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想

《靜坐引導》

2017.11.12 非我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的主題是「非我想」。

在開始靜坐之前,可以先做一點簡單的伸展運動, 或者是深呼吸,利用這個機會將覺知貼近身體、貼近觸感。在你覺知範圍裡面能夠覺察到的憂慮、緊張、衝動,刻意地將它們摒除,所以你可以感覺到身心是趨向遠離的,這裡「遠離」的意思是,遠離焦躁感、遠離憂慮、遠離飢渴。

佛法裡面所講的「非我」的意思,直接是「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它的用意是要幫助我們,趨向越來越不黏著的方向,趨向越來越不囤積的方向,趨向越來越離欲的方向。它並不是在哲學上探究,自我的本體存不存在,類似這樣的問題。它是具體地在觀察,針對眼前正在生、滅的現象,好比說,眼睛看見這樣的動作;好比說,心裡面念頭的生、滅,心並沒有另外的去跟這些動作連結,然後產生出「這是我、這是我的」之認知和感情。

這個「自我的動作」,並不一定是要透過想「這是我、這是我的」這樣的一個具體的句子,它不一定是透過這樣的言語化。它是具體的一個感覺~自我感,所以當聲音產生出來的時候,我們經驗到的不只是聲音,而經驗到的是「我在聽、這是我的聽覺」這樣的認知和情感。心因為用這樣的方式去跟經驗連接,在經驗發生的時候,它去把那個自我的感覺撿拾起來。然後,透過這樣的方式入戲,透過這樣的方式沉浸在那樣的世界裡面,所以不斷地經驗生跟死,把這個正在生滅中的身體的觸感,當作是我、是我的,用情感去連結它。

所以,當身體開始在變質、在衰敗的時候,它直接威脅到建立自我感的這個動作、這個需求、這個依賴,而造成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苦。一個禪修的人,一個已經入道的人,他心裡面確立了方向,就是在所有一切經驗發生的地方,他都不用自我建構的方式去跟它連結,都不再其中建立起自我感,不去撿拾起任何一種自我,或者是我的。

這個要怎麼樣練習呢?一旦你有這樣的篤定,確立了這樣的方向感,表示你在佛法裡面,已經有非常好的基礎了,所以你確認,當你用這個自我感的方式去跟經驗連結,那一定是會有苦迫的。當你確信,這個所謂的自我感,它只是一個動作、一個認知和貼近的動作,它只是經驗發生的時候,心另外再加上去的東西。這個另外加上去的「我跟我所」的動作,因為心是如此地習以為常,不斷在重覆這個動作,所以這樣的習慣性是根深蒂固。那個感覺是,自我是很真確、是很難撼動的,它真的是宇宙的中心,真的是所有正在發生的經驗的中心點,它真的需要你去保護它,在裡面盤據,去珍惜它、去為它擔憂。

在佛法裡面,多聞、精進的禪修者,能夠確切地看到,那個自我感不是一個本來就有的,而是另外加上去的動作,另外集起的動作。這樣的動作可以透過練習,可以透過行為改變的制約模式,將它慢慢地摒除。所以,建立起佛法方向感的人,他鍛鍊自己的最強而有力的技巧,就是在一切時、一切觸,盡力去檢查自我感的發生,然後摒除它、斷除它、割截它,將它連根挖起。

要怎麼樣能夠覺察得了這個自我感呢?看看你當下正在發生的經驗,好比說呼吸,覺知到身體在呼吸,覺知到身體正在放鬆。然後去看一下這個正在發生的經驗,裡面有沒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在放鬆、我的身體在放鬆」。自我感是非常難以捉摸,所以你在一開始的時候,如果沒有辦法很確切地掌握它,不要氣餒。試著在那個地方去分別,什麼是現象,什麼是心去接觸那個現象,然後把那個現象撿起來,當成是我、當成是我的。

這個自我感有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對於當下發生的身心現象,「這是熟悉的所在,理所應當要去盤據的地方」,所以這裡面是沒有警覺的,這裡面有一種安逸感、有一種安全,好像你是在一個舒服的、熟悉的家裡面一樣。佛法裡面講的不放逸住、非我想,有好大的部分就是在針對著這樣的熟悉感,你有沒有提高警覺,你能不能夠警覺到,這個你當作家的,是一個在敗壞的東西,是一個去扛起它就會變成負擔的東西。它是會淹沒你,讓你情不自禁的。你所做的決定,被你認為是你所做的決定,因為你看不到那是心被種種的力量挾持著、推逼著的一個傾向。

這個自我感其他的呈現方式,包括很深細的我慢,那個隱隱約約的「我在這裡、我在聽聲音、我在感覺東西、我在想事情」。那個經驗一發生出來,念頭一發生出來那一瞬間,心已經習慣性地,就是「我在想事情」。你不一定是在心裡面唸著這些詞彙、唸著這些文字,但是那個感覺就是「我在想事情」。

儘量精準地把這個自我感挑出來,曝晒在你的觀慧之下,好像把那個露水、雪花,曝晒在在太陽下,看透它、穿透它,心裡面有一個篤定的決心。這個心已經因為「我執」,因為「我與我所」,吃了不曉得多少苦頭,為了它上天堂,為了它進入無數種的地獄。所以你很清楚地知道,這個東西是你不想跟它為伍的,要慢慢地把這個習慣剔除掉。

要把自我感剔除掉,把我執剔除掉,把我見、我愛、我慢剔除掉,意思並不是說要剝奪樂趣、剝奪樂受。一個解脫的人,在身心仍生存的狀況之下,仍然是有苦樂的。但是他不用自我感的方式,去跟苦樂連結,所以那個樂的感覺,不會增生、滋生出貪著,苦的感覺不會增生、滋生出對抗跟排斥。

可以採用自己平常習慣用的禪修技巧,或者是一個你當前最有對治性的禪修技巧。好比說,觀察正在慢慢脫離開慌張、著急,所以你的身心整體是趨向安寧,開始沉澱這個過程的具體觸感。好比說去感受,身體在當下無憂無慮的狀況,它正在修復、它正在休息。在任何你準備好的時候,把注意力帶向,去檢查你的心在什麼地方撿起了我與我所。它可以是任何一個角度的,好像是你正在觀呼吸,那裡面有「我」正在觀呼吸,這是「我的」呼吸、「我的」腹部,這是「我的」身體、「我的」念頭,是「我」在想事情,是「我」在專注,那個「我」。你不一定要那麼明確地看到動作,但是儘量地貼近它。

儘量去看到那個自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它就是一個感覺、一個認知、一個用力、一個動念。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動作。呼吸在發生著,心就這樣鑽進去,說「這是我的呼吸」、隱約有一個抓取的動作。就算你只是短時間能夠覺察到這個自我感,那個心撿拾起我與我所的這個認知,心裡面保持著離欲的決心,要斷除我慢的決心。這樣的決心在背景裡、在腦海裡,引導著你:這個東西是我要剔除的,是我要吐盡的、要摒除的,用這樣的方式來引導自己。

你不用害怕,剔除掉自我的這種認知跟動作,意思並不是消亡、並不是失落,現象的生滅,一個程度上是繼續進行的。可是在你的心地裡面,那個感覺是整體開始趨向寂靜、趨向省力。因為你越來越少要把這些東西扛起來的動作,心能夠覺知這些現象,然後不去入戲,不會這麼著迷,不會另外再去增加一個沉重的負擔,叫做「我與我所」的負擔。那個負擔是一個病,你太習慣了,所以習以為常「本來就是我啊!」,「我本來就在這,我一直以來就這樣子!」,「我一直都是我啊!」。你不知道那是一個病,那是一個重擔,你不知道那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那是心因為飢渴,反射性地去重覆的一個動作,不要對它有任何的迷思。

你已經在無數的地方,嘗試著想要去建立起自我感,沒有一次它能夠真正地帶你到安全,到不動搖的幸福,沒有必要再嘗試這條路。你放下自我感,甚至你還沒有做到完全放下自我感,光是篤定地走在這個道路上,篤定地走在那個讓自我感消亡,讓自我感萎縮,正在吐盡我慢,這樣的一個道路上,你就會感覺到平安,你就已經會感覺到,以前所沒有經歷過的幸福跟輕鬆。因為這是心最大的負擔,就是這個,為了這個負擔害怕、擔憂、困惑。

若能夠捨棄掉我與我所,不在眼、耳、鼻、舌、身、意,任何一個地方 建立我與我所,不在色、聲、香、味、觸、法,任何地方建立我與我所,這樣就叫做「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在遠離著自我感不斷延伸出來的迷想效應,不斷延伸出來的抓取動作、依賴的動作;正在離欲,在吐盡那個需要自我感、需要建立起自我的渴望,這樣叫離欲;滅就是去消滅掉我與我所這個依戀和動作,以及這個動作所伴隨著的一切苦患,所有一切的負作用。Do it like you mean it . 認真、投注地,讓你的智慧像是大太陽一樣,沒有雪花能夠不溶化。精準地針對著我與我所在用功,那穿透我與我所的感覺。

小心翼翼地提醒自己,現在是個生病的人、是負債的人,扛著這個枷鎖,你只能夠努力地、全力以赴地、一點一滴把它放下來。最理想的狀況,是能夠在深度的放鬆跟安適,高度的警覺的狀況下,進行這樣的禪觀。但是如果還不熟練的話,你可以在任何覺得需要休息的時候,回到你平常安住的方式。好比說,讓呼吸滋潤身體,讓呼吸幫助你深度地解除壓力。在任何準備好的時候,堅定著信心,確知你人生的目標,是以斷除我慢為根本。在所有的地方做這樣的用功,任何我慢發生的地方,都去對治它、都去摒棄它。

吸氣時、覺察自我感,吐氣時、覺察自我感;

吸氣時、洞識自我感的過患,吐氣時、洞識自我感的過患;

吸氣時、鞏固斷除我與我所的決心,吐氣時、鞏固斷除我與我所的決心;

吸氣時、正在放下我與我所,吐氣時、正在放下我與我所;

吸氣時、觀知我與我所正在瓦解中,吐氣時、觀知我與我所正在瓦解中;

吸氣時、覺知心正在撿起我與我所,吐氣時、覺知心正在撿起我與我所;

吸氣時、練習捨棄我與我所,吐氣時、練習離棄我與我所。

在這裡,離棄的是具體的動作跟認知,而不是自我否定,不牽扯到本體,是具體地針對這個增加苦的動作,在摒除它。

不放逸在這裡的意思,是保持警覺,嘗試著儘量覺察自我感發生的所在,儘量密集地去捕捉心在產生我與我所,即使不能夠百分之百捕捉到每一個這樣子的案例,也不要氣餒,就算是有過一次這樣的經驗,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看到自我感是怎麼一回事,光是這樣就已經是不得了的動作。愚癡無聞的凡夫,平常的狀況是全然地淹沒在自我感之中,光是能夠以一個超然的角度,去看到自我感是一個動作,它不是你,那已經是不得了了。所以不要氣餒,不要覺得這個太難,找一個你能夠下手的角度,光是看到自我感只是一種認知的動作,只是一個感覺這樣的動作,那裡面已經有解脫的氣味了。更何況是, 如果你能夠更進一步地,在覺察著自我感的同時,深刻地觀知它的過患,秉持著要斷除它的決心。

你平常在修正知正念、修活在當下,為的就是這個,而不是為了正知正念而修正知正念,是為了要能夠精準地看到,你的心是怎麼樣因為欲的勾鎖,被境界綁著、跟境界綁在一起,綁的方式就叫做我與我所。平常做的功夫就是為了這個,所以你能夠很具體地把這樣的動作摒除。具體摒除的方法,你可以選擇以下任何一個角度,或者是多管齊下,一個就是保持要斷絕它的決心,光是這樣子,你的心自然而然就會“do the rest”,它自己就會去處理。當它覺察到我與我所的動作發生之後,它自然而然會一個程度,要去瓦解這樣的動作,去中止這樣的關係。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精準地找到我與我所的動作、認知、感覺,然後努力地去擱置它、去切割它,不讓這樣的狀況延續。所以,你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裡面沒有另外的、因為愛而生出我與我所。光是能夠堅持著決心,努力地擱置我與我所,你就是在進行著「法次法向、漸次止息」的行為矯正術。你讓心越來越不對這個動作上癮,在脫離這樣的習慣性。

正在發生的經驗,都是警覺地檢驗,心有沒有在這個地方,把這個經驗撿起來,變成我與我所。最理想的做法,就是一邊這樣子精密、認真、投注地禪觀,一方面又不忘掉要深度地安適跟放鬆。那個感覺是,你的活力、那斷除我慢的力道,一方面是深邃、強大的,可是另一方面又是可以綿綿密密、可長可久的。

(靜坐結束)

【回向文】

在內心勤勉不放逸,

持守戒律、調禦自我,

有智慧的人以自己做為沙舟、庇護所,

所以他不為瀑流所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