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交安五大守則及五大運動落實,本校雖無學生交通事故發生,但上、放學期間偶有學生開車門未注意後方、家長接送臨停時間較久影響交通、181巷上學期間遇家長汽車闖入等情事發生。故持續加強學生搭乘汽車開車門宣導:也利用新生家長座談會、學校日向家長宣導學生下車後盡速離開;行善路181巷通學時段禁止汽車進入。利用學生集會宣導道安熱點;將道安熱點擬真於學區圖面進行安全宣導。
3-4-1 校內外交通安全違規再教育作為與輔導成效。
1.學務處於每年新生入學時即辦理新生安全教育宣導,針對使用遊具安全、如廁安全進行指導。
2.交通車部分,學生多數違規事項多為忘記繫安全帶,經由隨車導護志工及教師朝會宣導,開學後第二週開始,學生皆能主動繫上安全帶。導護志工亦會確認學生繫好安全帶後,再請司機發車,並宣導於車停後才解開安全帶離開座位下車。
3本校自遷校以來無學生交通事故,但依據受傷事故熱點及傷病資料統計,發現學生違規最多項目為走廊奔跑嬉戲,而造成上肢及下肢受傷。針對學生違規行為,以提醒及勸誡為主。經提醒勸戒後如再犯,則請安全服務隊登記資料,交由學務處輔導。根據校內傷病統計分析109-112傷病統計分析,學生在教室、樓梯、走廊受傷數量最多,自111年10月開始加強宣導,
(1)由學生安全服務隊製作校園道安熱點圖,利用兒童朝會向同學說明須
特別注意行走安全的地方。
(2)製作上課前兩分鐘提醒音樂,降低學生聽見鐘聲匆忙跑回教室機率。
(3)安全服務隊下課巡邏提醒「走廊不奔跑,安全有得保」。
(4)雨天時地板濕滑,增加口頭廣播提醒學生留意腳步。
(5)111年1月起走廊、樓梯受傷人數明顯降低,從每月最多63人受傷,降為2人。
依據校園安全地圖受傷事故熱點及健康中心傷病資料統計,發現近來學生違規最多項目為走廊奔跑嬉戲,而造成上肢及下肢受傷。 109-112傷病統計分析
學生安全服務隊登記違規紀錄顯示,大多為走廊奔跑,針對學生違規行為,以提醒及勸誡為主。經提醒勸戒後如再犯,則請安全服務隊登記資料,交由學務處協助輔導。
學務處於每年新生入學時即辦理新生安全教育宣導,針對使用遊具安全、如廁安全進行指導。
交通導護志工服務回報,學生多數違規事項為搭乘通學專車忘記繫安全帶,經由隨車導護志工及教師朝會宣導,開學後第二週開始,學生皆能主動繫上安全帶。隨車導護志工亦會確認學生繫好安全帶後,再請司機發車,並宣導於車停後才解開安全帶離開座位下車。
利用校園安全地圖顯示學生受傷位置,並於學生朝會向師生宣導受傷熱點,請師生留意。
3-4-2善用學區事故資料分析樣態,體認事故後果,強化交安的重要性。
本校經道安資訊網查詢,無學生交通事故發生,但上、放學值勤時,導護志工注意到以下兩種狀況較常出現,學生開車門未注意後方;偶有家長接送臨停時間較久影響交通。181巷上學期間偶有家長汽車闖入。加強學生搭乘汽車開車門宣導,也利用新生家長座談會、學校日向家長宣導學生下車後盡速離開;181巷0720-0800禁止汽車進入。利用學生集會宣導道安熱點;將道安熱點擬真於學區圖面進行安全宣導。
本校雖無學生交通事故,但學生生活中仍有可能遇見或看見交通事故,因此分析道安熱點圖路口常出現的交通事故,配合學校社區安全地圖及潭美交安大富翁遊戲,向學生宣導五大守則、五大運動,以降低未來事故發生率。
結合本校交安情境地圖,以藍色圓點貼紙標示上一年度交通肇事熱點,本校周圍交通事故多位於路口,多為未遵守交通號誌,如:左右轉彎未依規定、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導致事故發生。利用學校網頁、教師晨會、兒童朝會,向親師生宣導「交通部道安資訊查詢網」,查詢本校附近交通肇事熱點。結合本校交安情境地圖,以藍色圓點貼紙標示上一年度交通肇事熱點,讓學生瞭解住家周遭交通事故發生熱點,提醒家人注意。
本校周圍交通事故多為未遵守交通號誌,如:左右轉彎未依規定、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導致事故發生。
利用兒童朝會時間向學生宣導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及違規後可能會釀成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