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的螢火蟲(1)

汐止地區潮溼多雨,多丘陵地形,多樣的植被,孕育了豐富的自然生態。在汐止山區的汐碇路、汐平路、水源路、翠湖步道姜子寮步道以及大尖山山區皆可發現螢火蟲,除了在螢火蟲發生期可以看到成蟲點點螢光飛舞,在各個季節若是仔細的觀察也可以看到草叢間山澗邊發著螢光的幼蟲。根據崇德國小螢火蟲小組的調查,截至2023年止,在汐止週遭地區已發現16種螢火蟲。

黑翅晦螢

大晦螢(大端黑螢)

紋胸黑翅螢

紅胸黑翅螢

擬紋螢

黃緣螢

黃胸黑翅螢

梭德氏脈翅螢

鹿野氏黑脈螢

橙螢

紅胸窗螢

山窗螢

扁螢

赤翅雙櫛角螢

紅弩螢

突胸窗螢

黑翅晦螢

舊  名:黑翅螢、台灣螢

發   生  期:每年3月~6月,以3~4月數量最多。

體  長:7.6~11mm。

特  徵:前胸背板為橘黃色,翅鞘為黑色;腹部除發光器外,雄蟲為黑色,雌蟲為橙黃色但有黑色斑紋。

幼  蟲:陸生。前胸背板前緣兩側有橘黃色斑紋。

棲  地:山區道路兩旁之叢林中、下層

黑翅晦螢幼蟲

黑翅晦螢成蟲

草尖上的黑翅晦螢

賞螢主角--黑翅晦螢

大晦螢

舊  名:大端黑螢

發   生  期:3月~6月。

體  長:10~15mm。為端黑型螢火蟲中,體型最大的種類。

特  徵:前胸背板及翅鞘均為橙黃色,翅末端為黑色。腹部除發光器外,均為橙黃色無明顯黑褐色斑紋。

幼  蟲:陸生。背部佈滿明顯的棘狀突起。

棲  地:雄蟲喜歡棲息在山路兩旁之最高的植物端頭

大晦螢幼蟲

大晦螢成蟲

大晦螢成蟲

大晦螢雄蟲喜歡棲息在植物端頭

紋胸黑翅螢

別  名:紋螢

發   生  期:3月~7月。

體  長:5~7.5mm。

特  徵:前胸背板橘黃色,中央有黑色斑紋;小楯片及前翅均為黑色。雌、雄外形不同。雄蟲具完整翅膀,雌蟲為短翅型,為熠螢屬中唯一雌雄不同型的種類。

幼  蟲:紅褐色。體背中央有一道縱向的淡褐色斑紋。

棲  地:山區道路兩旁之叢林中、下層

紋胸黑翅螢幼蟲

紋胸黑翅螢雄蟲

紋胸黑翅螢雌蟲

紋胸黑翅螢雄蟲

紅胸黑翅螢

發   生  期:4月~7月。

體  長:10~12mm。

特  徵:前胸背板為桃紅色,前翅為黑色,腹部除發光器外,均為黑色。

幼  蟲:陸生,黑色,前胸背板為橘紅色

棲  地:山區道路兩旁之叢林中、上層

紅胸黑翅螢幼蟲

紅胸黑翅螢成蟲

紅胸黑翅螢展翅

紅胸黑翅螢發光求偶

擬紋螢

發   生  期:4月~6月。

體  長:6~7mm。

特  徵:前胸背板橙紅色,中央有黑色斑紋;小楯片為橙色,翅鞘為黑色。

幼  蟲:陸生,紅褐色

棲  地:山區道路兩旁之叢林中、下層

擬紋螢

擬紋螢

擬紋螢

黃緣螢

發   生  期:3月~10月。

體  長:7.6~9.0mm。

特  徵:前胸背板為橘黃色,翅鞘為黑色,但兩翅交合處有黃色邊紋,故稱「黃緣」螢;腹部除發光器外,均為黑色。

幼  蟲:前胸背板的四個端點各有一個明顯的淡黃色斑紋。

棲  地:幼蟲以水耕作物周圍之緩流水域為主要棲息環境。

黃緣螢幼蟲集體獵食田螺

兩翅交合處黃色邊紋是黃緣螢名片

黃緣螢發光求偶

黃緣螢交尾

黃胸黑翅螢

  熠螢亞科/水生螢屬

發   生  期:僅在4月有發現。

體  長:11~14.5mm。

特  徵:前胸背板為淡黃色,翅鞘黑色。腹部除發光器外,均為黑色。

幼  蟲:本種幼蟲與黃緣螢幼蟲類似,但前胸背板無黃色斑紋。

棲  地:幼蟲多棲息在山澗下之水道、水溝內:偶爾也曾在山間小溪或水稻田內發現其蹤跡

分  布:高雄(含)以北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有發現

黃胸黑翅螢幼蟲捕食小螺

停在溪澗旁的黃胸黑翅螢成蟲

停在枝稍發二節光的雄蟲

梭德氏脈翅螢

  熠螢亞科/脈翅螢屬

發   生  期:約每年4~10月

體  長:5.5~7.5mm。

特  徵:前胸背板為黃色,背板中央具黑色斑紋,翅鞘為黑色

幼  蟲:本種幼蟲陸生

棲  地:山路兩旁之叢林周圍

分  布:全省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均有發現

停在欄杆上的梭德氏脈翅螢

梭德氏脈翅螢交尾

梭德氏脈翅螢幼蟲

繼續認識汐止地區的螢火蟲,請按我 [ 汐止的螢火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