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校在台南市的在地優勢,讓修習本課程的學生,透過先前養成具備的影像敘事能力,紀錄及提出具有台南地方文化底蘊中,生活面貌的影像觀點。以音像敘述台南人生活,將歷史的面貌透過紀錄,表達生活、產業、地景、技藝、風俗、文學等等的在地「音像史觀」。期待藉由紀錄、進而典藏並能產生行動的地方文化影像,透過不斷的積累,形成珍貴的影像文化資產,另一方面,也經由行動過程中達到學生與在地結合,使學生不僅只在乎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達到能欣賞在地住民的生活方式,將影像的敘事能力回饋給地方,進而有能力提出具備地方觀點及意識的紀錄片。

原課程已在本系操作六年的時間,累積了學生作品達六十餘部,作品大部分表達學生自我的生活意識與經歷,缺乏與在地社區的互動。如能將紀錄觸角伸及台南在地,長期扎根紀錄,經由與社區的互動,累積文化、產業、建築、環境或意識型態的社區影像資料庫,深化社區原有的文化與歷史基底,也紀錄著整個「台南現代文明」的發展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