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北藝有牛

🐃 /葬》

從《莊子·齊物論》中的「人籟、地籟、天籟」,以及《莊子·應帝王》中,混沌開了七竅後死亡,這兩個文本出發,探討社會與個人肉身之間的關係,希望能夠交織觀眾與表演者的感官,探討感官的邊界是否能夠被拓展。再最後我們進行了兩天共6場的對外呈現,透過現場的五座裝置、環繞音響、發泡劑的視覺效果燈光、舞台設計等,試圖打造一座「肉身空間」,營造觀演雙方的感官融合,翻轉「體內,體外」的印象。

成果節選片段

計畫內容與目標

此次計畫,希望能夠從莊子思想出發,探問莊子內七篇之原文,並將其與新媒體裝置並置。探問莊子之哲學概念,能如何形塑並影響身體與媒體的實踐,並從前二者之中來檢視並提取創作者與表演者之身體經驗與生命感受。

本計畫之表演面向,或可稱為「劇場中的行為藝術」,並融合舞蹈與肢體劇場。行為藝術於此之意義為:真實性。相對於劇場表演之虛構性,行為藝術強調身體、身分、生命上的真實影響,如Marina Abramović之作品以自殘、長時/時延性表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來彰顯作品與表演者之間的親身關係。身心學強調關係與操作,如此,行為哲思與感官經驗,將加強作品欲處理之共感視野。

此外,本作品希望能使用聲音裝置,以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眾竅為虛」一段,研究表演者身體、語言、呼吸、聲帶共振之間的關係,此段落亦與本作之上層探問「心齋」有關。本計畫為表演藝術與新媒藝術家之跨界合作,於排練過程中發展聲音、裝置與表演者之內在感受與外在感官之關聯。對觀眾來說,配樂時常與其身體感及觸覺無關。此次製作,希望能真正達到當下表演者、觀眾與空間的共感。

最後,更引用聯覺美學與肺腑(visceral)表演,以圖達到一種身體的、去語言的,並與觀眾的內在情感回應的表演策略。

北冥有魚,北藝有牛 團隊

江卓豫
專案統籌、新媒體技術

郭子耘
新媒體技術

江峰
表演者

團隊名單 Credit
新媒碩江卓豫
新媒碩郭子耘
舞蹈所江峰

輔導顧問
吳季娟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