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活潑多元的動畫教學內容,同時啟發中小學生的動畫創意能力,幫助發現寶貴的天賦潛能,建立學生的美感自信心及藝術學習動機。藉由辦理開放的藝術教育活動,以美術教育的面向接觸並關懷學童,善盡藝術大學之社會責任與資源分享,文化培力啟蒙扎根。提倡動畫藝術教育資源推廣至中小學,降低動畫教育資源差異。
計畫執行內容、過程
(一) 全國中小學實驗動畫工作坊
動畫學系辦理「全國中小學實驗動畫工作坊」邀請動畫學系趙瞬文老師、林大偉老師以及葉安德老師指導,動畫系學生進行教學輔助。今年的工作坊與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小學、苗栗縣客庄國小、苗栗縣蓬萊國小老師協助宣傳與提供報名管道,總共有290位同學參加課程。
「全國中小學實驗動畫工作坊」活動內容包括「動畫好好看 - 國際動畫節動畫精選影片賞析」,挑選適齡作品引發同學對動畫藝術創作的興趣;「動畫好好玩 - 動畫原理教學」單元就動畫是什麼?動畫怎麼做? 動畫創作的原理原則,提供簡單與易懂易學的課程內容;「動畫動起來 – 動動手工作坊」,以實作課程學習動畫中的重要動畫原理,包括籠中鳥、摺疊書以及停格動畫,帶領小朋友嘗試個人創作與分組團隊合作,動手製作動畫作品;並於活動的最後舉辦「動畫工作坊成果發表」將兩天共同努力的成果進行發表。藉由課程的賞析、理論與實作過程與互動與體驗,直接呈現學生的豐富的創意與想像力,並將成果永久收藏於fb粉絲專業,提供全國師生與家長賞析與觀摩。
2021關渡國際動畫節宣傳海報
北藝大動畫系動畫開門海報
(二) 2021第十一屆關渡國際動畫節之動畫產業專題
2021第十一屆關渡國際動畫節,持續加強台灣近年的動畫產業發展,舉辦8場的動畫產業專題講座,採用線上會議模式,開放業界人士與一般民眾一同參加課程並於線上與講師討論。包括曾在華特迪士尼公司任職22年的陳繼華老師,介紹了影視娛樂產業OTT後的重大影響,並鼓勵創作者用高品質的內容迎接科技的創新進而走入國際市場。擔任《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故宮博物院《國寶星遊記》臺灣原創IP動畫導演劉育樹老師,強調「跨領域」的重要性。如何和不同產業合作,共同創造生機,是當今創作產業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以《未來宅急便》作品獲得第56屆金鐘獎最佳動畫節目獎的邱立偉導演,分享自己多年來的動畫創作經驗。當創作從單純的「藝術創作」變化成「產業創作」:如何以恰當的故事結構建立整體調性、進而設定目標族群,成為「包裝商品」的重要關鍵。以《廢棄之城》獲得2020年金馬獎最佳動畫片與2021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動畫首獎的易智言導演,強調劇本技巧對於作品的重要性。甲尚科技視覺創意部協理蔡文宏老師,在面對當今迅速發展的動畫科技,所開發多項特色軟體。透過各項軟體的良好整合和直覺的操作方式,充分減少創作者在用動畫作為媒材說故事時,在動畫技術卡關上的問題,把時間成本有效率的留給精進故事技巧和技術開發。也邀請現任FIVE AM FX主管的特效總監Brian Houlihan、有15年經歷且曾經在《功夫熊貓2》以及《馴龍高手》做特效的Chris Armsden、現任益遊數位股份有限公司(Playerium)CEO並且參與過《秘境探險》、《惡靈古堡7》以及《最後生還者》等三A遊戲巨作製作的Solomon Temowo與我們分享他們在國際動畫產業的工作經歷以及對於受疫情影響後的動畫產業的未來走向的看法。透過大師們的講座及工作坊,生動與深入淺出的動畫各種面向發展的介紹,大大提升學生及從事相關工作的業界人士,迅速理解其在動畫技術上的現況與市場層次上的需求,目的在加強學生與產業接軌的專業,並善用網路資源提升業界人士進修的管道,並期待關渡國際動畫節之動畫產業專題,為學界與業界提供一個互相學習與成長的管道。
(三) 2021第十一屆關渡國際動畫節之線上訪談影片
2021第十一屆關渡國際動畫節規劃《2021關渡國際動畫節訪談Podcast》單元。這次不僅有多個在全球娛樂產業工作的大人物們參訪,也有許多關於最新動畫創作的趨勢,讓聽眾能透過每一集訪談podcast獲取最新、最獨特的動畫知識。除此之外,在多個訪談中,會有創作者們給北藝大動畫系學生們的秘密提點,不僅讓聽眾增加了不少經驗值,也讓聽眾發現許多大人物們不一樣的創作觀念!
這次邀請Chris Armsden主講〈將想像化為真實 X 踏上視覺特效的路途〉,於視覺特效與動畫領域累積多年工作經驗的Chris Armsden,在這次訪談中除了分享自身在夢工廠參與多部電影製作,如:馴龍高手、古魯家族……等等的經歷,更講到為何在台灣創立叡欣創意有限公司,以及對台灣動畫產業發展的期許。
Solomon Temowo主講〈電動遊戲就是給心靈享受的假期 X 遊戲產業經驗談〉,參與製作多部3A電玩大作的Solomon Temowo,首先以個人接觸電玩遊戲的感受切入話題,接著講到遊戲開發的種種,像是創作者、管理者與領導者的差異,編寫程式、美術概念等各個部門如何協力完成作品,都是實際參與過才能體悟到的珍貴經驗。
Brian Houlihan主講〈在跨領域間尋找自己的位置〉,擁有紐約市的視覺特效師、製片人員、藝術家三種身分的Brian Houlihan講述自己年輕到職場生活中的轉變,並以自身的經驗提點觀眾,不要過度介意職業跟所學科系是否吻合,取而代之的是,在一個領域裡擁有比別人專精的能力,但同時不要過度強迫自己。在FIVE AM FX和得易創意有限公司擔任領導的他也說明了藝術家在多個領域發展是很重要的事情。
此外也邀請旋轉犀牛的黃勻弦、唐治中導演主講〈把最好的東西交給創作 X 偶動畫的製作經驗分享〉,來自旋轉犀牛原創設計工作室的黃勻弦導演與唐治中動畫師,分享停格動畫的製作過程、分工與心得,並描述籌備中的停格動畫長片的前置作業。得過無數獎項、擁有豐富停格動畫製作經驗的他們,不僅點出了現在動畫產業的趨勢,也傳授了「低耗能高輸出」、「生活一切從簡」等思想,希望創作者能把最好的東西都交給創作。
劉育樹導演主講〈傳統文化與新創技術的碰撞與結合〉,劉育樹導演擁有豐富的跨領域創作經歷,討論到以中華文化為主題的動畫創作,像是布袋戲、故宮國寶,也提及轉描、VR等近年關注度上升的技術,還有製作動畫時要如何有效率地尋找資源,或是如何找尋與他人合作案件的現實問題。
邱立偉導演主講〈正在探索旅途中的台灣動畫發展〉,最近Studio2所製作的《未來宅急便》榮獲第56屆金鐘獎最佳動畫節目獎,邱立偉作為創辦人兼導演,深入探討了動畫中的表演如何呈現情緒,和有關技術與人力層面在製作長時間動畫時會有的考量,而後導演也闡述了對台灣動畫產業的未來期許。
陳繼華總經理主講〈OTT串流服務與台灣影視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曾任職於華特迪士尼公司22年,擔任過中國南區總經理,台灣業務及發行總經理,和大中華及東南亞區域總監等不同職務的陳繼華老師運用自己在迪士尼工作的經驗,說明OTT(Over-the-top)串流服務與台灣影視產業的未來發展,以及分析OTT為現代娛樂產業帶來的衝擊與優點,並闡述在這個後疫情時代中,OTT串流服務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立場。
在創作的道路上,偶爾停下腳步,好好吸收外界的建議也是一股龐大的養分;而在《2021關渡國際動畫節訪談Podcast》中,有許多不可不知的娛樂產業新知等著聽眾去吸收,雖然創作的路途有時艱辛困苦,但只要播放Podcast,彷彿有多位訪談老師在身旁鼓勵一般,可謂最大的強心劑與學習外掛。
1. 教學/課程設計面向
2021年動畫學系辦理全國中小學實驗動畫工作坊,受到疫情的影響推動線上動畫營課程。也因應疫情,將原本受限於地緣空間因素無法輕易成功開設課程,像是來自苗栗縣客庄國小、苗栗縣蓬萊國小,原本受限於距離因素,較難輕易連續兩天來到台北上課,因應線上課程模式有機會達成此次工作坊進行。而來自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小學的工作坊,因為開放報名之後報名太過踴躍,更是創下單場最多200多人同時上課學生紀錄。在一天半的課程中,教導動畫藝術啟發與實作課程,並於於次日在課堂中與師生分享作品成果時,老師給予鼓勵回饋,建立正向的藝術教學能量。
2. 學生學習面向
「加強自己表達的能力與責任感,參加動畫營能夠讓我更懂得如何與小朋友溝通與解釋動畫流程,同時讓自己審視如何思考自己創作的方式!」
(動畫四/陳姵蓉)
「跟以往的動畫營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沒辦法面對面跟小朋友相處,但隔著螢幕也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透過線上的方式也能夠把對動畫的熱情散播給更多的小朋友們。」(動畫四/鄭臣凱)
3. 社會參與及外部合作
關渡動畫節規劃一系列的動畫產業專題課程,邀請國內外動畫產業的專業人士蒞臨舉辦一系列的課程,藉由課程互動過程中引導業界、學生與一般大眾認識動畫產業的發展近況;也藉此互動過程當中,提供產業前進校園的機會。以本次與甲尚科技合作為例,藉由本次的合作認識更多有助於動畫創作的工具,提供動畫教學更多的可能性;在合作過程中,產業方有機會接觸更多動畫創作人才,並提供實習機會,創造產業與學術雙贏的成果。
實施方式
全國中小學實驗動畫工作坊
每場次執行一天半的課程,由動畫學系專/兼任老師指導,動畫系學生擔任工作坊助教及教學輔助,協助教導藝術啟發實作課程及成果發表。作品完成後於次日在課堂中與師生分享作品成果,老師給予鼓勵回饋,建立正向的藝術教學能量。 因應疫情,此次計畫新增線上動畫營課程,讓學童在不受距離影響的情況下也能在家中一同參與課程,觸及更多家庭及更廣的年齡層。
活動內容包括「國際動畫節動畫精選影片賞析」、「動畫原理教學」、「實驗動畫藝術作坊」、「動畫工作坊成果發表」。
因應政府防疫措施,今年首度把實體活動調整為遠距線上課程。
110/09/28桃子腳國小場 /成果花絮、作品合集
110/10/02-10/03苗栗客庄國小花絮/作品合集
110/11/6-11/7苗栗蓬萊國小花絮/作品合集
2021關渡動畫節 總花絮影片
未來計畫發展與規劃方向
當元宇宙、線上放映、遠距互動成為當今影展常見的進行模式。因應線上放映模式,主辦單位需克服數位落差與宣傳時效等問題,此外與觀眾進行互動,進而鼓勵觀眾提供即時回饋,配合各種技術與模式的挑戰,是動畫開門未來努力的目標。
大眾媒體、相關反應與評價
今年參與動畫節的來賓以旅居台灣的國際動畫產業人士為主,有許多在台灣甚至全球獲獎的導演,除了製作經驗分享外,更有商業策略、甚至是最新的動畫科技應用分享。現場聆聽演講的觀眾除了動畫系學生及事先預約的相關科系同學之外,更出現了許多僅是愛好動畫的一般民眾或是目前正在從事動畫相關業界的專業人士,對於動畫節的推廣,累積相當高的評價與肯定,成為本系師生舉辦關渡國際動畫節系列活動的最佳動力與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