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剛開始老師說食物是獨立研究主題時候,我和同學原本討論要做糖蔥,我們討論了很多種類的食物,利如布丁、 糖果和豆花,因為我很喜歡吃豆花,媽媽都會帶我去買做好的豆花,但後來我覺得自己做做看會很有趣,所以我提議做豆花,希望能做出好吃又簡單的豆花。
▲凝固劑的種類
豆花簡單來說成分就是「豆漿」+「凝結劑」,豆花的凝結劑有非常多種選擇:
▲鹽滷豆花食譜
鹽滷做出來的豆花,口感真的較為綿密、細緻,粉狀鹽滷口感細緻,液狀鹽鹵(又稱鹵鹼)口感較軟嫩。
▲明膠豆花食譜
明膠又稱魚膠或吉利丁,在選購吉利丁片時,台灣最常見的分類是「白金級」、「金級」、「銀級」以及一般等級,在美國則是使用「Bloom」這個分級係數。分級都是依照「膠強度」來分類,膠強度就是所謂的凝結力值,等級越高的吉利丁片萃取品質越好、透明度較佳、腥味較低、價錢當然也越高,等級越低的吉利丁片則淺黃透明色、腥味也比較重。
▲研究目的一:實驗了解自製鹽滷豆花是否凝固
研究問題
1-1 添加不同種類的豆漿
1-2 添加不同毫升的鹽滷
▲研究目的二:實驗了解自製明膠豆花是否凝固
研究問題
2-1 添加不同克數明膠
研究方法:實驗法
根據實驗之後的結果,我做出鹽滷豆花的最佳比例是豆漿400毫升、水40毫升、鹽滷2克、地瓜粉15克,豆漿要用最天然的黃豆原汁,其他的天然豆漿也可以,但是效果沒有很成功。2.5克鹽滷沒辦法完全溶解,變成豆花中有點透明的部分,而且會影響味道,讓豆花吃起來鹹鹹的。
明膠的豆花的做法則是400毫升的豆漿加上8克的吉利丁粉最適合的,大約冰3個小時就會凝固,吃起來滑溜、有彈性,12克的吉利丁粉雖然也可以成功凝固,但是吃起來比較硬,沒有滑嫩的口感,4克的吉利丁則是沒有辦法凝固。
做完這個實驗我發現除了成分以外,製作的步驟也要注意,有很多想不到的地方都會影響製作豆花最終的結果。例如鹽滷豆花有一個步驟是要將豆漿倒進凝固劑,那個地方我剛開始沒有注意,把凝固劑倒進豆漿中,沒想到幾個實驗都失敗,我和老師一起討論問題是出在哪裡,注意到這個步驟做錯了,之後只好重做一遍實驗,花了很多時間。比起明膠豆花我比較喜歡鹽滷豆花,因為鹽滷豆花比較嫩,明膠豆花有點像果凍,好像跟以前吃的豆花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