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子共振檢測儀(Quantum Resonance Spectrometer簡稱QRS)用於分析人體器官機能、診斷各種疾病的一種全新檢測儀器。它以現代科學核磁共振理論為基礎,綜合運用量子物理學、電磁波理論、病理統計學、生物傳感、生物分子學,對人體各類疾病進行檢測。人體的細胞、組織、器官都是由運動的電子、質子等組成。這些基本粒子的運動必然引起電磁場的變化,並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周圍傳導和輻射。每一種細胞、組織、器官都有自己固定的電磁波動。利用QRS技術,可以成功地捕捉 到,反應人体各臟器正常生理活動或異常病理活動的微弱信號,再經過檢測人員對這些組織和器官數据進行分析,最終得出診斷結論。
二、臨床應用--量子共振檢測儀在臨床中應用范圍很大,對於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發揮著重要作用。
1.全身健康檢查
2.系統疾病的診斷
3.臨床中各种疑難雜症之鑒別診斷
4.檢測有無良性或惡性腫瘤.
5. 免疫功能檢測
6. 體內維生素、微量元素、有害物質等檢測
7. 細菌、真菌、病毒檢測
8. 過敏源分析
9. 心理異常檢測
10. 藥品.食品及保健品檢測
三、早期診斷:許多疾病、如腫瘤、炎症、結石、息肉等在早期或病變微小時,應用現代醫學檢測方法難以發現的;而通過量子檢測檢查,對這些疾病在解剖結构未發生變化之前(即使有10個癌細胞),即可早期預報提示病徵存在的可能性,及早進行預防和治療。
四、 亞健康的診斷:幾乎所有臟器及各系統的疾病,都是由輕微變嚴重,從小變大,從量變演變到質變。如果在病變的早期,既亞健康狀況時,我們即可以診斷,並進行 相應的預防或處理,各种疾病的發病率將會大大減少。然而,在我們有輕微的或比較明顯的臨床症狀,但人體臟器並沒有發生明顯的病理性改變時(亞健康中後 期),現代的檢查儀器往往不能發現病變。在沒有檢查依據的情況下,醫生們也難以下診斷結論,最終,多數人只能做觀察或簡單的處理。而通過量子檢測技術,可 以容易並準確地檢查出各臟器机能所處的狀態,是健康、亞健康(早、中、晚期),還是病態(早、中、晚期)。
五、癌症及腫瘤檢測敏感性
量子共振檢測儀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即使人體有幾個病變癌細胞即可檢測出。可以准确地檢測到有無腫瘤,腫瘤的性質、部位,並能做到早期發現。當腫瘤得到各種治 療后,可以檢測出治療效果、是否复發或被控制。對於廣大癌症的患者來說,採用量子共振檢測儀動態觀測疾病的變化,是目前最為靈敏、簡易、價格便宜的手段。
六、免疫功能檢測
人體在環境污染、過敏、電磁波、工作緊張、情緒壓力、藥物作用、身染重病(最常見的是愛滋病和惡性腫瘤)等多種情況影響下,會發生免疫功能低下之反應。由於 免疫功能的低下,人們會出現反复或容易感染,感冒、乏力、過敏、腫瘤迅速增長或惡變等等多种疾病。所以,免疫功能對人體來講,起到極其重要作用。而目前醫 院沒有任何儀器可以準確地檢測出人體的免疫功能狀況,量子共振檢測儀就填補這一空白。經過量子共振檢測儀的檢測,一旦發現免疫功能的低下,積極尋找原因, 通過改變生活環境,減輕工作壓力,補充增加免疫功能的食品、制劑或保健品,將會改善身体的狀態,減少疾病的發生,延長壽命。
項目:
量子弱磁場共振檢測法是一種新興的快速、準確、無創波譜檢測方法,特別適用於藥品、保健品療效對比和亞健康的檢查,其檢測項目主要有:
心腦血管:血液黏度、膽固醇結晶、血脂、血管阻力...等15項
腸胃功能:胃酶分泌係數、胃蠕動功能係數、胃吸收功能係數...等5項
肝 功能:蛋白質代謝功能、能量生產功能、解毒功能....等5項
膽 功能:血清球蛋白(A/G)、總膽紅素(TBIL)、鹼性磷酸脂 (ALP)...等5項
胰腺功能:胰島素、胰多肽(簡稱PP)、胰高血糖素...共3項
腎臟功能:尿膽原指數、尿酸指數、尿素氮指數、尿蛋白指數...共4項
肺 功能:肺活量VC、肺總量TLC、氣道阻力RAM、動脈血氧含量PaCO2...共4項
腦 神 經:腦組織供血狀況、腦動脈硬化、腦神經功能狀況...等5項
骨 病:腰椎纖維突向度、肩部肌肉黏連度、四肢循環受限性、韌帶陳舊度...共4項
骨 密 度:破骨細胞係數、鈣流失量、骨質增生度...等5項
風濕骨病:頸椎鈣化度、腰椎鈣化度、骨質增生係數、骨質疏鬆係數、風濕係數...共5項
血 糖:胰島素分泌係數、血糖係數、尿糖係數...共3項
其他還有:基本體質(5項)、人體毒素(4項)、微量元素(19項)、維生素(10項)、胺基酸(10項)、骨生長指數(5項)、重金屬殘留(7項)、輔酶(7項)、過敏指數(13項)、免疫系統(9項)、內分泌系統(7項)、肥胖徵(5項)、皮膚狀態(10項)、眼部(8項)、體態(6項)男性:性功能(3項)、前列腺(3項)
女性:婦科(9項)、乳腺(5項)
整體29大項目,男性共194細項,女性共202細項
目前於馬偕、榮總、林口長庚等十數家醫療院所亦有提供該檢測服務,
檢測費用800~1600不等,且僅提供檢測數據不含說明。
資訊僅供參考,不同於醫院精密檢測數據,亦不取代任何治療,若您對本身健康或疾病治療上有任何疑問時,可到醫療院所請教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