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補照片)
李潔(化名):繫帶的功能。以橡皮筋模擬繫帶製作雞蛋教具。
鍾昌宏:簡易DNA電泳。萃取出來的DNA,用培養皿、銅片、舒跑(Buffer),接上9V電池即可。
蔡智恆:冬蟲夏草。以中藥教材讓學生認識生物,用筆記本貼標本跑檯。
張嘉宏:視覺暫留的殘象,撲克牌藏牌魔術。
張韶如:烏龜殼實體,讓學生摸到脊椎骨,「烏龜殼不能脫下來」。
張維倫:小組教學。動物分類、生態系,卡片抽抽樂讓學生自己分組練習分類。
鄭夢慈:動畫輔助教學,生物演化遊戲。
蔡緻怡:胞飲、胞吐。三個學生手牽手扮演細胞膜,老師演要被胞飲或胞吐的物質,以牽手表達「膜融合」動作。
張珮箐:安全帽複眼。
吳季瑾:膽汁妹妹。
林莞如:你看過螞蟻嗎?
謝國士:以香橙土司講解光合作用。
周怡嘉:認識校園植物,動物大風吹。
江美慧:生殖,女兒的成長歷程喜悅分享。
郭明哲:ecopark生態園區建造過程。
游湞翊:蝴蝶剪紙藝術,和美術配課教學。對稱。
王尊玄:BIO牌,生態系遊戲。
蕭永:顯微鏡立體成像,單眼視覺和雙眼視覺的差別。
簡利玲:消化系統數來寶。
簡芊卉:花粉管。保麗龍球剖半挖空,棉花棒為軸,纏長型氣球。氣球頂端要戳洞透氣。另智恆老師建議可放鋼珠當精細胞。
小P老師:演化遊戲。以棉花棒和保麗龍球當食物資源,湯匙和筷子當工具,十秒鐘看誰夾得多──適者生存。每回合淘汰最後兩名,5-6輪後統計即可見消長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