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三皇(伏羲、神農、黃帝)時代,有龍馬負圖出於孟津,馬高六尺四寸,長七尺二寸,龍首、馬身、獅尾、牛蹄、足生飛毛、脅生肉翅,背上毛莖迴旋,馬背上有如星點構成的圖案,稱之為河圖。
背上刻有一到十之黑白自然數,白點代表奇數為陽,黑點代表偶數為陰。一六居北在後,二七居南在前,三八居東在左,四九居西在右,五十居中。一共有五個方位,象徵陰陽五行。而各有兩數,象徵陰陽。因此河圖又稱陰陽二氣圖。伏議聖人深悟河圖之真諦,而創造八卦。
乾象天,數一,由一五七合成之,五行屬金。
兌象澤,數二,由三五八合成之,五行屬金。
離象火,數三,由三十九合成之,五行屬火。
震象雷,數四,由一十六合成之,五行屬木。
巽象風,數五,由二五七合成之,五行屬木。
坎象水,數六,由四五八成合之,五行屬水。
艮象山,數七,由四十九合成之,五行屬土。
坤象地,數八,由二十六合成之,五行屬土。
以上為河圖先天八卦 三畫卦,亦稱之為上中下三卦 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