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遠離

《靜坐引導》

2017.07.23 身遠離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我們研討的主題是「身遠離」。

佛經中常常提到,禪修者應該要離開喧鬧的地方,於空閒處住。為什麼會特別強調「遠離喧鬧的地方」?因為,當我們樂趣的來源與寄託,主要是放在跟其他人的互動上,所能夠獲得的樂趣是很膚淺的。而且,它帶來的是焦躁的身心狀態。當我們進入到一個喧鬧的環境準備跟人互動,準備要以人群互動做為主要的取樂模式,那個時候身心進入的狀態,是不適合禪修的。當我們脫離開喧鬧的地方,不把汲取樂趣的來源放在跟人群的互動時,那個時候你是準備好能夠從內在汲取樂趣,準備好有能力能夠如實地觀察你的動作。這時你關心的重心,就不在於你能不能合群,人家會怎麼樣看你,你要怎麼樣去照顧別人的感覺。

佛陀強調「遠離」,並不是要我們一直都是離群索居的,一直都是不跟別人互動的。這裡的意思是,你必須要去開發出一個,跟人群以外、在喧鬧以外,快樂的來源。如果你的快樂來源,完全或者重心都是放在人群互動上,你會發現,人群的互動方式大部分都是沒有意義的。若是有另外的、更高品質的快樂來源,那麼當你在跟其他人互動的時候,那互動很容易是可以有營養的,是一種互助的、互相增上的、有意義的。

這裡的「遠離」可以是指客觀的環境,也可以是指你的心境上面的。在客觀的環境上,因為規律著自己、紀律著自己,所以你不斷在檢查著,什麼樣的人群互動是有意義的、是必要的,沒有意義、沒有必要的。你是有所收攝、有選擇性的,選擇性地不參與、選擇性地規避。只有這樣子選擇性地規避,你才能夠有機會深度地開發內在。

心境上的遠離,可以透過思維在群眾裡的過患、其中的辛苦,然後,你可以把注意力著重在空閒的愉快、安靜的好處。這分成兩個部分講:先是在人群之中的過患,我們的心境是一個建構起來的東西,一定是受到環境影響的,受到環境影響的因素,最具體的、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環境裡面我們特別容易去注意的、感興趣的,往往是跟我們的煩惱和習性相應的東西。所以你去尋找的人、尋找的娛樂的方式,不斷去重覆的娛樂的方式,也在強化那些已經在主宰著你的習性。

人與人聚合在一起,最容易的就是互相感染習氣。很多人抽煙、喝酒,就是在這種同儕的壓力下去順從;很多人做出違背良心的選擇,做那些道德上有問題的選擇,往往就是受到自己朋友的示範。看到、聽到這些朋友把這些事情合理化,不知不覺就內化了這些價值。

人與人在一起當然是有樂趣的,這是佛陀不否定的,可是,它要付出的代價…。人真的是很難相處、很難共處,連最親愛的人,親愛如夫妻、親愛如父母子女,幾乎是無法避免摩擦,無法避免溝通上出差錯所產生的誤解,彼此在對方的心中留下傷痕。

人生經驗越豐富的人,越知道人心的無常、不可靠,當利益是結合的時候,友誼跟感情是堅固的,當利益是衝突的時候,就連親人都很容易反目成仇。一般世俗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盲目地在隨順著、在增強著輪迴的習慣性。所以,當你違逆著這樣的主流價值,你在人群之中是容易被批評、被排擠,甚至被欺侮。你跟人在一起,就要擔憂、就要關心著怎麼樣保護自己的利益,怎麼樣不要得罪別人,怎麼樣不要不小心傳錯話了,不能傳的話傳出去了,造成離間的效應,造成別人對自己嚴重的誤解—沒完沒了的麻煩!

人跟人之間的關係,真的是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就連如履薄冰、小心翼翼都沒辦法保證,別人是否喜歡你,你會不會在不小心的情況下得罪別人、傷害別人。所以當你活動的模式是在群眾之中,你不得不要採用著各式各樣的心理機轉,保護自己、保護別人。你必須要考慮到眾多的因素,像是禮節—怎麼樣是得體的,怎麼樣是得體的穿著、得體的髮型、得體的進退、得體的語言模式。習慣於這些操作,你仔細地去觀察,這裡面有很多的疲勞、很多的操心。

相對於此,當你是獨處,當你在林野、森林之中,你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很坦然、很誠實地面對內在的世界,這是第二個層次。遠離的第二個層次,就是要去品味安靜、遠離的樂趣。要培養這個樂趣,首先要知道,遠離的意思不是要你永遠不要再跟其他人接觸。這並不是要剝奪你在群眾之中能夠得到的樂趣,而是幫助你去開發,喧鬧之外另外一個喘息的地方;另外一個度假、另外一個休閒、另外一個充電的地方。要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遠離,你才能欣然地接受。

當你在享受安靜的快樂,享受著「不用理會其他人」的快樂,你不是昏醉地享受著,迷迷糊糊地度過浮生半日閒,而是正知正念地在品味、在欣賞這個好處,在正知正念地了解、開發,讓這個安靜的感覺能夠更深入、更內化。所以,以後就算在喧鬧的場所,都還會有一份安靜的感覺在你心中,好像你的避風港一樣。

你現在打坐的地方,可能周遭有其他人,可是在意境上,你可以想像好像沒有其他人一樣。佛經上講:鹿子母堂的空。殿堂是空無,沒有人、沒有群眾。就算現在所坐的房間、殿堂有其他的人,可是起碼你是抽離開喧鬧的模式,抽離開要跟其他人互動的模式。完全不用費心去擔心別人怎麼想你,跟人家比起來,你靜坐好不好、身材是否高瘦,有沒有錢、是什麼職業—完全不必在乎這些比較。

就在培養這種信心,獨自一人、沒有倚賴群眾,你一樣可以自得其樂,這種能力是來自內在,所以是更可靠的。不會因為今天朋友沒空陪你打麻將,你就要發悶、就要覺得空洞。內在這種安靜的感覺隨時會切入,有著品味、欣賞的心,去感受不用做「socialize」的觸感。

意思就是說,處在社交環境時跟不處在社交環境時,身體的觸感是不一樣的。不必要理會社交的問題時,身體寬坦、輕鬆,因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內在的資源。好多的力氣、好多的工作、好多的操心都擱置了的輕鬆感,這是可以開發的,不要小看這沒有擔心的好處。如果你刻意地去品味它、留意它、熟悉它,你會對這種品質的快樂越來越敏感。

內心出現任何跟人際關係有關的東西,馬上把它丟開來,提醒自己,現在是放假的時間。好像品嚐一壺好茶、一壺好咖啡,可是唯一的差異,你不是糊里糊塗,迷醉地度過空閒的時間,你內在是精進的,你在認真地品味著安靜的好處,認真品味著這個狀況跟喧鬧狀況的不同。不需要討好別人的輕鬆感,不必要把別人的事情扛成是自己的責任的輕鬆感。獨自一個人,只需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不需要去聽別人的問題。

看看你的心能不能也像是鹿子母堂一樣的空,沒有喧鬧,那是閒憇、輕鬆、無事,悠閒的心境,品味著它的好處,受用著、觀察著這樣的觸~身體不被責任壓制的觸感,所以,能量管是更疏通的。這個時候,你不是媽媽、不是爸爸、不是先生、不是太太、不是兒子、不是女兒。

自己的生命,多少的時間都在忙碌之中,在責任感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去做一些事。這個時候、這個時光,多珍貴、多好啊!好好地品嚐、好好地享受!觀察著那不被責任壓制的心,觀察著那脫離開喧鬧的身體。如果光是這麼做就得到好處,那就繼續這麼做,如果你想要多增加一點運作的角度,可以多加一個比較:這樣的狀況,跟在喧鬧的時候、有責任的時候、要跟其他人群互動的時候,不同在哪裡、差異在哪裡、身心的感覺差別是什麼?

就算不必要斷絕人際關係,但是你也看看這麼做,是否幫助自己越來越獨立,樂趣的來源越來越不必要來自於跟著群眾起哄而獲得。不用看著別人的臉色,別人開心、認可你、你才高興;別人不開心、不認可你,你就慌張。貼近著內在的安靜感,汲取這個能量,相信真的是可以越來越不依靠群眾。只有在你變得越來越強壯、越來越獨立的前提下,當你再去接近群眾的時候,你才能是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中流砥柱、不隨波逐流,給其他的人帶來力量、帶來好處。

儘管你在深度地享受著空閒,不要讓自己陷入發呆、死寂的狀態,正知正念地知道,心裡空掉了什麼,沒有空掉的還有什麼。好比說,空掉了喧鬧的感覺,空掉了那種為了要扮演某一種角色的辛苦。可是,這裡面可能還有其他的活動和辛苦,你還可以了知,還可以進一步繼續調整。讓自己的空不是死寂的頑空,而是幫助你更有智慧,幫助你具備有更大的解脫潛力的空。

觀察著、分別著,現在隔絕開了那些比較的心態,隔絕開了那些人際關係的糾葛,隔絕開了那些唏里呼嚕的狀況,大家一股腦起哄的那種煩亂與糊塗。看看隔絕開那些情形之後得到的空閒感,珍惜它,知道這個東西相對是珍貴的。怎麼樣讓這樣的特質常常地放在心裡面,想要的時候,只要一去接觸這個特質、召喚起這個特質,人就會安靜下來,受用這個離開人群的好處。

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在重組你的價值觀,對於世間這些事物的緩急輕重,什麼樣的人要去接觸、不要去接觸;什麼樣的事物要去參與、不要去參與,讓你更清楚。要不然,我們的決定往往隨著習慣性。好比說,你的個性可能是不安的,為了要討好其他人,拚命做好事,害怕別人不高興、渴望別人高興,渴望別人認可你,一輩子有一大堆的力氣,都是耗費在這個工程上。

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獨立於這些因緣條件,可是,起碼你可以好一個程度地擺脫開這些因緣的制約。所以你不是盲從的人,你不是羊群裡面的羊,你不必要為了別人那麼辛苦、那麼難過。

觀察著那個喋喋不休的衝動,在這個地方已經歇息了或者是正在歇息中,感受這個好處。去看那個「注意力不斷要往外發射、去留意別人」的功能,這個地方歇息了,或者是正在歇息中,那個好處。看到這個時候可以潔身自愛,可以不用擔心別人的壞習慣會污染、干擾自己,這其中的好處。

常常伴隨著這樣子安靜的心、空閒的心、獨處的心,所以,別人跟你講要做的事情,你不是馬上地盲從,而是在這種安靜的心情之下的審核,你容易做出正確的決定,更有品質的選擇。甚至是整個社會、國家叫你要做什麼事情,你都不是反應式地去盲從,而是在這種空閒、安靜的心之下,做出更有品質的選擇。

空閒中的呼吸是什麼滋味,由衷地品味著、享受著,空閒中身體是什麼感覺,由衷地品味著、享受著。 不著急、沒有責任的心是什麼滋味,由衷地品味著、享受著。

(靜坐結束)

【回向文】

別樂於聚會

別樂於自己成為群眾景仰注目的對象

此中極易忘失自己該做的

與真正的快樂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