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對你來說怎樣算是長大了呢?會自己穿衣穿鞋?會幫忙做家務?還是敢一個人獨自睡覺?
上學期三年級的同學參與了學長姐們啟動圓夢雪山的儀式,背著專業的登山裝備的學長姐,充滿活力和精神的站在前面,好多雙崇拜的小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三年級的弟弟妹妹們有些很是擔憂,憂慮著自己未來背不背得起那些重重的行囊;有些則是充滿期待,希望未來長大後的自己,也能和學長姐一樣,挑戰登上雪山,相信對他們來說,能登上雪山,就是真正的長大!
三年級下學期,有個觀摩學長姐並親身體驗登階及長跑訓練的機會。在活動開始前,聽到同學們竊竊私語:「登階很容易啊!我每天都有爬樓梯,一點都不難!」當時我也是笑一笑說:「等會兒親身體驗後,來分享心得吧!」
活動一開始,六年級的老師指導學生們上下樓梯的一些小技巧,登階除了能訓練體能之外,還需要有團隊合作的精神,要跟著小隊一步一步地爬上爬下,不能急著超前,也不能落後太多,需要各組配合著腳步的節奏、呼吸的韻律,不疾不徐地一步步向上爬向下走。登階正式開始後,學弟妹們背上書包,興奮地跟著學長姐們出發了。起初還能踏著輕盈的腳步,第二趟後,可以看到有些學弟妹的步伐漸漸沉重了起來,相比之下,六年級的學長姐始終精神奕奕,看起來臉不紅氣不喘,果然是訓練有素呢!結束後,再問了一次登階容易嗎?那些開始以為登階輕鬆簡單的孩子們,真正由衷地佩服學長姐,也開始期待自己長大能像學長姐一樣,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力,還有堅忍不拔的恆毅力。
從這次登階體驗中,我們看到學長姐們做了很多的訓練工作,包括山訓、長跑、長泳等。他們積極訓練,不斷磨練技能,並且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極限,為的就是能一舉登上雪山,來證明自己真的「長大」!就讓我們祝福學長姐能平安順利登上高峰,也登上人生的巔峰!
「B'bu' Hagay」是泰雅族人稱呼雪山的其中一個說法,意為「石頭山」,描述雪山頂有許多崩塌石塊散落其周邊,形成礫石奇景得名。雪山主峰標高3886公尺,僅次於臺灣最高峰玉山(3952 公尺),在日治時被稱做次高山,是第二座超越日本 富士山高度的臺灣高山。
在康橋的菁英活動中,六年級的畢業生們,要挑戰登上雪山主峰,領取人生在國民教育階段的第一張畢業證書。為了登上高度這麼高,且路這麼難走的雪山主峰,在康橋有一組秘密數字「1126」,你知道是什麼嗎?
神秘的「1126」指的是:每週各「1」次登階與長跑的訓驗、目標「1000」公尺以上的長泳測驗、小鐵人競賽時游泳「200公尺、跑步1200公尺」、還有總共「6」次的二格山登山訓練。登階與長跑,為的是增強體力;長泳訓練,為的是增進耐力;小鐵人競賽,為的是挑戰個人極限;登山訓練,為的是熟練登山技巧。這些活動與訓練,都是希望大家能夠安全的登上雪山主峰,並且平安的回家,所以訓練過程不可馬虎。
每一項的練習,在進行期間,難免會碰到困難,多少會遇到失敗,甚至有時還會有想要放棄的念頭。然而登山不僅是攻頂,更重要的是感受與體會,反思、與自我對話的心路歷程;克服困難,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遇到困難,不要害怕,持續勇往直前;遇到失敗,從中學習經驗,重新進行挑戰;當想要放棄時,如何堅持下去,那樣的意志力甚至超越了勇氣!而且在登山的過程中,會編制小隊,隊員間的合作與鼓勵,也是很重要的課題。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互相加油打氣,無形中也會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讓大家勇往直前。
整個活動更重要的是「傳承」。「登山」這件事的種子,在康橋學子三年級時就已悄悄的種植在他們的心中。從低年級時他們就知道六年級時要去登雪山,但是總覺得好像離他們還很遠……透過「長大這件事」的異齡學習活動,三年級的學弟妹們會來觀摩六年級學長姐們的登階與長跑訓練,並且在聽了老師們講解體能訓練的重要後,再跟著體驗訓練的過程。最後,三年級與六年級還會有一場座談會,學長姐們分享各項經驗,並給予學弟妹們支持與鼓勵,期許他們未來也能夠成功登頂。從這時起,那顆小小的種子開始發芽,成長茁壯,康橋的孩子們,每個人都在心中編織起屬於自己的登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