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理論架構與規劃

核心-自主學習者模式

"培養資優生成為獨立自主的終身學習者一直是教育者及學者們所關心及努力的目標,並不斷的研發適用的模式。Betts(1985)自主學習者模式(Autonomous Learner Model, ALM)即是在此概念下為了迎合資優與特殊才能學生各種認知、情緒與社會需求所研發出來的。

-王文科等(2000),資優教育季刊。

我們可以看到,自主學習者模式提供了一套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習者從自我特質的了解、個別技能的發展與充實、專題探究的技巧培養、最後讓學習者能自主完成研究,除了階段別學習鷹架的建立外,強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及自主完成的精神與素養!

此外,此學習模式也不僅僅適用於資優生,更不僅限於小學階段。透過培養學習者的自主性,不但能模糊各學習階段間的界線,更能由內而外真正激發學習者潛能,實踐所學!

歷程-問題導向學習(PBL)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在受重視後,教學現場開始推行「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藉此將學生的學習連結真實世界問題及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不是被動的接受或吸收,學習者必須為問題下定義並發展出不同的假設,接著同組成員必須蒐集相關資料建構自己與主題相關知識,再透過彼此間的討論、協商,最後在一連串的理性分析與推論後,針對問題提出合理的解答並清楚描述。

學習者必須自己找尋可能的答案,這種為解決問題而努力找尋資料的過程,與杜威(Dowey)所提倡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精神相呼應,透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能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亦能將這個能力攜出學習場域,走入生活中!

來源:https://www.thecasecentre.org/educators/casemethod/resources/features/PBL

養分-創造思考技法與課程模式

"運用創造力思考技法的目的是在幫助我們激發創造力解決問題。創造思考策略是指一套為達成培養創造力目標的計畫、手段或方法。"

-陳龍安(2016),創造思考的技法與策略。

  我們想將數個常見且容易上手的創造思考技法融入課程設計當中,如奔馳法(SCAMPER)、六頂思考帽等。也期望藉由創造思考技法的融入與培養,讓學生能夠在適當的時機選用適當的創思技法作為激發創意的良好工具,搭配同儕團隊合作及學習資源的引入,達到成果產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