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一先生(易經漫談)
時勢的轉變,雖然不可能百分百預知?但時勢總會有過去的發展,才成為現在的時勢,從過去至現在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統結為一模式,作為推想未來時勢的參考。當然,這推想模式不會絕對管用,但面對茫茫世事,惶惶不可終日的人生,倘若能夠掌握着一種啓發思維和有系統推想的方法,猶如黑暗中燃點起一盞油燈,總勝過茫無頭緒,不知所措。
群體行為直接或間接顯示時局走勢。但是人總把注意力集中在社會群體行為表現,往往疏忽大自然界變化所帶給人類生活的無形影嚮,大自然界動態包括星辰之間的互相引力,其位置變動亦能影嚮地球生態,除了帶來自然災禍,也間接影嚮了人類心態與行為,造成社會不安,或時勢動亂。易經強調天人合一,大自然一切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常常提醒人們保持危機意識,以便應付突發環境轉變,並且明確指出,時勢變遷之前,必先有事象,問題是否有留心觀察?
事象本身就是契機,象即是現象。易經說陰陽相推,則象在其中矣。陰陽相推的意思,用現代語來說,可總結為對某一個現象的正面及負面雙方作反復推敲,從而得出事象之相關變化與及變化之延續。
易經是靠一套簡單而完整之八卦符號工具,運用假設和比喻方法,對相関事象作抽象式推,經過連串反覆思考後加深對事象的認識,然後抱審慎態度進行决策,所謂審時度勢。例如易經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名「艮」卦,這艮卦正是現行大卦之運,艮卦代表山,其符號形狀也像一座山,倘若運用筆者之八卦飛騰法門來分析的話,則時空會不斷轉變,推想的過程中可能見山不是山,又或在時空轉變下,結果見山又是山,箇中很有禪趣。筆者經過卦象揣摩推敲,再將卦象化為易數條文後,於農曆新年初一便將結論透過傳媒公佈,其中一句是:2011辛卯流年大忌水災。(其餘條文再續)
文字和語言有局限性,而符號則無局限,給予無限想象空間,可以靈活運用。而人腦思維,本來就有無窮思考能力,因礙於所認知的空間,限制了空間發展,但符號卻予腦袋無限發展空間,任意飛翔,倘若易卦運用得法,使人產生智慧。難怪近代大數學家萊布尼茲初接觸易經時,驚歎其為神物,給他的數學研究領域帶來新的轉捩點。從十八世紀末開始,便有歐洲學者把易經命名為「慧智的書」。
- 转载自香港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