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Lin 涉嫌盗窃


报告人: 贺深泽 Shenze He

本网页报告加拿大 Simon Fraser 大学的 Chunfang Devon Lin 涉嫌学术偷窃的事实与证据。内容包括三部分:

(一). 我的文章的所有原创元素出现在 C.D.Lin 的论文中;

(二). C.D.Lin 的洗稿术:偷,抢,骗

(三). Boxin Tang 涉嫌操控论文同行评审过程的事实。

1. 案情综述

2006 年 2 月,本人通过电子邮件给中国数学会会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投了一篇稿件《弱相关试验设计》(中文)。 该期刊的稿件一般由两位审稿人审稿,一审周期在四个月以内,我的稿件有三位审稿人,初审竟达 19 个月。2007 年10月 6 日收到《修复录用》通知,然该通知并无实质性修改建议。

2007 年 12 月 2 日提交了修改稿。又沉默了 7 个月。

2008 年 6 月 24 日收到交纳版面费后排队付印通知。

2009 年 2 月,刊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三期 [Vol.39, No.3, 99-107], 以下简称 He(2009)。发表过程比别人整整多一年。我留存的第一稿和校对稿,以及发表后自己翻译成英文的文都放在我的Google Sites 里,首页地址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szwced/%E9%A6%96%E9%A1%B5>

2013年,我移居美国。2014年11月以来陆续发现我的稿件的所有创新元素包括基本概念的定义、存在性定理、优化准则、交换算法、 矩阵堆叠的定义及正交矩阵的堆叠原理等全系统出现在加拿大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的 Chunfang Devon Lin and Boxin Tang 等人的一些论文中, 主要涉及以下5篇:

在焦急等待的日子里,我频繁致电子邮件给编辑部催问结果,回复总是“专家没有审复。” 2008-5-23 编辑部还宽慰我:“祝您快快乐乐, 灾难是一定能过去的.”这个回复耐人寻味,我绝非唯一。编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2008 年 6 月 20 日,C.D.Lin 收到博士论文批准通知, 6月24日,我发电子邮件询问,立即获得了回复,

这两件事的发生绝非巧合。恶意拖延 He(2009)审查进程的一定是最后一位回复者, 如果不是 Boxin Tang 本人就一定是某位与他有密切关系的学者。

获悉我的零相关设计的存在性定理被 C.D.Lin 改写为 OLHD 的存在性定理之后, 用中文紧急向 Annals Of Statistics 主编 Runze Li 投诉,Li 主编真的根据双方的发表日期判定为巧合。 用中文给 Lin 和 Tang 分别发了很多电子邮件, Lin 于2018 年8月9日回复我称,博士论文研究期间,Google 学术搜索没有发现我的文章。它在你手上呢,怎么能够从互联网搜索到。 她声称“从科学严格性的角度,我们不认同我们的结果有错。" "毋庸置疑,统计届(界)最权威顶级的杂志有它严格公正的审稿过程。”"有一位匿名的副主编和两位匿名审稿人。"云云。

我不得不一边学习英语,一边阅读并分析与 Lin 有关的上述论文。He(2009)全系统出现在她的博士论文中,Lin(2010)是一篇全文造假的文章。

8 年来,我 9 次向《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林群主编,朱广田常务副主编致电子邮件和信函,要求查清稿件泄露事件和泄露者, 直到 2021年10月才收到朱副主编的电话回复,称此事属个人行为,与编辑部无关。 这是不可接受的。事件发生在审稿期间,发生了审稿作弊事件,编辑部有责任处理作弊者。

我也多次向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学术道德管理机构,Biometrika 编辑部, Annals Of Statistics 编辑部陈述案情,请求调查处理。 他们都向《数学的实践与认识》主编发函,都没有回复,因此都不做处理。

此案因此陷入了一个死结。C.D.Lin 盗窃改写我的创新元素,逆向仿制我的算法和程序,取得结果后先于 He(2009) 发表博士论文 Lin(2008),然后操控审稿过程发表 Lin(2009,2010),制造巧合假象。 手握证据的编辑部拒绝提供证据,而要求受害者提供失窃途径确证,受害者无可奈何。

鉴于此,我不得不全面公开双方作品的相同与相似的客观事实以及他们的洗稿技巧,揭露他们用造假掩盖偷窃的行为。 为求学术的纯洁性和公平正义,依照学术道德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的学术道德管理理念,再一次 恳请有关机构进行调查处理。感谢所有线索提供者和帮助者。

这个报告分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以中文版本为准。

2. 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