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藝術教育計畫
112年
藝術培力&藝術實踐
藝大開門
春風化雨.藝術永續
111年
藝大平台
藝大開門
110年
藝大平台
藝術實踐
藝大開門
藝術教育計畫
112年
藝術培力&藝術實踐
藝大開門
春風化雨.藝術永續
111年
藝大平台
藝大開門
110年
藝大平台
藝術實踐
藝大開門
More
112年
藝術培力&藝術實踐
藝大開門
春風化雨.藝術永續
111年
藝大平台
藝大開門
110年
藝大平台
藝術實踐
藝大開門
出蘆入關紀錄片
一、計畫宗旨、目標
精神上,回憶關渡元年活動期間之藝術大移動過程;教育上,探索學院表演藝術與傳統民俗藝陣之交流;情感上,牽連藝大與畢業校友、關渡在地居民之互動。
二、計畫執行內容、過程
由電影創作學系孫松榮老師為計畫主持人,曾文珍老師為導演,李益丞助理為執行導演,陳可兒、許維婕同學為製片,楊曜禎同學為攝影,包明茜同學為錄音,共同完成紀錄片創作。
紀錄片最終片長為12分鐘,口述歷史紀錄達20小時以上,影像素材容量累積20TB,訪 談了邱坤良老師、林仁杰先生、李鼎先生、毛訓容女士、董振雄先生、吳燦興先生等人, 重述當年參與或見證關渡元年之心得感想,是記錄關渡元年、北藝大創辦歷史之重要工作。
出蘆入關三十週年紀錄片1101022final.mov
三、計畫執行效益成果
1. 教學/課程設計面向
配合本學系紀錄片概論、製作課程,由曾文珍老師實際帶著同學參與劇寫作、企劃撰寫、田野調查、實際拍攝等。
2. 學生學習面向
配合本學系紀錄片概論、製作課程,多位同學共同參與劇本寫作、企劃撰寫、田野調查、實際拍攝等,從前製期的會議、場勘,拍攝期的訪談、空景拍攝,後製期的剪接、調光等,皆有曾文珍老師從實務面指導、檢討,增加了同的實際拍攝經驗。
3. 社會參與及外部合作
人才培育部分讓陳可兒、許維婕同學為製片,楊曜禎同學為攝影,包明茜同學為錄音等,從實務面培養專業製作能力。製作過程中的田野調查過程也連結了同學與關渡、蘆洲、礁溪、大甲地區在地居民的合作與互動,其中更受到吳燦興先生、蘆洲空中大學、湧蓮寺、保和宮、協天廟、關渡宮、大甲媽祖文物館的協助,同學創作學習的過程中也有了與周遭社區合作互動的機會。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