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5000千年前已經有桌遊的存在,最一開始的桌遊是一些石頭組成的,再過1900年開始有棋盤遊戲其中也有結合骰子,在公元1300年前出現了戰略遊戲,在公元400年前出現了桌期和西洋棋還有六博棋,同樣是屬於戰略遊戲,在公元700年開始有六博棋,接下來一直到公元1904出現了地產大亨的爸爸─大地主,後來作者把專利賣給帕克兄弟,最後就演變出地產大亨,1995年卡坦島在歐洲風行。
公元前3100年
塞尼特棋
塞尼特棋在前王朝和埃及第一王朝的墓葬中發現,在之後不同的古埃及墓葬中,發現的塞尼特棋都有著不同的造型設計,到新埃及王國時,它已經成為了死者墓葬的一種特別的標誌和護身符。
公元前3000年
邁罕(Mehen)
皇室內部桌面遊戲的普及,這消遣娛樂形式很快被工人階級採用。不久之後,他們將其與宗教信仰聯繫在了一起,這款遊戲的名字叫做邁罕(Mehen)。
公元700年
Mancala
Mancala這個詞語來源於阿拉伯語,意思是移動,目前已知的有超過800個傳統的播棋遊戲,並且已經有近200個都有實體的遊戲發明。其中,有些名稱表示的是同一個遊戲,而其有些名稱也用於表示多個遊戲。
公元1904年
大地主(The Landlords Game)
這款名為大地主的遊戲是由美國最早的棋盤遊戲設計師之一的Lizzie Magie設計的。遊戲版周圍圍繞著一條特別的軌道,有一排玩家可以購買的房產,有四個鐵路、兩個公用設施、一個監獄以及一個可以白拿錢的工資發放處
1935年
地產大亨
Magie將他The Landlords Game的專利賣給了帕克兄弟,也就出現了現在我們認知中最能代表桌面遊戲的傢伙地產大亨。
1995年
卡坦
《卡坦》是第一批在歐洲以外的地區大受歡迎的德式遊戲之一,目前該系列已經售出超過2400萬套,並被翻譯為30多種語言。
▲了解台灣清朝到日治時期的淘金歷史
人們沿著基隆河溯溪而上,試著找出砂金的來源
▲了解歷史主題桌遊類型和設計元素
遊戲名稱:
推倒堤基Tiki Topple
遊戲人數:2~4
遊戲時間:20分鐘
適合年齡:8歲以上
BGG分類:家庭遊戲
遊戲名稱:
走過台灣
遊戲人數:2-6人
遊戲時間:15-20分鐘
適合年齡:12+
BGG分類:策略遊戲
遊戲名稱:
三國殺
遊戲人數:4-10人
遊戲時間:20-40分鐘
適合年齡:12+
BGG分類:策略遊戲
和同學一起討論遊戲的規則,獲勝的關鍵在哪裡
多玩幾次熟悉遊戲之後,就可以找出
簡單的遊戲可能也隱藏著學問
想不出來的時候真的好難過阿
前置
每人抽一個礦坑,拿兩張石頭、一張黃金,隨機背面朝下覆蓋在礦坑前,並拿取二十塊。
行動
從最年長的玩家開始,順時針進行
每一回合玩家可以選擇購買坑道或是抽取事件卡
擁有坑道牌的玩家,可以建築坑道
擁有事件卡的玩家,可以選擇攻擊其他玩家
所有坑道牌和事件卡都需下一回合才能使用
若沒有採取行動的玩家,必須棄掉一張手牌
事件
兩條道路相遇時,擲骰子決定,大的一方可繼續建造坑道,舒加的道路則全部拆除,放置在棄牌區
數字相同時,兩人道路全部拆除,放置在棄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