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會】八月份活動資訊!
時間:8/15(日)13:30-17:00
連結:https://forms.gle/SwTj8qzz5BpC91Ja9
⚠️疫情期間改為線上活動,因無法一一自我介紹,參加者請先報名說明單位及身份始能獲准入場
8月份主持人
薛榮祥老師 (龍華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副教授)
吳曉明老師(長庚科大助理教授)
分享者1:吳詩縈(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二)
題目:壓迫、治理與追尋─一個性/別取徑之自我敘說
簡介:報告者本身的性別經驗,在經歷司法的過程中,經歷了對與錯的二分立場選擇。 受害者卻在司法前背上共犯的污名,法理是否真的有對與錯?心理治療中是否存在所謂加害者與受害者嗎?二元的對立、對與錯的天秤在身上產生了擺盪,透過自我敘說分享並梳理這段難以言說的生命歷程。
分享者2:方旖旎(清大心諮系碩一)
題目:家庭故事(長女經驗)或實務工作的反思
簡介:在諮商學習的路上,我們很容易挑起一個概念或定義,去拼裝對於一個人的認識和理解,同樣的,我也曾經試圖用這樣的方式,來拼湊出自己的樣子,和定義著自己的原生家庭,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卻無法更清楚的看見我的樣貌和家的圖像,總感覺拼起來有些牽強、有些不合角,更有些關鍵的拼圖被遺漏在框框之外,我觀看著這缺少的拼圖,漸漸理解到似乎有些文化特性被忽略了、也有些在地特有的人我關係被隱藏了,而這些消失的片段卻是我們在地故事重要的承接,也是珍貴的轉折和鋪陳,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理解到若我們一直僅停留在西方諮商理論的單一故事找解答,我的拼圖永遠都只能停留在四不像的畫面,但假如我願意聆聽我們的在地文化,並去看見每一個角色的社會處境與我們特有的文化建構,和這之間如何牽動各方的回應與互動時,我的拼圖才可能將每一個腳色真實的樣貌涵蓋進來,當人能夠多元、豐厚而真實,我的拼圖才能從平面躍然為立體,而我的敘說也正是追尋一個真實而立體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