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5月27日
第七單元 -- 跑跳好體能 (1) 遠離運動傷害
1. 課本內容
「運動應在怎樣的環境下進行?」
例如:在空曠的場地打棒球;在球場打球;運動場地要平整,不
可坑坑洞洞;賽跑時要在跑道上進行,障礙物要排除,避免碰撞。
「預防運動傷害的方法」
例如:運動前要做好暖身活動;了解在遊戲或運動中做出遵守規
定的運動行為;在合宜和安全的環境條件下運動等。
2. 跟著影片一起做吧
國家教育研究院製作
運動前暖身
110年6月1日
第七單元 -- 跑跳好體能 (1) 遠離運動傷害
1. 課本內容
腳踝扭傷簡易的處理方式
1. 腳踝關節拉傷、扭傷或骨折時,應立刻停止受傷部位的運動,因為休息就
是最好的治療。
2. 受傷關節不宜隨意推拿,避免再度受到刺激,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3. 請同學協助自己到健康中心 , 並 接 受 護 理 師 照 顧 進 行 「 冰
敷」,因為「冰敷」可幫助血管收縮,達到止血、止腫、止痛的效果。
4. 冰敷前,先用彈性繃帶將踝關節固定,並於傷處外敷冰塊,再用繃帶固定冰袋和踝關節。
5. 如果在下課時間受傷,應立即報告老師處理。有時受傷嚴重,還須由學校
送醫處理。
2. 觀看影片學習正確觀念
110年6月3日
第七單元 -- 跑跳好體能 (2) 繞物接力跑
1. 課本內容
學生分三組成「人」字形,站在內圈預備。
教師喊「各就各位」時,各組第一人從預備位置進入跑道三等分的「區隔線」上,並由第一組第一人手持接力棒(其他兩人都是空手)。
教師喊「接力體驗開始」時,第一組第一人手持接力棒跑向第二組,完成傳接後再由第二組傳接到第三組;第三組繼續傳接給第一組的第二個人,如此反覆輪流練習。
比賽前,同組5人都須站在「預備區」內。
當教師喊「各就各位」時,各組第一人手持接力棒,從「預備區」內,進入「接力區」的「起跑線」處。
教師再喊「比賽開始」時,各組第一人向前快跑至接近標的物時,重心降低、減緩速度「繞過標的物」,再向原出發方向跑回。
特別提醒(安全傳接動線):繞物跑回時應跑到「預備區」的後面,再跑回「接力區」,將接力棒傳給站在區內的第二個人,自己則回到預備區內;接著再由第二人繼續進行接力。
110年6月8日、6月10日
第七單元 -- 跑跳好體能 (2) 繞物接力跑
1.課本內容
4人1組,進行繞物接力的遊戲比賽。
每一組的活動場地有三個標的物(小三角錐),跑者的去程與返程,均要繞過標的物,形成S形路線。
到戶外空地考驗一下自己的跑步速度與方向的控制能力。
每一大組再均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站在跑道兩端。
進行比賽時,左端學生持接力棒按照「安全傳接動線」的原則,中途繞過標的物一圈,再跑向右端完成傳接,接著繼續由右端用相同的方式傳接到左端,如此反覆進行。
跟你的家人到戶外空地動一動吧 !
每 組 四 人 分 別 站 在 「 起 跑線」、「第一接力區」、「第二接力區」以及「第三接力區」,依序由「起跑線」到「第三接力區」進行慢跑接力訓練。
傳接動作:第一棒跑者以左手握棒傳棒,由上而下,輕敲接棒者的右手;接棒者右手反掌伸直,接棒後不能換手,往前跑將棒子交到下一棒的左手,依此類推。
注意:課本中第二接力區的女生應該伸出左手接棒,不是右手。
2.大隊接力教學影片
110年6月15日、6月17日、6月22日
第七單元 -- 跑跳好體能 (3) 跳躍來闖關
1.課本內容
遊戲時,八人一組,四人蹲立持橡皮筋繩。其中一人蹲立在中間,拉住三條橡皮筋繩的一端;另外三人各持橡皮筋繩的另一端,如放射狀般分開蹲立。
持繩者安排完成後,同組其他夥伴則在橡皮筋繩中自由的跳躍過繩。
橡皮筋繩的高度,依據跳躍者的能力設定在蹲立者的肩部、頭部、舉手的高度等,增加遊戲的挑戰性。
建議到住家附近有安全地墊的公園玩,避免腳受傷。
若人數較少,也可以將橡皮筋繩繫在固定的物品上,
例如:籃子、公園遊戲器材等。
八人一組.遊戲時,6人蹲立且面向圓心,圍成直徑約4公尺的圓圈,兩兩相對共拉一條橡皮筋繩(6人共有3繩),其他人則在橡皮筋繩中進行跳躍過繩的動作。
進行遊戲時,跳躍過繩的動作,可以是單腳跳、雙腳跳、側跳等,只要不碰觸到橡皮筋繩即可。跳繩者跳躍過繩時,若碰觸到橡皮筋繩應與持繩者之一互換角色,再繼續遊戲。
建議到住家附近有安全地墊的公園玩,避免腳受傷。
若人數較少,也可以將橡皮筋繩繫在固定的物品上,
例如:籃子、公園遊戲器材等。
利用兩個平穩的籃子,將橡皮筋繩繫在高約30公分之處。
學生側立於橡皮筋繩的左邊,接著運用雙腳瞬間起跳側越過繩,並側立於橡皮筋繩的右邊。
如此反覆練習左右側跳的動作若干次。
橡皮筋繩的高度可依自己的練習情況彈性調整。
建議在地上舖上安全地墊,避免腳受傷。
遊戲時,運用「雙腳跳或單腳跳」的方式過繩。
過繩成功時,可再向更高的紀錄挑戰。
建議在地上舖上安全地墊,避免腳受傷。
活動方式同【活動四】,唯「跳躍過繩」之後,隨即在空中轉身(面向原起跳方向)後落地。
建議在地上舖上安全地墊,避免腳受傷。
遊戲時,運用「雙腳跳」的過繩動作,亦即雙腳併立雙膝微彎,利用雙臂前後上下擺振,並趁雙臂上擺時,雙腳彈跳過繩,連續完成三次而不碰觸到橡皮筋繩,即算成功;成功後可繼續挑戰更高的高度。
建議在地上舖上安全地墊,避免腳受傷。
遊戲方法同【活動六】,唯「雙腳跳 」改為「單腳跳」。
藉由橡皮筋繩的高度變化,熟練單腳跳高的過繩動作,了解並挑戰自己的跳躍能力。
建議在地上舖上安全地墊,避免腳受傷。
場地布置:以兩張座椅(或籃子)替代跳高架,相距約3公尺,中間繫綁橡皮筋繩,橡皮筋繩不要拉得太緊,高度由跳躍者自己決定。
從最低的高度跳起,運用自己學過且熟悉的跳高技巧,跳越橡皮筋繩。成功之後,再調整橡皮筋繩的高度,慢慢的向其他高度挑戰,看看最後能跳多高。
建議在地上舖上安全地墊,避免腳受傷。
2.教學相關影片
在家裡可用抽取式衛生紙一包包疊起來,代替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