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教育部100課綱微調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

修訂說明

壹、前言

為適應全球化迅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是最好的政策。教育品質的提升為「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時代的重要課題;進入廿一世紀,各先進國家莫不盡全力在教育方面進行重大研究與相關改革。其中「課程改革」是一種寧靜革命的希望工程,也是典範的轉化。課程為一連續的有機體,隨著時代的轉變,科技的進步,需適時進行調整,以使動態、寧靜的教育改革能整體提升國民素質及國家競爭力。九年一貫課程總綱係87年公布,88年研訂各領域綱要,90年實施至今,故適時檢視課綱並加以微調可掌握時代脈動,有助於課綱的歷久彌新,有其時代之意義與價值,以下茲分別就本次課綱微調之原則及重點加以說明。

貳、課綱微調原則

此次課綱微調的原則如下:

一、環境變遷的因應性-

國語文的用詞與用法經常會隨著環境文化的變遷,而有些許調整,需以當代的語言文字,反應時空背景的情境因素,才能顯現其學科價值。唯有植基於本土性的課程及學習活動,才能保障世界性的基礎與發展的轉化。

二、檢討推動的完整性-

課程是發展出來的,不是創造出來的。課程的改革,應是在穩定狀況下作些微修正,力求實施之後,具備因地、因時、因人制宜的完整性。

三、與時俱進的實用性-

為因應時代潮流,國語文在傳統有「文以載道」的要義內涵,現今更強調需結合當代議題,亦即需具備統整領域結合生活的實用性。

四、課綱架構的適切性-

課綱之制定需歷經專家、學者、教師等全方面的參與,並舉行公聽會,推動之後並應定期檢討微調,以將理論與實務密切結合,達到課程改革的真實目的。

參、課綱微調重點

此次課綱微調重點如下:

一、學習階段的調整-

為符合國小實際教學實況,落實能力指標操作及本國語文各學習領域學習階段的劃分一致,學習階段由三個學習階段調整為四個學習階段。(一、二年級為第一學習階段,三、四年級為第二學習階段,五、六年級為第三學習階段,七~九年級為第四學習階段)

二、將「文體」一詞,改為「文章表述方式」-

由於一篇文章不一定能單純界定為某種文體,可能同時有許多文體夾雜,為避免文體與文類混用,故將文體更改成文章表述方式,另特別將文類(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相關能力指標區分出來。

三、明確標示第四學習階段文言文所佔之比例-

由於原綱要之比例規範不明確,造成文言文比例不分階段,常超過35%之上限。故明確寫出各階段之比例,期使文言文能確實按階段逐年調整。

四、強調當代議題與語文重點-

語文知識的習得與時代背景、生活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聯。透過當代議題學習語文課程,可豐富其內涵,並增加其實用性。所謂「蛛絲馬跡皆學問、落花水面皆文章」;多用一點心,教室就在天地之間,多留一點意,課程就在生活當中。為使教材編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且更多元,增加「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當代議題」(如海洋、生態、性別、族群等)及「不同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以兼顧各種文章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五、評量範圍增加課外閱讀-

(一)語文能力是帶得走的重要關鍵能力,而閱讀是其中大量吸收資訊的環節,是人文提升的基礎,是寫作增進的要素。閱讀行為會造成思考習慣的改變,人生可因思維改變而變得更美好。

(二)為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於學習評量增加「課外讀物得自第二學習階段開始,列入學習評量範圍」。透過精緻的閱讀教學以建立學生良好閱讀習慣,與帶得走的主動自學能力。語文為學習各領域知識的「基礎學科」,亦為銜接各項知識的「工具學科」,更是展現豐厚學力的「實用學科」。在高倍速的知識經濟時代,教師的教導固然重要,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透過「閱讀教學」的指導,讓學生學會「閱讀」的能力,將是學生不被時代淘汰的致勝秘笈。

(三)除了「閱讀能力」的培養,「良好閱讀態度」與「正確閱讀習慣」的建立,更是國民中小學關鍵時刻所應重視的課題。藉由全方位且系統化的「閱讀教學」指導,可縝密兼顧學生的「閱讀學習」,在童真的心田,埋下「閱讀種子」,滿園欣欣向榮的「閱讀花園」榮景,指日可待。

(四)語文課本常受限於文章篇幅,無法提供完整情境,亦無法提供充足的字彙,在「語境」不足,「語料」缺乏情況下,常使學習大打折扣。適度延伸課文長度,讓作者能盡情發揮或保留原文整體面貌,可感受整體欲營造的語文氛圍,豐富語境,增加語料,提升閱讀能力,亦可達成多元完整的學習。

肆、結語

投資教育,即投資未來。臺灣的未來在教育人才,故為人才深植帶得走的能力,是豐厚教育必要的一環。而帶得走的諸多能力中,語文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環,更是一切學科的學習工具,亦是涵養人文的重要素材。因此,深耕語文基礎,強化語文學習力,是新世紀的關鍵能力。

國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決定臺灣的未來,你我決定臺灣的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列車早已開動,唯有親師通力合作,才能為孩子打造亮麗輝煌的未來,許孩子一個人文與科技素養兼備的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