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疾管家~家庭教育課程
「打擊姿勢預備……!」家長和孩子們兩兩一組,張開雙臂,全神貫注看著對方,準備在聽到台上老師給的口令後,立刻拍擊對方手心。「烏龜!」老師快速的喊出口令,「啪!啪!啪……」「哈哈哈……」「耶!媽媽,你被我打到了!」孩子們開心的大聲說著,教室裡響起了此起彼落的歡笑聲。孩子和家長們專注的投入遊戲中,每個人都玩得不亦樂乎。這是安和國小和崇德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的「4Q快樂成長班」活動開始前的暖身團康遊戲。在疫情之下,家庭關係日漸緊繃,透過這次的4Q成長班活動,由親子共同參與,配合4Q的主題,設計親子共學的課程,來增進親子間的互動。
4Q快樂成長班活動介紹
4Q的含義是:IQ (智力商數)、EQ (情緒商數)、MQ (道德商數)、AQ (逆境商數)。從十月開始,基金會每月一次透過暖身團康的遊戲,進行以4Q為主題的「親子共學」課程,並且分班進行「親職教育」主題講座,來增進親子關係與家庭樂趣。
4Q課程的涵義:
IQ (好智慧)→開發潛能、增進記憶力、理解力及良好的讀書方法。
EQ (好個性)→學習情緒管理方法,增進師生親子間的良好溝通。
MQ (好品行)→學習孝順、負責任、合作力好品格,建立正確價值觀
AQ (好韌性) →學習正向思考,面對挫折能力、增進忍耐力。
4Q課程的內容:
課程中,老師介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孩子的不當行為,例如:亂取別人的綽號、寫作業時分心、甚至對同學惡作劇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學習去節制的行為。
接著老師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討論「自己在生活上有哪些行為需要自我節制的?」透過親子的互動,有孩子分享「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太久,玩手機應該要玩半小時後,休息十分鐘,才能保護眼睛的健康。」另外,對於飲食的選擇也很重要,「運動完後,哪一種才是重要的解渴飲品?礦泉水還是養樂多?」藉著對議題的探討,讓孩子了解飲食對健康的影響。
除了問題的討論,課程中也有許多影片的分享,其中一段影片令人印象深刻,內容描述一位等待媽媽來接的孩子,著急的打電話給媽媽時,卻聽到電話那頭媽媽不耐煩的回應,深深的傷了孩子的心,使孩子難過得流下了眼淚。原來我們不當的回應,會造成家人情感的傷害,所以即使是面對身邊親近的家人,說話也要有所節制。
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去檢視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同時也讓父母知道,自己的以身作則,懂得忍耐,才能教會孩子自制,所以「只要我喜歡,不是什麼都可以」,生活中要有所節制,才能學會如何自我規範,做出合適的決定親職教育的增能
除了親子共學之外,活動內容還設計了「親職教育」講座,讓家長可以增進教養的能力,幫助孩子學習與成長。課程中,除了提供家長提升孩子自制力的方法外,家長們也像孩子一樣,當個小學生,由老師設計活動,例如:老師設計狀況劇的情境模擬,讓家長們演出孩子面對生活情境時的心情和抉擇。透過這樣的方式,家長更能體會孩子做出選擇前的心情,這樣才能引導孩子做出好的決定。
結語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生活變得更為抑鬱、不安。但我們也能將危機視為轉機,透過4Q課程的活動,家長能空出一段時間陪伴孩子,共度一段了解彼此的寶貴時光,讓親子間的關係更為融洽,減輕家庭的緊繃狀態。防疫不只要關注身體的狀態,心靈的健康也同等重要。疫情終有結束的一天,相信在大家的相互關懷之下,我們很快就能來到脫下口罩,牽起雙手,對彼此嶄露笑容的美好時刻。
我是疾管家~家庭生活的改變與適應
文:黃冠彰老師
在這幾年新冠疫情的流行下,小朋友開始在家使用遠距教學,因此讓許多人家庭生活型態產生很多改變,面對台灣首次全面停課並採線上課程,各位小朋友、老師及父母有不少需要適應的地方。
家庭生活的改變
在新冠病毒的攻擊下,病程、隔離、停課的時間都層出不窮,不同學校、縣市線上上課的方式及時間都不一樣,甚至大家在同一個班級裡,每個小朋是否需要隔離的標準也不同,而這些需要線上上課的小朋友,他們的家庭生活也有所改變。
可以睡晚一點的小朋友
在疫情下,小朋友時常遇上在家線上上課,學生可以省下出門上學的時間,可以多睡一點,甚至直接在床上上課,餓了話還可以找家裡的零食吃。
要一邊照顧小孩一邊上班的家長
每天爸媽除了線上上班、還要處理孩子們線上上課、下課作息、跟兄弟姊妹爭吵糾紛,恨不得馬上長出三頭六臂,外加魯夫的橡膠手臂,來處理這些瑣事。
變得更加熱鬧的家庭
原本的白天是家裡一天最安靜的時候,因為小孩上學,爸媽出去工作,但在疫情下,家裡開始充滿視訊上課、上班的聲音,及小孩的玩鬧聲,還有必不可少的父母的訓斥聲。
如何維持良好生活作息
在這樣的家庭生活下,不論是小朋友還是家長都會產生一定的生活壓力,還有一下線上上課,一下有實體上課的不適應,因此老師在這邊提供小朋友一些作法供大家參考
多安排一些放鬆、與人互動的時間
平日或假日休息時,盡量去做一些與家人有良好互動的活動,例如騎腳踏車、一同欣賞電影等。
接納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應尊重家裡其他成員有不受打擾的時間及空間,讓他們可以順利完成工作或上課內容。
養成衛生和健康生活的基本習慣
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助於降低疫情帶來的緊張,例如常洗手,洗手至少要超過 20 秒鐘,大約是唱首「生日快樂」或「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時間,及當你咳嗽或打噴嚏時,記得用衛生紙或手肘遮住等。
盡可能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
在家線上上課時,盡量維持與平時上課一樣的作息時間,平時幾點起床
就幾點起床,什麼時間吃飯就什麼時間吃飯,讓你的大腦及身體記住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才不容易從線上上課轉實體上課時,產生不適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