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綿簡介
石綿是包含六種自然生產的纖維狀礦石,多為白色、灰色或綠色,具有絲綢絹布的光澤,纖維長的可以紡織成石綿布。人類很早就知道使用石綿來織布,相傳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即有以石綿纖維編織而成的「火浣布」,這種神奇的布料顏色非純白,放入火中燒煉就會潔白如雪。
石綿主要成分為矽酸鹽,包含蛇紋石屬或角閃石屬兩大類。蛇紋石屬僅有溫石綿/白石綿一種,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石綿。這類石綿礦主要來自過去石綿礦輸出大國-加拿大(2012年全面封礦停產);角閃石屬包含青石綿、鐵石綿/褐石綿、透閃石綿、斜方角閃石綿及陽起石,其中以青石綿毒性最強,致癌性較高。
石綿過往被暱稱為神奇礦石,石綿纖維可以織為紗、線、繩、布等,用途廣泛加上價格相對便宜,從建築材料、墊圈及充填物、摩擦物質、油料、塗料、防漏劑、紡織物等都可以見到石綿。
常見的石綿製品大致可分為下列四類:
一、水泥製品:與水泥混合製成石棉水泥瓦、板、瓷磚、水泥管等。
二、紡織製品:防火隔熱布、石綿毯、石綿防火衣與防火手套等。
三、耐磨製品:煞車來令片、離合器片等。
四、絕緣製品:絕熱填充材料、防漏墊圈、石綿油漆填充物等
工業革命之後,特別是蒸汽機與熱能機械設備的發明,增加了對防火隔熱製品的需求,加上石綿具有耐高溫、抗腐蝕、耐酸鹼、耐磨、絕緣、隔音等特性,西方國家開始大規模開採石綿與廣泛使用在工業用品上。由於石綿商業用途普遍,成為產礦國的印鈔機,1900年前後,全世界開採石綿數量約為每年30萬噸,1975年高峰期達到500萬噸,此後因石綿毒性的確認,西方國家開始管制與禁用,石綿產量逐年下降,不過迄今仍有不少國家生產與使用,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根據國際禁止石棉秘書處(International Ban Asbestos Secretariat)統計,俄羅斯是近年來石綿生產量與使用量最高的國家,2014年俄羅期生產量為110萬噸,使用量為60.8萬噸;中國生產量(40萬噸)與使用量(50.7萬噸)皆居第二位。從下圖可以發現,目前生產與使用最多的國家多在亞洲。
生產國與使用國圖
圖一:2014年世界五大石綿生產國
圖二:2014年世界五大石綿使用國
本網站為105年度新北市職業病調查委外研究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案「石綿暴露職業病調查研究計畫」建立
委託單位:新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就業安定基金補助
執行單位: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