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修善止惡的身口意

《靜坐引導》

2017.08.27 鍛煉修善止惡之身口意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開始靜坐之前,可以先選擇做一點簡單的伸展運動,深呼吸、調整坐姿。讓自己的坐姿不是硬梆梆,像石像一樣,而是像中空的竹子,有能力在風中輕微地搖擺。不要把身體鎖死,而是讓肌肉放鬆、變得很有彈性。允許呼吸產生出來的波浪,能夠沒有阻礙地擴散,滋潤身體不同的角落。

將自己的覺知從渙散的外境抽離,可以是帶到眼前的觸感;可以帶到眼前呼吸的動作;可以帶到自己的心意、心境,讓心覺知自己的活動,覺知自己的品質。

注意力不必要放在自己能夠多安靜,能夠坐得多好,只是盡本份地、紮實地將心抽離開貪、憂。好像在保護自己的心意一樣,讓它不要受到憂惱的侵襲,不要受到焦熱感的侵襲。就算在接下來短短的時間之內做不到多麼地安靜,可是最起碼能夠做到「在嘗試著保護自己的心意」。

舒暢地呼吸,這「舒暢」的意思並不一定是說要多麼地舒服,要達到某一種武斷的、完美的標準。只要是能夠讓你滿足的,這樣子就夠舒服了,就持續地確保呼吸從開頭到結尾,內心都有這樣的一個安適感、滿足感。自己這樣子被呼吸滋潤著,所以沒有匱乏的感覺,沒有覺得急著要跑到什麼地方去,要去尋找什麼樣特殊的刺激。而是樂意安定下來,在這裡品味著這個簡單的動作,品味著這個簡單的「正在放鬆中,正在保護著心意不被貪跟憂侵襲,正在品味著全身浸泡在氣海、被呼吸滋潤」。

呼吸的開頭一直到呼吸的結尾,飽足、安適、沒有匱乏的感覺。這看起來好像是稀鬆平常的,沒有什麼特殊的滋味,但是你越能夠安靜,越能夠從容、由衷地去品味它,你就會慢慢地開發它。這樣的感覺就越來越充溢,你的心就能夠在這樣的感覺之中越來越安定。

不要急,確定了方向,你只要能夠堅持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你就會進步的。這個過程並不是那麼樣地漫長。但是,因為我們內心渙散的衝動太多了,所以只能夠一次一個小腳步,堅定、堅決這個小小腳步都是往正確的方向,往出離、往離欲、往滅,出離煩躁感,脫離開內心的飢渴、躁熱。

佛經裡面講到「修善止惡」,盡自己的力量去把善的培養起來;把惡的、不善的,遏制、停止。這句話講的,其實不只是倫理道德上的行善止惡,而是有它的深意和細膩的地方。你若去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會發現到:內心好像大海一樣,藏著無數的寶物跟怪獸,既有危險也有好的潛力。

眼前、當下所經驗到的境界、它的品質,你所經驗到獨特的壓迫感,現在身心上面可能承擔的負擔,正在承擔的壓力,正在經歷的不管是幸福、美好,或者是有要你忍受、堪忍的地方,好大的程度上就是你的業力的呈現,是過去的那些身體、心理、嘴製造出來的動作,所塑造出來的。但是佛陀說眼前的境界,並不是百分之百由過去的業所組成的,佛陀不是「命定論者」。我們當下的境界有好大的部分,甚至可以說最關鍵的部分,是你當下的活動、意志、動機、當下參與的方式,所組合的。

這個當下的動機,當下的參與法,這個心行,是如此地關鍵、如此地重要,有可能本來是所謂的「惡業」的狀態,幾乎是徹底地扭轉,讓它變成一種「逆增上緣」,變成幫助你更有智慧,幫助你更長遠幸福的動力。反之亦然,有可能原本是舒適、幸福美好的東西,變成一個讓你沉淪、讓你警覺心鬆懈的力量。所以,眼前你是怎麼樣在用心、怎麼樣在參與,怎麼樣在跟境界互動、反應,這是業最重要的部分。業力有過去的部分,但最關鍵的,我們現在應該要注意的、使力的,就是當下的念──當下你是怎麼用心的。

過去的業力提供一個原始的材料,好像是做飯的食材,打開冰箱裡面有青菜、胡蘿蔔、蕃茄、豆腐…,這些食材有的是好的、健康的、新鮮的;有的是要敗壞的、不健康、不新鮮的。你要怎麼樣把這些食材選擇出來、挑出那些好的,給它做特殊的處理、整合,拼湊起來、調合起來,這就是眼前的業、就是心行,這就是“fabrication”,就是“sankhāra”。

當下的業要建立在過去的業上面,你過去所提供的那些潛能,有好、有壞、有中性的,你要選擇在哪一個潛能上面使力、要怎麼處理它,去做出不同的菜來,直接影響到你當下經驗的品質;直接影響著接下來的去向。你的生命是堅定不移地,往愈來愈光明、愈來愈好的方向;還是沉淪、混亂的、不可知的,取決於眼前你選擇,要在哪一個業的前提上面使力、要怎麼處理它,這是佛教講「行善止惡」的意思。

早期的經典裡面講到,「修一切善,止一切惡,自淨其意」,這裡的行善止惡,不只是消極地不去做甚麼,而要你籠統地去做所有的善行;這裡是要你去留意,你的心意裡面,有哪些食材和原料,要怎樣拼湊它們。具體地說,佛經裡面講,「行/fabrication/sankhāra」分為「身行、口行、心行」三個。「身行」的其中一例就是「呼吸」,眼前你是如何參與呼吸的、怎麼呼吸、怎麼運用呼吸,這會有很大程度會去調整、滋潤、校正、影響你的業。可能眼前你經驗到的境界是煩躁、飢渴,可是你能夠透過呼吸這個身行、眼前的意志,經過呼吸這樣的途徑,發揮出來的力量,使得你就算是在經驗著惡業的時候,也不致於混亂、沒有方向,不致於因為苦迫感而沉淪。

所以,任何的當下都可以留意著身行,你是怎麼呼吸,你是怎麼樣在使用肌肉,你是怎樣在拼湊起眼前的姿勢;你的姿勢日積月累,身體參與、使用的方法,在雕塑著你的個性和心境。所以,你在遇到逆境的時候,光是能夠記得怎麼樣讓身體放鬆,不要讓它隱藏著、扛著僵硬感,你能夠讓身體的精力通順、流暢,就有好大程度地幫你改運、改業,改變你眼前的逆境,增上眼前的順境。

還有「口行」,你跟自己講甚麼話、跟別人講甚麼話。遇到不同境界的時候,你在跟自己講甚麼話。你若是一個習慣性講真話、持不妄語戒的人,如何地能夠表述真實,用不欺騙自己的方式引導自己;能夠用增上、建設性、有幫助的方式跟自己講話。不跟自己講那些沒有用的話、沒有營養的話,那種甚至會讓自己沮喪、失去信念、產生邪念、惡念的話。你有沒有在留意,包括現在坐在這裡、體驗著呼吸,能不能夠專心地只講跟呼吸有關聯的話,這叫「尋跟伺」。

或者你可以選擇不講話,可是如果真的要講、要想事情,那就想著「身體的活動、呼吸」,想著「佛法的運用」,起那些能夠激勵自己的念頭,能夠導正自己的內容。下定決心,不管是對自己、對別人講話,都是這樣子,講真實的、講有意義的,講有幫助的、能夠導正的。每一個透過你的口──這個業發動出來的力量,都是「行善止惡」,都是把眼前這個業的潛力,選擇那些可以用的,把它用在對的地方。

還有「心行」,最簡單的心行是「受跟想」。光是講「想」,你是怎麼認知、詮釋、想像眼前的境界。如果心在散亂的時候,讓想蘊幫助你,感覺到你是浸淫在氣海裡面,或者在把持著內在的安適感;或者在體驗著身體不同的角落,怎麼樣被呼吸安撫、治療、充電。所以,你當下認知、詮釋、想像的這個動作,讓它幫助你更清醒、更安定。

總結地講,身行、口行、心行──身體的動作、嘴巴言語的動作、心理上的動作,在造塑著、雕塑著、琢磨著你的當下、你的未來。如果你要依著佛陀的教法「行善止惡」,就要在這個地方小心翼翼地,讓你的動作不浪費力氣,發而皆中節,一旦啟動動作,就是有幫助的,要不然寧可休息、寧可省力、寧可不急著去做。整個佛教的禪修,正知、正念、正勤都跟這個有關。「正念」所以你能夠記得要做甚麼;能夠分別「甚麼是善、甚麼是惡」。「正知」所以能夠知道現在在做甚麼,幫助你能夠調整、改變你的行為。「正勤」所以你有行善止惡的動機、力量及持續力。

就在眼前,馬上就可以實驗的佛法。身體上的「身行」:你是怎麼呼吸的、是怎樣拼湊起坐姿、如何在使用肌肉;要怎麼樣讓身體鬆、柔、有彈性,同時是端正、開放的;深度地鬆,幫助氣流能夠穿透你的肌肉,呼吸時候的膨脹和收縮,波浪能夠穿透。善用著呼吸的力量在安撫著自己,幫助自己安靜、放鬆;幫助自己澆熄焦慮感、澆熄燥熱感;利用呼吸幫助自己更警醒、更提神、更全神貫注。

在「口行」上面:去留意你怎麼跟自己對話,是怎麼樣在引導自己,內在聽最多的聲音,就是自心發出來的聲音。難道你真的要一天到晚講那些垃圾,污染自己還誤導自己嗎,還是你要做自己忠實、可靠的善友,諄諄教誨?

在「心行」方面:眼前你是怎麼樣認知、詮釋、劃界限,你是怎麼樣在想像呼吸;能否把呼吸想像成是更無微不至、周遍全身的一個活動。從這樣的角度來體驗呼吸,這不是全然地虛擬想像,你在選擇一個有用的,同時也是真實的角度在看事情。這跟觀想是不一樣的,你不是在憑空想像,你是在用一個有用的、真實的角度,在認知眼前的動作。

舉例來講,觀察想的方式,就是你是怎麼樣盤據在身體裡面,你的根怎麼樣在身體裡面汲取養分;神經系統的那些鬚、那些根,從外面導向裡面,從虛無飄渺、想像的世界,導向到觸感的世界。你在身行、口行、心行上面,都這樣地調整,讓你眼前的動作都在幫助你。不要管你做得多麼好,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經驗,認真地把眼前這個動作,儘量、鉅細靡遺地管好、看好、調整好。覺得做不好不要氣餒,就繼續、努力地調整,自己就像嬰兒一樣,連走路都不會,可是起碼我能夠爬。邊爬邊摔、邊爬邊碰,可是我還是努力地在訓練著自己的肌肉。

就在綿密地調整自己的動作的過程中,就會幫助你越來越明白,心怎麼樣透過用力製造出境界來,怎麼樣把潛能、潛力,也就是所謂的「過去的業」,轉變成為當下的真實。你是怎麼樣透過身體的活動、言語的編織、意念的詮釋,將過去業力的力能,染色、調整、導向,變成眼前身心的境界,你就能夠看得到,所有心所寄棲的自我感、境界、世界,都是透過這樣的動作被製造出來的。

你看得清楚就會知道,諸行也就是說這些動作所製造出來的境界跟自我。它就是力量編織出來的,就是透過力量在維持的,這種把過去的力能轉換成為,一個眼前能夠被你攀附、汲取、供你餵食的境界,這樣的過程一定要用力,一定要製造出排泄物、廢物,產生的同時,它已經在變質。透過你力量經營的這些境界,馬上就在趨向於毀壞、趨向於混亂。它們的當下就是這樣,不斷、不斷地試著要去把趨向混亂的力道,維持一個程度的秩序。

一個讓內心感覺有意義感的自我,在這些出世間的佛法,都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小心翼翼地去觀察、去調整,你身體的活動、口的活動跟心的活動。整個佛法修行的過程,可以簡約為:透過瞭解、調整、釋放這些活動,讓這些活動越來越精緻化,越來越離開苦迫。在這樣的過程之中,智慧就是這樣子開啟的!

( 靜坐結束)

【回向文】

少事少務離人群,

別讓自己忙碌、操勞,

忙著和眾人喋喋不休,

連自己的心都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