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文本-解構主義

張貼日期:Aug 26, 2015 8:21:20 AM

By:真愈談愈gay(205720)

後現代主義中的解構主義強調文本的不穩定性,空白性,以及反對作者為作品的唯一權威;聲稱作品的意義或者價值並非由作者創造出來,而是讀者經過主觀的觀察、思索、評鑑後所得出來的。作者只是文本的創作者,對於他自己創作的文本會有某種的解釋,但是這解釋不是絕對正確,不如說在解釋文本上不會再存在正確與否,而是有一種相對上的貼切與否。貼切度上又同時存在雙重的相對性:一方面,每個讀者在閱讀文本這行為上預設了個別的主觀性,你認為某種解釋比較貼切的同時,其他人可以覺得別種解釋是比較貼切,而這種主觀性,即使把文本各個細微的部份都解釋清楚後,依然是會因為個人喜好而存在著的;另一方面,除個人喜好外,經驗亦會影響對於文本的解釋,經常閱讀的人對於解釋文本比極少閱讀的人更加有可能有某種詳盡的理解,而兩者之間若沒有交流或沒有一個公開的平台去討論文本的話,極少閱讀的人極有可能維持著一種膚淺的理解──儘管這種理解,對於常閱讀者來說,只是較不貼切而已。

這種閱讀文本方式,曾被人認為是毀滅性的,稱之為「虛無主義」,即是把閱讀文本當成絕對主觀的,有待被解釋之物;而人與人之間要討論文本就等同不可能一樣。但事實是否這樣?恰好相反。解構主義反而置之死地而後生,把作者的權威性殺死(作者已死),將文本從作者的唯一解釋中解咒,釋放了文本原有的活力。讀者與作者,在解釋文本上,再不是一種從屬的關係;而是有一種互動,同等的地位。我們不必再向作者搖尾乞憐,乞求某種絕對的解釋,而是對之反動,去思索屬於自己的解釋;一旦這種解釋比起作者的解釋更加貼切(這貼切可以是專屬自己,亦可以是廣泛地被認同),作者也只可以乖乖認輸,而無法再手執權威之劍,揮斬一切除己以外的解釋。

文字本身亦都不存在某種絕對的權威,經歷過歷史的洗禮後,一千年前對於某個字的理解跟現在極有可能不同:現今的社群受著文化改變後會建構出一套新的語言,而文化本身亦是變動不居的,文字的意義因此是浮動的。一眾解構主義的先師,甚至把很多年前的詩作,以今天的語言、文化去審視,尋找當中某種的二元對立,然後以另種的解釋把這種二元對立破解。建構主義者會覺得,以往的文本要依照當時的語言之語境,還原作者在創作時的意圖;他們認為任何文藝作品都基於某種二元對立去建構出來,而只要讀者抽絲剝繭,最終會得出一種絕對的解釋;但解構主義正正反對這一種邏各斯中心主義(logos)的看法,一來作者意圖永遠沒法完全還原,二來作者於他們看來,在創作文本之後就等同其他讀者一樣,沒有預設優先的正確性去解釋文本。所以到了現今社會,不少作家都拒絕解釋自己的作品,就是不想把自己的作品被困在自己的解釋中而失去無限的活力。

那麼到底,去到這個境地,讀者與讀者之間要怎麼討論文本呢?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