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整合運用學校內外部資源推動閱讀
(一) 經費資源:爭取各項補助,改善閱讀環境、充實館藏、推動各項閱讀課程與活動
閱讀環境改善
105年書苑空間改造-112萬~採光、書櫃﹑閱讀區再造
110年視聽教室計畫-150萬~電腦區、討論區、互動螢幕區、音響更新
師生共組營造討論區擴充閱讀角落、成立英文圖書區
圖書期刊擴充
本預算每年購買圖書館藏書6.3萬、雜誌每年3萬
教育局充實藏書計畫每年25.6萬
多元讀報教育每年6.3萬
活動課程推動
家長會閱讀經費每年40萬元
108、110、111年申請教育部閱推計畫每年18萬
105-111學年度申請教育局閱推計畫每年10萬
(二) 人力資源:本校團隊充分開發親師生人力資源,積極推廣閱讀活動
教師行政團隊
校長以及主任到各班推薦書籍導讀圖書。導師身教式閱讀推動MSSR
閱讀教師團隊
105年開始申請新北市教育局閱讀教師、108年開始申請教育部閱讀教師。主導本校閱讀活動。
教師學習社群
不只跨領域自組讀書會,並且將閱讀的技巧推廣到各班。
為區級跨校社群領導學校,舉辦全市研習。
導師/領域教師
藍天生命工作坊
特教ING
英語/雙語共備社群
(三) 跨界資源:積極與社會各團體合作,尋求更有力且專業的資源
本校閱讀團隊深知,必須結合校外資源,閱讀活動才能做得又深又廣。因此積極引進社區資源:近在咫尺的永平圖書館,每年到校進行圖書館利用教育。並結合廣達企業、聯合報,讓我們得以享有更多專業的資源。
(四) 結合在地:行動走讀 跨向國際
結合蘆洲在地特色,與「三蘆島博物館」合作體驗傳統彈棉被傳承活動、豎燈篙、神將大師真人說書等。並與三重社大結合閩語閱讀香花故事課程與復育活動。
(二)成立英文閱讀專區
本校亦致力於英文閱讀的推動。除了大量購買英文書籍之外,也成立了英文閱讀專區,包括SGDs主題區、3級指引英語閱讀區並在布置了情境教室英文書籍區,讓學生閱讀英文,開闊文化視野。
(三) 提升閱讀氛圍,辦理主題書展
每年4次主題書展,配合時事以及學校活動,例如:針對考試舉辦「讀書方法書展」配合環境教育舉辦「碳足跡書展」,結合市圖、博物館、環教中心舉辦「智慧科技展」、「元素AR VR展」、「蜜蜂展」等,並有各式闖關活動整合議題並設置學習單。
(四) 雙語國際閱讀
本校英語老師與外師共同錄製中學生報報英語導讀廣播及學習單。英語繪本數位闖關認證,並進行班級導讀說故事,一學期20場。SDGs國際閱讀課程七八九年級皆有每周一節
三、資源整合提供學生數位閱讀學習課程
本校對於學生數位閱讀能力相當重視,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提升設備、開發課程,培養學生數位學習能力。並且整合校網資源,讓學生能跨界培養閱讀素養,豐富視野。
(一)積極擴充硬體設備
本校於民國105年起即申請行動學習計畫,陸續設置平板車,目前已有589台平板電腦,讓師生熟悉行動載具進入課堂。圖書館也配合學生證的電子化,改為使用數位學生證即能借書。110年並引進36組大屏觸控黑板,使上課更便利。
(二)全力整合線上圖書資源
閱讀的推動不只在實體校園內,在校網上我們也建置了完善的閱讀資源。歸納了各種學習資源,並且成立了「悅讀之鷺」FB網站,讓全校師生都能加入,隨時提供最新的閱讀新知。英文閱讀部分並結合外師與「中學生報」,將朗讀音檔上傳,讓學生隨時都可以學習。
(三)數位閱讀課程的教師共備及研習
因為閱讀教師來自不同的領域,但因大家有利用資訊設備教學的共識,並獲得資訊組大力援助。我們透過平板研習,分享各自的教材,並且規劃跨領域的數位閱讀課程,如:海洋生物保護議題、移工問題、國際難民議題,透過不同科目的整合,讓學生能跨領域學習到更全面的時事。
(四)、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學習新發展
疫情對於教學以及閱讀推動來說都是一個危機,但也是一個轉機。本校對於線上授課的應變快速,疫情開始每位教師就設定好自己的Google classroom,並整合於校網,讓學生都能迅速找到線上教室,也因此各教師也開始發展線上課程,設計全校學習吧、均一自學闖關競賽、數位遊戲闖關等培養學生運用科技的能力,期許能自我探索並且終身學習。
四、數位分級閱讀與專題PBL數位學習新發展
本校推動線上資源進行數位分級閱讀與專題探討課程,在109-111年參與Smart reading計畫,提供了閱讀能力診斷評量及文本可讀性分析,讓教學者及學習者有最好的參考指標,協助教學及學習上達到最好的效益,110年本校榮獲智慧分級閱讀第三名。111年更有300名新生參加檢測,榮獲新北大校第一名。
我們也利用「數位讀寫網」,讓學生有可靠、有系統且開放的學習平台,進行探究閱讀。學生參賽獲得全國佳作。環境教育專題實作競賽也榮獲111年全國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