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書寫與藝術推廣計畫 

       本計劃立基於文學所兩門課程的教學、行動展演、編輯、與藝術教育推廣上。110學年第一學期文學所兩門課程:「當代原住民文學與祭儀文化」、「行動書寫與編輯闡述」,第一門課將前往台東教學與進行祭儀展演的學習,第二門課主要將前往南投布農族部落進行田野訪查;兩門課都將進行實務編輯的實作,屆時將有圖文書、小誌及繪本的產出。預計在本計畫的挹注下,將之編輯出版,並帶領學生進入社區與國小進行文化教育與藝術推廣。 

        「當代原住民文學與祭儀文化」、「行動書寫與編輯闡述」兩門課都是教師間跨域合作的課程。「當代原住民文學與祭儀文化」授課教師為董恕明(卑南族詩人)、吳懷晨,「行動書寫與編輯闡述」授課教師則為丁名慶(幼獅文藝主編)、吳懷晨。兩門課都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與實作,文學所學生會將相關產出文字化與影像化,在本計畫的挹注下,將相關圖書編輯出版,學生最終進入台東的嘉蘭部落、下檳榔部落與南投信義鄉的地利國小進行原住民文化藝術推廣。達到「文」「藝」跨域與美學教育的目的。 


課程教學計畫與藝術教育推廣實施分為幾個階段:


階段A:

「當代原住民文學與祭儀文化」課程師生前往台東大學進行移地教學,並在豐年祭期間進入部落進行祭儀學習。

「行動書寫與編輯闡述」課程師生前往南投地利、雙龍、丹大等部落進行田野調查與紀錄,主要在於地名與神話採集,將訪談相關耆老與學者。


階段B:

「當代原住民文學與祭儀文化」的文字產出,是部落與祭儀經驗的轉化,有詩作、田野訪談、紀實攝影與文字、散文、甚或小說的寫作。

「行動書寫與編輯闡述」則有兩部分的文字產出,地名釐清與神話採集。


階段C:

在B的基礎上,兩門課與丁名慶老師(幼獅文藝主編)合作,在他的教學下,將「當代原住民文學與祭儀文化」的文字產出編輯成一個完整的專輯,發表在幼獅文藝。「行動書寫與編輯闡述」,則將相關地名整理後繪製成部落地圖,神話文字則編輯為圖文書。


階段D:

在C的基礎上,學期末最後展出,兩門課師生最後回到台東的嘉蘭部落、下檳榔部落與南投信義鄉的地利國小進行原住民文化藝術推廣。 

圖說:當代原住民文學與祭儀文化1

攝影日期: 110.8.14

攝影者:吳緯婷 

圖說:當代原住民文學與祭儀文化2

攝影日期: 110.8.14

攝影者:吳緯婷 

圖說:拉拉山1

攝影日期:110.11.27

攝影者:游以德 

圖說:拉拉山2

攝影日期:110.11.27

攝影者:游以德 

圖說:達邦鄒族部落1

攝影日期: 111.1.9

攝影者:尹雯慧 

圖說:達邦鄒族部落2

攝影日期: 111.1.9

攝影者:郭艾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