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數學會給全國高中生的一封信

此文於2021/02/26,經聯合報社編修刊載於民意論壇,網頁新聞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277951

中華民國數學會 理事長李瑩英/教育議題小組 2021/02/25 完稿

  無論你是剛確認學測成績的高三學生,或是即將面對新式考招的高一、高二學生,新學期開始的當下,你感到焦慮不安嗎?

  在108 課綱與連動的考招變革下,新課綱透過鬆綁必修學分,增加選修與實作等彈性,希望能讓高中生找到學習興趣與志向。這些用心值得同學細心體會,進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然而,多年以來在大學從事數學教研工作的我們憂心,鬆綁後的課綱規範與其連動的考招搭配,也可能帶來高中數學學習內容的不完整,影響各位進大學後的學習與發展。


  一般而言,理工科系教授對於所謂學習歷程檔案的審查,不同科系之間容或有些差異,但對於數理科目的審查重點不外乎是科目內容的掌握與學習動機的強弱,因此在學習歷程檔案的準備上,同學們應該著重在如實呈顯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深度與知性成長的心路歷程,不要落入華而不實的「軍備競賽」。

  

  同學最該注意自己平常的學習狀況,因爲考試成績跟學習的成效息息相關。我們呼籲每一位高中生,在數學的學習上要回到課本來,透過充份掌握基本的數學觀念與公式推導背後的邏輯與整體脈絡,就能學好高中數學,而非只透過參考書、講義、測驗卷進行刷題式學習,卻不求甚解。舉例來說,大多數人都知道指數的定義,也能進行指數函數的計算,卻從沒想過,當指數函數f (x) = 2^x x等於π 時,怎麼能計算f (π) 的值呢?因爲並沒有π 2 可以乘在一起啊!甚至,像為何2^0 要規定為1 這種更簡單的問題,也有許多同學從來沒想通過。


  中華民國數學會成立教育議題工作小組,並在上學期針對在大專教大一微積分的老師進行「大學與高中數學教學落差」調查與分析此外,我們也正在收集數學學習相關的材料,提供想深入學習高中甚至大學階段數學內容的學生更多的選擇。這些資料都放置在數學會的教育資源平台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math.ntu.edu.tw/tmseducation/首頁,例如目前平台提供多年前高中實驗本的下載,這是我們很推薦的數學教材,完整又適合自學。


  我們要強調,學測、指考的數學科目不管偏難或偏易,只要平時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能清楚釐清所有推理步驟,能用自己的話重新講清楚所學內容的細節,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大考時事半功倍取得合理的好成績。學好數學主要不是依靠聰明才智或反應靈敏,正確的學習方式與深度思考的習慣更加關鍵。數學不只是解題技巧,那只是一部分,透過深度學習,掌握核心觀念,同學才能體會到,數學其實教我們如何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而不只是計算與解題。數學會提高心智成熟度,強化邏輯與辯證能力,有助於多元發展與在其它領域的學習,是一種帶得走的能力。最後,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學好數學,享受思考的樂趣,進而領悟數學概念與思維之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