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存之藝—推廣聲音藝術教育計畫

執行單位: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MIT學程)

計畫主持人:林姿瑩副教授暨學程主任 

計畫執行:呂菱瑄老師

合作單位: 中華文化總會、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政府、原型樂園、沿岸製作

計畫期程:2022年03月01日至2023年01月13日

計畫宗旨、目標

此次計畫主軸以「聲音」為連結,踏入重要歷史文物及文化之場域,並結合不同的視覺,如燈光、老式建築、戲劇等方式交疊呈現,讓聲音透過採集、收音、擬音、配樂、剪輯、後製等專業收音過程,再搭配影像情境後製加工。並透過「音效設計導論」、「合成器導論」與「編曲與配樂導論」三門課,串聯本校跨系師生資源,結合中華文化總會「城南有意思」活動與四四南村「LIGHT UP 南村有光」藝術燈光計畫,透過在地聲音與藝術人文思想,將推廣藝術教育成果進行更有深度的扎根,及更有廣度的擴延,從聲音出發保留重要的文化資產故事

計畫執行內容簡述:

1.透過三門課程串連結合專案活動,讓聲音設計、音效設計、配樂編曲的概念,能實際運用於藝術展演與作品。

2.在「音效設計導論」課程設計,整合團隊至城南地區田野踏查,運用專業技術進行聲音檔案剪接、修復加以後製,以豐富生動的音效與配樂,進行深度的聽覺導聆。

3.在「合成器導論」與「音效設計導論」兩門課,帶領MIT學程大一、大二的學生,以最新科技藝術呈現,運用專業硬體設備結合台灣豐沛的藝術能量,展現創作更多可能性,打造沈浸式的聲光體驗。

活動內容

1.中華文化總會「城南有意思」導覽活動

中華文化總會辦理「城南有意思」-《城南停看聽-街道記憶連連看》,帶領同學以課程經驗執行計畫,以田野錄音將台灣的人與故事編織成一條條導覽路線。

本學程學生跟隨國立歷史博物館進行人文田野踏查、聲音素材收集,結合音效設計課程所學進行聲音剪輯、修復處理與擬音實作,使民眾在實地走訪各景點時,能更身歷其境在街道的故事中。

更多資訊請點選下方官方網站介紹:

2.「LIGHT UP 南村有光」藝術燈光計畫

本次活動學程師生團隊與沿岸製作影像團隊進行共製,透過聲音設計結合視覺影像藝術、戶外光雕藝術、3D投影技術等,以人文關懷為主題,進行歷史記憶保存、眷村景觀活化的聲音影像作品,MIT團隊主要負責聲音與配樂製作。

此次概念聚焦於1949年,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遷臺,隨之來臺的人民開啟了不同的一生。以「人」所面臨的狀況與情緒作為基礎,透過資料查詢、聲音文獻的收集與聆聽,並進行音效的收集、剪輯與製作,增加畫面敘事性。

更多資訊請點選下方官方網站介紹:

影響效益

產學合作

透過專案活動執行與合作,將業界聲音製作的流程完整帶至團隊中實際執行。

跨域整合

光雕投影媒材結合多音響配置以觀眾視野思考如何創造多層次感官體驗。

人才培育

以主流業界的製作模式與流程增加學生聲音製作經驗。

鏈結社區

創作概念皆以「人」與「社區」經驗為出發。

未來計畫發展與規劃方向

延續本期計畫吸取經驗,持續透過本學程課程「音效設計導論」、「合成器導論」與「音效設計導論」三門課程的串連,進行常民聲音的踏查展演和城市社區的聲景地圖,應用學程專業推廣聲音藝術與人文土地關懷之強烈連結。

公眾反應

1. 史博館「城南停看聽」 體驗沉浸式藝術 (《青年日報》,2022年3月31日,記者黃馨瑤報導

全文摘要:國立歷史博物館與藝術團體「原型樂園」合作,4月2至5日推出「城南停看聽—街道記憶連連看」活動;另4月2及3日在南海學園舉辦2場原型樂園創作團隊導聆活動,歡迎民眾連假期間至城南街區體驗沉浸式藝術。...史博館表示,希望藉由藝術家和民眾的共同參與,覺察藝術與社會、公共空間及日常生活的連結;集結不同視角和個人故事的街區記憶,透過聲音的展演結合民眾眼前所及的風景物件,沉浸在城南記憶中。

2. 到四四南村聽海看光雕!《LIGHT UP 南村有光》新作「沿岸海浪寫歷史」以光雕藝術再現地方記憶 (《Shopping Design》,2022年9月16日,記者楊珽淯報導

全文摘要:座落於台北信義區的光雕藝術展《LIGHT UP 南村有光》⾃今年 2 ⽉於四四南村啟動,此次最新亮相的作品「沿岸海浪寫歷史」。...以光為引講述故事的《LIGHT UP 南村有光》為台灣⾸次⼾外長期策展的光雕投影計畫,有別於其他燈光節舉辦於廣⼤空地,其嘗試融入繁華都會區,期待以不同形式詮釋⼈⽂歷史,呈現四四南村具⽂化價值的特殊意義。...⽽配樂以海浪聲⾳作為發展概念,特別邀請旅美作曲家呂菱瑄擔任⾳樂總監,其擅長以非傳統的⽅式進⾏創作,如結合古典與現代電⼦⾳樂,作品及其紐約所屬團隊更多次榮獲 Clios、Show Pencil、AICP 廣告⼤獎。影片整體順著時間的洪流講述故事,並藉由配樂各種顆粒堆疊⽽成,帶領觀眾更貼近真實的情緒。...

執行計畫之困難處與解決方案

由於時空背景久遠,加上學生普遍都是2000年後出生,對於歷史與眷村文化較無涉略,必須更加強田野調查的深度與質量,學生自主蒐集資料、影音紀錄以及歷史文獻等,除了研讀該時代的相關報導與資料也研究了該時代其他國家發生的歷史事件,盡可能連結整體社會情勢與當時候的時空背景。

成果影片

聲存之藝─推廣聲音藝術教育計畫_結案影片.m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