023.12.06

印度藍染的過去與現在




日本仙台田善銅工坊主理工藝師兼副社長田中 善 

臺灣錫工藝師李瑋

2023.11.29

日本與台灣的工藝實踐者

迦納大學人文學院

非洲研究所教授 

Eric Tamatey Lawer

2023.12.13

迦納藍染的過去與現在





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

國家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人類學高級研究員

Jocelyne VOKOUMA BOUSSARI 


2023.12.20

法語西非地區藍染

的過去與現在



 古樓部落移地教學

與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跨域人文學計畫團隊」

(Humanities across borders, IIAS)

合作進行非洲迦納移地田野工作坊


非洲迦納大學(University of Ghana)以「藍染作為教育取徑(Indigo as Pedagogy)」為主題(聚焦於迦納的染織工藝-皆與臺灣藍染、排灣族工藝具有對話空間)進行移地田野工作坊,移地教學前透過線上課程由HaB夥伴共同授課

「文化資產保存實踐與詮釋轉化:Indigo as the ‘shared and sharing’ heritage」即作為協助學生知識和態度上的預備,引介師生親身認識全球南方課題,透過移地學習及工藝主題突破現有南北知識階層的限制,擴大國際視野並增進教學合作。

迦納Daboya社區染坑

Daboya社區染者

建藍過程示範

臺灣藍染工藝師

湯文老師向當地染者學習

迦納的藍染染織工藝具有長久歷史,延續西非的藍染傳統,亦有其文化特色,多由女性採收野生藍草製成染料,再由男性染紗線織作成布、製成衣物。本次移地課程將訪查自野生藍草的環境、採收製靛、染色、織作、製衣直到產銷的完整生產及產業鏈,以深入探討政、經、殖民、性別等議題。移地的採集亦將作為下階段與工藝中心合作之詮釋計畫的素材。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合作辦理課程和詮釋計畫


工藝中心長期推動藍染工藝的技術重建和發展。臺灣藍染的製靛與染色工藝雖然是分布廣闊的傳統技藝和產業,然而日治時期1940年代已因化學染色和機器織布的影響大幅萎縮,1990年代初幾乎不見蹤跡。1990年代,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工藝中心前身)開始進行傳統製靛、建藍、染色工藝的研究,透過文獻、田野調查、實驗等以重建傳統種藍製靛、建藍染色的完整工序工法,並自1999年起持續辦理研習班及課程培育藍染工藝人才,復振臺灣藍染工藝,經過近二十年,此些人才遍布全台各地,除了自行設置工坊進行創作,亦有投入教學、產業及社區工作,其中多位成員始終堅持根於臺灣在地生產的藍草及製靛技術的「臺灣藍」,承續臺灣傳統藍染工藝,其並藉由國際交流發展多元的染色和紋樣技藝,使傳統藍染亦得延展新生。


課程邀請工藝中心染工坊共同授課(田野課程),而線上課程亦同步開放工藝中心纖維工坊及招收學員參與學習,增進藍染工藝實踐者對於世界各地藍染文化和當代議題的認識,作為未來交流討論的基礎。


前述移地田野工作坊所採集之素材,將由參與師生及工藝師共同轉化為詮釋計畫(展覽、推廣教學、工作坊等),並預計於工藝中心進行展出或演示。

 

 效益

產學合作|區域連結

北藝大跨學院師生、工藝中心藍染工藝師、跨國染織研究者及工藝師共同參與,主動性學習帶動學生跨域創作與發想教育提案,以課程實踐帶動參與式藝術深入在地社區,北藝大的國際連結,更能協助開展工藝的知識視野,協助工藝中心和工藝實踐者與世界互動交流

跨領域整合

北藝大跨學院師生、工藝中心藍染工藝師、跨國染織研究者及工藝師共同參與,主動性學習帶動學生跨域創作與發想教育提案,以課程實踐帶動參與式藝術深入在地社區,北藝大的國際連結,更能協助開展工藝的知識視野,協助工藝中心和工藝實踐者與世界互動交流。Indigo,是工藝中心復振重生的工藝,並在九二一震後成為社區重建的力量。本計畫透過工藝中心纖維工坊、自然色工坊的參與,Indigo也將持續開展深化北藝大和工藝中心的實質合作。

建立藝術價值

對社會及產業影響

 公眾反映與媒體露出

回到課程中的文化實踐與詮釋,在老師的這種態度和精神其實很難被完全地詮釋,單靠之前看過他的訪問和書中記載,沒有真實接觸的感覺,很難理解她作為原住民,工藝師 ,老師的身份下她的真實情感和態度,所以我在最後的團體報告中也主張人類圖書館作 為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教育的詮釋應該是最貼近真實性和有效性的,當然有很多實際的考量和限制,不能廣泛和持續,但除了老師的精神外,還有許多有形和無形的文化資產,例如編織的技術、慶典、歌謠、傳統習俗等等,甚至除了排灣族,除了古樓部落外其他的原住民族群,也有數之不盡的文化價值,但那些視為重要的?我們如何判斷?在沒有田野或實地考察,其實很難分辨,就算我們這次只有三天的經驗就獲益良多,他們在這個地方生活了幾十年,可想而知,在地的文化遠超於想像的多,而且還一直改變,在傳統與創所中一直改變,也在傳承的過程無意或有意被改變。而我認為可參考我們課程中的內容,像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 Dr. Aarti Kawlra的概念相似,可以以社區成為主要,以行動作為實踐,創造出地方性的承傳同時擴大地方的想像,意思是除了實際地理上的環境外,還有其他可代表或象徵的東西是在古樓部落的地方外,例如家族的 人已經離開村到其他地方工作等等的想像,又其實在古樓部落已經有一個很好的社區, 我會想像在地學校有否與原住民合作,能否把原住民的傳統新增至課程內,甚至作為其中一個主要科目,因為這作為當地的學校,我認為是有一種教育責任,當社區內部文化流傳後,問題是我們如何把這種社區的價值傳承和實踐至外部,他很依賴老師的工作室與實習生,同時會否政府層面或工機關或非牟利組織能夠提供協助?翻查資料,曾經 不少像我們北藝大老師和學生或博物館的研究教授也有到工作室學習和進行紀錄、 採訪等等工作,但要如何推廣至公眾層面,而且貼近原住民的真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什麼是原住民的真實?原住民所說的真實是否就是其真實,其實我們很難查證,甚至 只能單一相信,或經過多方面的不同族群口中證實,所以我相信這一種所謂的真實是會有可變成的,同時他就是我們所認知的。


⎯電影系三年級李念聰同學

傳統工藝值得保存之處,不僅在於其產出的物品,更重要的是,它展現出人類如何憑藉著觀察並使用雙手來克服自然環境限制的那份創造力。

 

藍染與排灣編織的時空交會:我記得特別問過明親老師,得知許春美與湯文君兩位老師當天是第一次碰面與交流。所以可以說,當天在場的人都參與了一段歷史,見證兩種傳統工藝交會 的瞬間。之前台灣錫工藝師與日本銅工藝師的對談講座裡提到,「昨日創意,今日傳統 ;今日創意,明天傳統」的概念,創意常常因為外來的刺激而觸發,藉由某些特質或原因而延續下來,歷經時間洗禮而變成傳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說不定可以見到藍染色調的排灣服飾,或是具有排灣圖騰的藍染布料。從對談講座到現地教學,我可以感受到明親老師對於傳統工藝技術交流的熱忱。一般而言,文化資產保存對於傳統工藝的期待,守成多於創新,但是當我們把時間軸拉長來看,當天一場時空交會所碰撞出的火花,百年之後,也許就會被視為兩造雙方所共同建立的傳統。 

  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所一年級曾國祥同學

 課程教案提案與田野筆記

 未來計畫發展與規劃方向

迦納田野學校中發展學生與工藝師以主題「藍染作為教育取徑」呈現的不限形式創作、成果提案,將於2024年 ICAS(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 Scholars,由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舉辦,為全球性,與會者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亞洲學者以及社會和文化行為者,進行參與跨領域和地理區域界限的亞洲對話)大會中展出,成果將觸及全球,以國際視野促進參與觀眾思考關注全球當代傳統藝術文化保存、環境、身體知識教育取徑等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