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我們一起追黑洞...

(影片資料來源:EHT官網 https://eventhorizontelescope.org/latest)

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不只科學意義可觀,全球同步記者會身,也可列為科學新聞史的重要一堂課,值得回味觀摩。

其中全程以英語進行的兩場分別是,在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市由「歐洲研究委員會」(ERC)所辦的,以及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主辦。

引人深思的主持人致詞、深入淺出的科學家解說、乃至會後媒體問答,更是讓我們能身歷其境體驗一下歐美主要媒體記者如何直取自己想拿到的梗,即席答題,如何攻防,化險為夷?小編在天聞網中整理了一些資料,與大家分享。

在此也邀請大家也想一想,如果你當天出席其中任何一場記者會,不管是台灣的,歐洲的,美國的,你會問什麼問題?

以黑洞影像發布的分秒為準,倒轉38分鐘~~首先:我們的院長到場了!(...閃光燈一陣騷動)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科技部副部長一起抵達記者會

(台北時間約為晚上8:30,其他地區錄影沒開始,所以畫面是黑的)

天文所王祥宇副所長介紹科學及工程技術團隊

(8:33 PM)

中研院廖院長致詞

(8:35 PM)

李翔宙大使及賀曾樸院士出席丹麥舉辦的哥本哈根記者會

(8:44 PM)

由於台灣主導的格陵蘭望遠鏡位於丹麥境內,而格陵蘭望遠鏡也是此後觀測黑洞的重要天文台成員之一,我國駐丹麥的李翔宙大使及中研院賀曾樸院士參加了哥本哈根記者會,介紹丹麥天文學者和台北記者會打招呼。這時距離發表黑洞影像還有23分鐘。

倒數第8分30秒...

台北場開始播放介紹各地天文台的短片。這時智利聖地牙哥 ALMA和歐洲 ERC 也進入記者會開始的程序。東京那邊投出一張靜態投影片,列出日本方面參與黑洞觀測的各研究機構、大學。

倒數5分鐘...

歐盟科技創新委員會執委 Carlos Moedas (左上)開始他的致詞,同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主席 France Cordova 女士(右上) 也開始致詞;這時台北場畫面同步於美國華盛頓 DC場(下中)。

Moedas 和 Cordova 有志一同,先把時光回推100年,對愛因斯坦致敬。 Carlos Moedas 拋問:「100年前,我們有愛因斯坦。未來100年,我們會有什麼?未來,是什麼?」(此處連結為有提供中文翻譯的歐洲記者會影片,小編製作字幕,供同好參考,發現錯誤請告知!)

黑洞影像發表的最後兩分鐘,交給科學團隊!

出資機構的長官致詞完畢,換手~交給科學團隊。

舉世矚目的黑洞直播,最後一棒,美國方面,交由「事件視界望遠鏡」計畫主持人 Shep Doeleman(右上)。歐洲場,由任教於荷蘭的德籍天文物理學家 Heino Falcke 擔任(左上),Falcke 口語表達非常好,具有等同於專業主播一樣穩健的台風,原來,Falcke 除了正職研究黑洞外,同時也是神職人員(基督教牧師)。接受媒體訪問時他說,擔任牧師,令他常需對一般人又聊宗教也聊科學,二者混在一起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難怪他能把這張史上第一張黑洞影像的出場,演繹得故事張力十足。先前天聞網曾分享過他寫的黑洞...會看得到嗎? 大家應該有點印象(...?)

這就是大家等候多時的那一刻,全球同步。

Moedas 先生忘我地沉浸在黑洞圖像中,竟成台上唯一忘記「站起來鼓掌」的人,有點可愛!(9:08 PM)

分割畫面只有5個,沒有第6個,這不是少了上海那場記者會嗎?

因為上海那場的影片在 EHT官網 上一直沒看到,而小編在這裡重點主要是想比較美國、歐洲、和台北的同步方面,所以暫時先這樣!

各場開始做簡報

(提醒:這裡一共有5張照片在輪播,如果沒有自動開始輪播,請按一下向右向左鍵。)

當歐美兩地剛開始Q&A,台北和聖地牙哥(ALMA)已經下線了

9:32 PM 歐洲場媒體發問開始

(提醒:有2張輪播照片)

9:35 PM 台北場在大合照之後結束,好讓記者盡快發稿

9:39 PM,ALMA場結束

9:40 PM 美國場的媒體發問開始

(提醒:有3張輪播照片)

歐美主要媒體在記者會現場提問哪些問題呢?

歐洲部分:Q&A時間共長約20分鐘。共12人次發問,其中兩個來自網路。可能是禮遇外籍媒體朋友,司儀最先點名回答的三個問題都是美國媒體的提問:Science Business, Nature & Bloomberg。

(參考影片:https://youtu.be/jLSLJjxCsNY?t=1729 自28:49起)

science business -- "EU/ ERC 科學政策方向?"

Bloomberg -- "有突破性的科學意義嗎?"

Nature -- "Sgr A* 沒消息?"

Spiegel -- "此項發現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有什麼改變?"

網路 -- "科學常識/沒有光怎麼照相?"

網路 -- "EU/ ERC 科學政策方向?"

荷蘭 -- "圖像中,吸積盤在哪?"

德國 -- "這個黑洞叫什麼名字?"

比利時 -- "有沒有發現任何與相對論悖離的?"

德國 -- "能不能排除一些黑洞形成的解釋理論了呢?或譬如說和形成噴流的附近區域相關的?"

網路 -- "科學常識/有沒有其他任何已知星系能觀測到黑洞?"

現場來賓 -- "理論模型參數有哪些?有助於解釋磁場和噴流形成嗎?"

美國部分:Q&A時間共長約25分鐘。AP, Geek Wire, Space.com, Smithsonian Mag. BBC, Nature, NHK, NBC, Science News, National Geographic共13人次發問,其中一位為自由撰稿,兩位提問者來自高中,BBC 和 NHK為「外國」媒體。

合眾國際社 -- 說好的 Sgr A* 呢? / 圖像是不是算很糊…?? / 看起來很模糊的光環邊緣,能看得出廣義相對論效應嗎? 有辦法弄得較不模糊一點嗎?

Geek Wire -- 圖像很糊…未來會新增望遠鏡嗎? / 或是用不同的資料處理方法會有助於提高圖像品質?

Space.com -- EHT團隊成員第一次看到這個圖像結果地當時是什麼反應?什麼感想?

史密松雜誌 -- 有沒有發現任何與相對論不一致的? / 一切都沒有意外的嗎?

BBC -- 連續觀測四天的結果似乎呈現不一致,目前對每日之間的變化有什麼可說的?

身分不詳 -- 科學常識/ 黑洞一般長寬大約是多少? / 什麼作用讓黑洞密度保持那麼高? / 比較大的黑洞是不是比較難維持密度?

Nature -- 這個結果有助於解釋噴流怎麼形成嗎? 或如何演化?

TC Williams高中 -- 這樣的國際合作是否未來會成為科學計畫的主流? / 這代表什麼挑戰呢?

NHK -- 在此國際計畫中,各國貢獻什麼? 請特別說一下日本有哪些貢獻?

高中生 -- 科學常識/除了光以外,沒有物質能以光速進入黑洞,那黑洞怎麼把光吸引到黑洞裡?.../ M87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那光從那裏到這裡要多久?

Science News -- EHT下一步計畫是什麼? / 方向?策略?要觀測什麼?

NBC -- 請問 Sera 和 Avery二位科學家,對愛因斯坦有什麼看法?

National Geographic -- (針對 Avery 先前的一篇 paper 內容) EHT 對探討暗物質有何幫助?

撰稿:黃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