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花園III》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計畫

計畫緣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與新媒體藝術學系長年致力於各類型藝術展演活動,近年更積極尋求科技藝術創作與跨域合作的可能性。 繼2017年《絢璧》、2018年《驅動聲音的光》、2019年《能量轉換》後,2020年兩系再度攜手合作,吸納往年跨系跨國合作共創的經驗,由音樂系與新媒系教授擔任核心團隊與指導,帶領音樂系作曲組、演奏組與新媒系的數十位學生們,每年從課程教學出發,規劃工作坊、實作研發、階段呈現、創作重組統整、劇場排練等過程,以《後花園》為主題,將自製樂器、真實器樂、互動電聲與影像裝置加以整合,建構出超越既定框架、極具實驗與創新的跨域展演模式—「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在高教深耕的經費挹注下,2022年第三度執行後花園展演計畫,並於12月17、18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進行三場公開展演。 

計畫內容

本計畫核心概念起始於「對自我身分探索與對環境的反思及提問」,由新創數位科技應用與原創當代音樂兩者做為基底。

延續2020、2021標題「後花園」(Post-Garden),我們從花園的文化史意涵出發,在意義與概念上加以延伸,並且回歸到人類的情感與療癒的需求企圖超越當代人工與自然之文化對話,呈現一個跨越既定界線的前衛演出,藉此展開自我、內在與周遭環境的對話。 

在實際展演方面,以空間裝置與音樂演奏相互結合呼應為主軸,再結合影像創作與Ambisonics聲音處理技術,創造一個情緒的花園,讓觀眾以放鬆、舒適的狀態,透過裝置與聲音、影像的呼應與互動,感受各種情緒的展現與彼此之間的變化、轉化。

透過音樂與科技跨域結合,建立自身與內在、自身與環境的「對話」,並延伸出多元面向與多重層次的關係:真實與虛擬的對話,聲響與影像、聽覺與視覺的對話,人文科藝與自然生態的對話,特別是觀眾與藝術作品的雙向對話。藉由這些多面向的對話,本計畫期望能從中深入探索並創新,整合並強化概念與技術,超越既定認知,產生更多音樂與科技跨域結合的可能性。


執行內容

本計畫共分為五個面向執行活動 

1. 工作坊辦理

共辦理四次工作坊,音樂系與新媒系選修相關領域課程的同學於此段期間,藉由工作坊密集分組討論與實作演練,共創精緻展演作品。 

第一次工作坊 

5/9-5/15於音樂學系辦理七天的跨域工作坊,並於5/16安排一場不公開呈現。 

次工作坊 

10/13-10/17,於音樂學系辦理五天的跨域工作坊,進行演奏密集排練,以及電音與樂曲完整錄音。 

次工作坊

11/4-11/7,於音樂學系辦理四天的跨域工作坊,模擬展演空間,進行舞台說明與演出動線、走位彩排。 

次工作坊

11/28-12/5,於音樂學系辦理為期八天的跨域工作坊,並於12/5舉辦一場階段性不公開呈現。 

2. 藝術教育推廣執行

搭配展演期程,共辦理三場藝術教育推廣活動: 

音樂系Open Day 

11月4日在北藝大音樂廳舉辦,以影片播送歷年跨域精華、佐以簡報說明跨域課程進行方式,最後安排5分鐘沉浸式體驗,讓參與的140位民眾認識北藝大音樂系於藝術跨領域教育的推動。 

壢中校友回娘家 

11月16日由吳思珊主任帶領《後花園III》成員-音樂系作曲鄭雅慈(壢中校友)、大提琴朱晨盼前往中壢高中辦理小型講座,由同學分享北藝大音樂學習與跨域合作經驗,共有63位壢中師生參與,現場獲得熱烈回響。 

《後花園III》展演演後座談  

12月18日於戲曲中心小表演廳《後花園III》最終場演出結束後,規劃20分鐘演後座談,由四位指導老師吳思珊、陳立立、陳家輝、周曼農分享製作理念與創作過程,除展現學習成果,並將本校藝術原創之不可取代性、跨領域合作之緊密聯結性、藝術與科技融合之前瞻性的藝術教育特色向外推廣。 

3. 演出執行 

12月17-18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辦理三場公開展演,每場演出長度約50分鐘 (無中場休息),開放50席憑票自由入座,邀請12歲以上青少年、縣市民眾等。三場共133位觀眾。

4.  行銷推廣執行

5. 數位推廣 

為使本案藝術教育推廣對象更為廣泛,不受時間與地域或交通之限制,將規劃安排節目影片進行後製剪接完成後,112年1月於影音平台YouTube進行播送。 

大眾媒體、相關反應與評價 

演後回收的85份問券,針對演出活動的重要回饋如下: 

本場音樂會讓您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哪些? (複選)

對演出內容的整體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