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圖哲學中,「影像與想像」這個主題,既富有美學意義,又不限於美學。
「國際柏拉圖學會第三次亞洲地區會議」(The 3rd Asia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Plato Society),以「影像與想像」為主題,對於柏拉圖既批評影像、又巧妙運用影像的多重面貌,進行各種不同面向的探索。
柏拉圖自己也是絕妙的影像製造者(image-maker),甚至將宇宙也視為擬仿的「影像」,而他筆下生動的哲學影像,又刺激著學者進一步思索「影像」在他的知識論、存有學、倫理學、政治哲學、教育哲學、語言哲學、藝術哲學之中的位置與論述作用,從看似美學意涵的議題,沿著柏拉圖不受學科侷限的哲思延展,如昂揚著綠意生命的植物枝芽,伸向哲學中各學科之間看似彼此斷裂或發生隙縫的環節。
除了我們熟悉的柏拉圖美學學者Pappas,還有Mary-Louise Gill是中晚柏拉圖的知名學者(esp. Parmenides, Sophist方面)、Dominic J. O'Meara 則是德系的柏拉圖學者(esp. Timaeus方面)等等,當然也有來過文大兩次的那位國際知名日本柏拉圖學者Noburu Notomi。台灣隊這次則有鄭義愷(I-Kai Jeng)、孫有蓉(Yu-Jung Sun, 身份掛在巴黎)和我們美學研究中心成員何畫瑰(Hua-kuei Ho),也許還有我所不知的、身份掛在國外的其他台灣學者。
會議由首爾大學舉辦,採用Zoom線上會議模式。
會議日期:November 27~29, 2020。
詳情參見會議網址: www.2020-asia-ips.org .
會議網址有各篇摘要、議程,還可依時區檢視議程上的時間,會議語言為英語,有興趣參與者,可與大會聯繫、註冊,以取得Zoom會議ID參與會議。
這次會議的籌劃小組,也有畫瑰的參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