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相关-弱相关设计/OLHD-NOLH 的构造方法分为两种:直接构造法和扩展构造法。 直接构造法是基础,其结果像种子,扩展构造法利用现有资源构造规模更大的设计矩阵。 在2005年10月,我在一台经济型笔记本电脑上设计了构造系统,摸索构造条件,相继 构造出了 n=4--33 的弱相关矩阵,当 n≠4k+2 时包含零相关子阵,He(2009)声明了这些结果。
C.D.Lin 称用直接构造法构造出了范围在 n=4--21 的 OLHD 和 n 直到 22 的 NOLH, 而且一直声称这些结果是“were obtained by a computer search.” 并声称“these are new”。 使用了 mcc 和交换法,用完就说谎。离开了这两种技术元素, 再好的计算机也不可能搜索到 n=21 的零相关设计(Lin 命名其为 OLHD)和 n=22 的弱相关设计(NOLH), 她的结果形式与内容都与He(2009)相同,其构造方法和程序都有仿制He(2009)的零相关和弱相关设计的构造程序的嫌疑。 其博士论文到处有偷窃痕迹。
置换集是一个基本的传统的概念,但用 S 这个符号做置换集的记号是He(2009)特有的。 C.D.Lin 在博士论文中不经定义频繁使用了与He(2009)完全相同的符号,这不是巧合,她的这个 S 是偷来的。 在Lin(2009)中定义置换集并换了一个符号,形式上与我的原稿完全相同。
图 5.1.1 He(2009) 的原稿中的置换集定义并用符号 Sm 表示
图 5.1.2 Lin(2009) 的置换集定义并改用符号Γ表示。
在C.D.Lin 的博士论文中有许多概念和符号与He(2009)相同, 因为要抢时间发表没有仔细检查就匆忙提交了。这绝不是巧合而是偷窃 He(2009)的重要证据。
图5.2.1 He(2009)的零相关设计的序贯构造法
图5.2.2 Lin(2008)的 OLHD 构造法,Step 2 的实际相关性度量准则是 mcc。
图 5.3.1 He(2009)的弱相关设计的序贯构造法
图 5.3.2 Lin(2008)的NOLH 构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