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Aug 29, 2020 1:53:46 AM
情愛,幼稚園開始就憑藉本能對著電視動畫人物自慰,同時卻在知識上、家教上學習到男生女生可以結婚生小孩,從此自我的樣貌開始分裂,幼稚園到國中我一直將男性情慾作為不能說的秘密,只呈現一部分的自我在他人面前,我可以是個兒子、哥哥、同學、學生、朋友,但就不能是個「」。到了高中同性戀這個認同才出現在我的世界中,開啟了探索自我情愛的路徑。同志回家,是為了迎接從未安頓的同志身份,為20年前離家的情慾、自我,鋪設一條得以回家的道路。
時間:2020年09月13日(日)13:30~17:00
地點:覓旅咖啡豆坊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54巷12號1樓(葫洲捷運站一號出口)
費用:低消為一杯飲品(最便宜的飲品100元)
9月份主持人:
陳賢寶(國防大學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黃小玲(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中心講師兼心諮中心主任)
*歡迎自由參加,不需事先報名*
分享者:陳筠鵬(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碩四)
主題:回家的同志-不是很激進同志情愛路徑
簡介:
分享者:李利煌(國防大學心理所碩四)
主題:變形記 –主體的權變歷程
簡介:
變形記 – 主體的起源
意識到主體的存在是於西元2013年的7-8月左右,那時正逢暑假,是個夏天,一位M同學突然的訊息,詢問我要不要一起去L老師的暑期的課外活動,一個體制外的學堂,而我則在這個課外活動中不知不覺的開啟了尋找主體的路。還記得當時是我第一次回憶起過往,但回憶的片段大致都只是我從印尼出生,在台灣的生活,再回到印尼的特別經驗,那時的我除了待在印尼的鮮活記憶外,剩下的就剩在台灣的枯燥回憶。於是製作了一個由雙腳從水泥地踏入泥巴地的旅程,到極地環境及氣候駐紮紮營,建造居所。但在這之後發現我這個居所,轉移到任何地方都行,"它"就像內心的空間,最為主要的還是對於意義的追尋,於是我把思緒帶入了更深層的心理環境。
12月份時間還缺分享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