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2019)婦女節3月8日這天,趕在2018台北雙年展結束前最後一個星期五,辦了今年度文大哲一導生的藝文活動。
這天皮膚過敏仍很劇烈的畫瑰,帶著化學物質接觸過敏而紅腫起泡的雙手,聽導覽述說「後自然」、「後人類」,與人工物覆蓋著地球的後殖民論述,格外有感。(雖然同學們可能聽不大出來,但導覽真的提供了許多展出作品藝術家的創作資訊,以及背景論述--感謝真理大學劉亞蘭老師申請了導覽和免票公文,讓文化哲學的同學們一起參與。)
最早來的一批同學(李洋、立安、灝天 等等...都男生:P)
待會兒一定要多取幾個女生的鏡頭~_~*)
不想合照的長琳,獨孓看著影片。
如異星生物的靈芝生態球,形成美術館中不斷生長變化的展品,也是從人工化學破壞後的地球重新取得生機的諾亞之舟。
Ingo Günther作品「世界處理器」以各種不同資料為基礎來繪製不同的地球儀,色彩斑斕美妙,但如果仔細看各地球儀的Data,其實充滿殘酷現實。
最清新的一個地球儀也許是這顆「維根斯坦」:
最後以「非人博物館」來結尾吧!
人把某些人視為非人的歧視,以為自己建立了論證去證成(justify)自己對那些「非人」的霸凌,這裡藝術家(Gustafsson & Happoja)將這樣的歧視與人對人以外其他物種的歧視建立類比,呈現出在「人」的尊貴下證成的殘酷傷害。血淚斑斑,無以藉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