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鴨介紹:
原產於華北地區,在美國選育成白色羽毛
原產於祕魯,就是薑母鴨本人
正番鴨和褐色母菜鴨的雜交體,是受歡迎的肉鴨
PCR全名聚合連鎖反應,是一種DNA擴增技術。利用特定溫度及細菌之限制酶操作將其雙鍵打斷後利用半保留原則在生物體外進行DNA複製,以大量得到同段DNA之技術。
而此次我們將要研究三種鴿子之性別基因,另一者可看出品種差異,故使用此二種引子配置混合液來進行實驗。
實驗器材:)
負責加熱/定時調控溫度(或許可以拿來做菜?)
有1000/200/20/2 四種,可以精準吸取超小劑量容液
我一直拿錯:(
負責離心:)
PCR整套流程可概括為變性-黏合-延伸 此三步驟:
變性:利用高溫(93-98℃)使連接兩條DNA鏈的氫鍵被打斷。在第一個循環之前,通常加熱長一些時間以確保模板和引子完全分離,僅以單鏈形式存在。該步驟時間1-2分鐘,接下來機器就控制溫度進入循環階段。(每個循環可以複製出一個新的DNA片段,故其擴增數為2的數量級)
黏合,又稱引子黏合:降低溫度能使引子結合於單鏈DNA上。此階段的溫度通常低於引子熔點5℃,該步驟時間1-2分鐘。(新技術的融合型核酸聚合酶在此階段的溫度會高於熔點3~5℃,僅需時間5~10秒。)
延長:DNA聚合酶由降溫時結合上的引子開始沿著DNA鏈合成互補鏈。此階段的溫度依賴於DNA聚合酶。該步驟時間取決於聚合酶及需要合成的DNA片段長度。
(來源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1%9A%E5%90%88%E9%85%B6%E9%93%BE%E5%BC%8F%E5%8F%8D%E5%BA%94)
1.以pipetman配置兩組混和液(二次水、2xpowerful mastermix、CHD/CAU006引子)
2.將混和液分別滴入8管中,分別加入三種鴨之基因,其中兩管作為對照組只加二次水
3.將其離心後進行PCR,最後再放入跑膠台跑膠,便可得到分析結果。
結果:左側兩槓為母一槓為公
可以清楚看到北京鴨和番鴨皆為母而土番鴨為公,而右側分析稍顯黯淡但仍能勉強看到痕跡,可算是成功。
這堂課從鴨子開頭,藉由鴨子品種的差異引導出PCR技術,教導我們如何使用PCR技術來鑑定鴨子的品種與性別,使我們對PCR技術的應用更有體會。
在課程中除了了解如何操作PCR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背後的原理,了解每樣材料的用途以及各個步驟的原因。教授除了將每個步驟都講得很清楚外,也會適時的加入一些補充知識 ,讓我們對這個實驗有更加深入的體會。
除此之外,在等待的時間中(例如跑電泳的時候、看膠的時候)教授也會希望我們多問問題,除了可以替我們解惑,也希望我們可以練習問問題,這樣才能在這個AI的世代存活下來。
這堂課中使我更加深入了解PCR的原理與相關的知識。除此之外,也使我發現能力就是在提問中增進的,現在有了AI,且AI的能力越來越強大,AI所擁有的知識也比我們龐大許多,我們獲取知識也越來越方便,因此將所以知識都獨自記下來或許已經不是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最重要的,最重要應該是我們要如何透過向AI提問來獲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