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緣由:
承接上學期讀書會討論的課題,這次的讀書會將範疇聚焦於二十世紀初分析美學與認知心理美學,進一步探討哲學與藝術領域相互之間的對話與影響。同時,針對分析哲學家Nelson Goodman對於藝術的解釋方式,特別請具有當代分析哲學專長的傅皓政老師一同加入,一起閱讀。
實行:
於2013年10~12月間,主要為傳統實地聚集讀書與討論問題,輔以論壇形式以為延伸討論、以及資料彙整與傳播之用。
讀書會成員:
何畫瑰(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專任副教授)
傅皓政(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專任副教授)
吳豐維(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劉亞蘭(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專任副教授)
林雅萍(長庚大學醫學院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專任助理教授)
馬靜茹(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李雨鐘(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碩士生)
運作方式:
每個月舉辦一次,訂於周五下午2:00-5:00。
每次由一人導讀文章,參與者共同提問討論。
選讀文本:
(1)The Blackwell Guide to Aesthetics
作者:Peter Kivy (EDT) 出版社:Blackwell Pub
出版日期:2004年2月23日
(2) Ways of Worldmaking
作者:Nelson Goodman 出版社:Hackett Publishing
出版日期:1978/06/01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七個章節,集中闡述了構造主義、多元論和相對主義思想,具體內容包括風格的地位、關于引語的若干問題、關于知覺困惑、論轉譯的正確性等,闡述當今美國哲學家現狀乃至當代西方哲學的重要哲學走向。本書是古德曼集中闡述其構造主義、多元論和相對主義思想的一部重要論著。
作者簡介:
納爾遜‧古德曼(Nelson Goodman,1906-1998),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東部城市薩默威爾。著名的分析哲學家、邏輯學家、科學哲學家和美學家,現代唯名論、新實用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古德曼藉其以《表 象的結構》(1952)、《事實、虛構和預測》(1954)、《藝術語言》(1968)、《構造世界的多種方式》(1978)、《心靈及其他問題》(1984)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以及他博宏的學識、睿智的思維和天才的洞見成為20世紀哲學諸多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地點與時程:
黑豆咖啡館(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527號一樓)
日期:2013年10月4日
導讀人:馬靜茹
導讀篇名 :Alan Goldman---Evaluating Art
日期:2013年11月8日
導讀人:吳豐維
篇名:Ted Cohen---The philosophy of Taste: Thoughts on the Idea
日期:2013年12月5日
導讀人:傅皓政
篇名:Nelson Goodman --- When is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