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07月29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08月01 日上網
寫完《台灣啟示錄》後寫《美國啟示錄》﹐也許有人說﹕「掌門人﹐你號稱劍膽琴心﹐我看是煎蛋芹菜心﹐為什麼老是出台灣和美國的洋相﹐不敢批評老共﹐是柿子揀軟的吃﹐怕專欄被封殺嗎﹖」
掌門人少批評老共﹐首先是消息不靈通﹐信老太在世時曾問我﹕「為什麼看台灣的電視新聞全是壞消息﹐看老共的全是好消息﹖」反共是信老太的職業病﹐第一次陪她去大陸﹐她出口就是共匪共匪﹐害得我馬上提醒﹕「老媽﹐我們現在在大陸﹐您就少講共匪共匪行嗎﹖」但信老太這個問題倒問得非常中肯。
這麼多年過去了﹐大陸新聞也開始播些天災人禍的壞消息﹐但立場永遠和中共中央站在一起﹐基本上是政府的宣傳工具。每次報開什麼大會的新聞時﹐鏡頭照例會對前排的領導同志一個個掃過去﹐領導們的表情﹐抱歉﹐掌門人的總結經驗是四個字「呆若木雞」。掌門人不常批評中國的主要原因﹐也絕不是怕得罪老共。掌門人反對台獨﹐討厭法輪功﹐最近又寫過《讓他連任又何妨》上下兩集的文章對習近平主席要「趙麗蓮」(照例連)表態支持。如此大功﹐就算「僑領」名單上沒我﹐國慶節酒會不請我吃一頓﹐但鐵沒資格名列一進入大陸就回不來的黑名單。鬼扯了半天﹐讓我告訴你為什麼我不常批評中共的主要原因﹕
台灣和美國是我有生之年看到它們由盛轉衰的﹐而中國大陸正好相反。這幾十年來他們由衰轉盛﹐就算我 100% 不習慣他們的作風和100%不同意他們的搞法﹐但只要他們能搞到民富國強﹐大國崛起﹐我沒什麼寶貴的﹐不寶貴的和 ^%$#$% 意見。
回頭看美國﹐ 我認為美國的沒落是從越戰吃敗仗鎩羽而歸開始。美國開國以來﹐這是第一次吃大敗仗﹐那時掌門人已在美國﹐電視新聞中美軍直升機在大使館屋頂救最後一批撤退人員的慌亂鏡頭﹐是李後主《破陣子》「最是倉皇辭廟日」的現代版。在老美的心目中﹐這鏡頭應該是個「嚇刻 (shock)」。
但美國沒有在越戰中學到教訓﹐接下來的總統一個比一個「驢」﹐在經濟﹐內政和外交上採取的政策全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鋸箭療傷法。2017 年紐約時報有一個專題報導﹐細數美國從羅斯福主政到 2017 每任總統面臨的問題。問題分經濟﹐內政和外交三大塊﹐然後再用不同小塊的比例來表明問題的大小。
1945 年二戰結束﹐在杜魯門任上他面臨的問題只有9 項﹐其中屬於經濟的4 項﹐外交的3 項﹐內政的是微不足道的民權和宗教與道德沒落2 項。但到了特朗普上台後﹐他面臨的問題已經累積到 23 項。其中內政從杜魯門時代微不足道的2 項爆增到12 項。在這 12 個問題中﹐前 4 名的大問題是對政府不滿意、移民問題、社會分裂問題、和民權和種族歧視問題。在經濟上特朗普面臨6 個問題﹐前 3 名是一般經濟問題、失業問題和貧窮問題。如果這個調查報告現在來做的話﹐特朗普面臨的外交問題絕不只以國家安全和恐怖主義為主的 5 項而已。像與中國的貿易戰﹐與傳統盟國間的摩擦與矛盾﹐和俄國﹐北韓的問題﹐這些新問題都是特朗普搞出來的。
我的《美國啟示錄》不是深入分析﹐1500 字的專欄能寫出什麼深入的分析﹖我用親身的美國經驗﹐談美國面臨的問題﹔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和主觀的偏見指出問題發生的癥結。我的基調是「唱衰」美國﹕從我1965 年來美國開始﹐這個國家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就算正確也不是政客們認為可以為他們爭取選票﹐穩固權力的良方﹐因此這些問題不會被重視﹐於是我們會瞪(等)著看美國繼續沒落。七年之症求三年之艾﹐台灣的老百姓認為蔡英文是三年之艾﹐美國的老百姓認為特朗普是三年之艾﹐於是他們當了總統。但我認為他們兩位都是只會隔空抓猛藥的庸醫﹐他們的會把台灣和美國搞到「藥到命除」。
非常抱歉掌門人要扮演一陣子烏鴉而不是喜鵲了。我是目睹過美國和台灣由盛轉衰的見證者﹐享受過她們黃金時代的過來人。台灣和美國的前途對我的影響已經不大了。生不滿百歲﹐常懷千歲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我是在為我們的後代擔憂罷了。
2018 年08月5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08月8 日上網
根據老祖宗傳統的說法﹐人生三件最快樂的事是﹕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和金榜提名時。三件最痛苦的事則是﹕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我向來認為這三件至喜和至悲的事不合時代潮流﹐也難怪有人開玩笑把人生三至樂後面加上三個字就變成了人生三件最為掃興的事﹕他鄉遇故知 - 債主子、洞房花燭夜 - 隔壁子、金榜提名時 - 下輩子。至於人生三件至悲之事﹕幼年喪父其實不如幼年傷母打擊那麼大﹐只是中國古老社會﹐賺錢養家的是父親不是母親﹐於是幼年喪父悲慘的原因是家道中落。如果母親能賺錢﹐沒有父親的悲哀會減輕些。至於中年喪妻嗎﹖有人說是上帝送給男人最好的禮物。冤有頭債有主﹐這話不是我說的(好像是錢鍾書說的)。白頭人送黑頭人的確很慘﹐但如果親子關係本來就差﹐那也沒啥好悲傷的。倒是我認為人間最慘的事莫過於中年之後成為以街為家的流浪者(homeless)。台灣叫她們「街友」﹐比 homeless 聽起來文雅些。
剛來美國的時候好像沒見過路邊有友﹐70 年代在中西部大學城﹐也沒見過 homeless﹐80 年代在舊金山上班路邊偶爾見過一兩個但不多﹐90 年代後我就不常進城﹐一直到最近因為有必要常進城﹐捷運站下來﹐街邊蓬頭垢面的流浪者比比皆是﹐每次經過﹐都會聞到一股尿味﹐坦白說﹐實在不是很愉快的經驗。看到這種光景﹐我就會自己問自己﹕美國怎麼變成這樣了﹖Homeless 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誰該負責任﹖
關於homeless 越來越多的原因﹐我的答案是﹕資本主義和民主政治走到盡頭﹐Homeless 人數增加是必然的現象。資本主義的精神就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結果贏家通吃﹐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加上民主的神主牌是人權﹐警察不能隨便把人抓來關起。我不知道北京﹐上海有沒有 街友﹐ 但我知道如果有什麼重要國際會議和外國元首到訪﹐要街友們迴避是簡單的事。就像當年掌門人在復興崗受訓﹐有天老蔣(或小蔣)要來政工幹校主持畢業典禮﹐於是大熱天我們一定要把上衣領子的「風紀釦」扣好並不得離開宿舍﹐免得老蔣看到我們這批少爺兵不開心。美國的資本主義加民主政治是 homeless 能見度和人數飆升的根本原因。
進一步分析﹐為什麼人會無家可歸﹖講白了是缺乏銀子。為啥沒銀子﹖這原因就多了﹕失業﹐生病﹐吸毒﹐監牢放出來﹐精神有問題﹐家庭問題﹐被房東趕等等都是迫使人流落街頭的原因。有一個現象值得大家思考﹕為什麼流落街頭的老中(亞裔)幾乎沒有﹖是老中人口比例少﹖愛面子﹖退役軍人﹐吸毒﹐精神病患者輪不到老中﹖我看主要原因的是老中家庭兒女對父母﹐父母對子女搞到見死不救﹐老死不相往來的非常少。家庭出問題也是美國 homeless 人數飆升的原因。
homeless 問題誰該負責﹖如果你是民主黨和思想傾向於自由派的﹐那你會認為政府和社會該負責- 杜魯門就是如此認為。如果你是保守派或共和黨﹐則可能認為當事人要負責- 列根的想法近此。兩者誰對誰錯永遠不會有絕對正確的答案﹐我個人認為照顧弱勢是政府的責任之一﹐如果你認為這是社會主義的想法﹐那我就是傾向社會主義想法的人吧。人淪為無家可歸﹐和發財一樣﹐不能全靠努力。我認為運氣和時機也有關係﹐政府應該負起給於這種人自立再起的機會和最起碼的溫飽照顧。站在美國納稅人的立場﹐我寧願政府少花點錢在國防﹐多花點錢在社會服務上。我知道有人會認為花錢在照顧這種人身上純是浪費政府資源。我的回答只有四個字﹕「那又怎樣﹖」
有次在舊金山市場大街(Market Street) 聽到一個坐在路邊的流浪者低聲在唱 Andrew Webber 名歌劇 CATS 的主題曲 Memory﹐ 其中的歌詞是﹕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I was 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Daylight,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I must think of new life, And I mustn't give in, 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memory too, And the new day will begin ....
我用薩拉沙提 (Pablo de Sarasate) 吉普賽浪漫色彩濃厚的小提琴名曲《流浪者之歌》來談 homeless 這樣嚴肅而悲慘的議題﹐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但最過意不去的是那天我並沒有停下來給那個知道 Memory 歌詞的 homeless 一點錢。唉﹐做一個甘迺迪式的民主黨和自由派 - 自己富起來﹐行有餘力再關懷弱勢﹐到底比較容易。但這種人種比那些自己富起來了反而認為那些弱勢團體是咎由自取的人好太多﹐特朗普好像就是這種人。
懷南補記﹕
最近舊金山新上任的民主黨市長到街上去走了一圈說﹕Homeless 的情況is un-acceptable。在預算中撥了 6000 萬來處理這個問題。結果如何 stay tuned 聽我的後續報告。這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這是美國沒落的問題﹐地方政府能做的有限。舊金山冬暖夏涼﹐如果我是 homeless﹐我也會選來舊金山安營紮寨。
2018 年08月12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08月15 日上網
凡是看過「鐵廚 Iron Chef」電視影集的應該記得影集一開始有一段話﹕「你告訴我一個人吃什麼﹐我可以告訴你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我也常說﹕「要知道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只要看他交的是什麼朋友就一目瞭然」。 同樣的道理﹐ 美國的沒落﹐只要看她從二次大戰後選出來的總統就看得出一個端倪了。
做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能力雖然重要﹐但人品似乎更重要。能力通常不是受人尊敬的原因﹐但人品卻是。有些行業﹐別人尊不尊敬你並不重要﹐但有些行業﹐像做牧師的和做老師的﹐如果人品有問題是不會受尊敬的。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如果失掉別人的尊敬﹐能力再強也是枉然。做總統也是屬於這一類的行業。我現在用兩個指標來檢驗美國總統的人品﹐這兩個指標是有沒有逃避兵役和有沒有亂搞男女關係。話說在前面﹐掌門人的論點絕對難逃以偏概全的批判﹐但我的目的就是講明了要表達我認為美國人民水準在每況愈下﹐選出來的國家領導人是一蟹不如一蟹是美國沒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從結束二戰的杜魯門說起﹕杜魯門第一次大戰上過歐洲戰場﹐雖然是羅斯福在任上去世當上總統﹐但連任成功﹐卸任後隱居密蘇里﹐最有名的名言是﹕「我這生對權力沒什麼慾望﹐也沒錢﹐女人嘛﹐只有一個﹐現在正在廚房」。有次他和太太兩老自己從密蘇里開車回華府﹐公路上因速度太慢被警察欄下赫然發現是卸任總統。平民作風可見一般。
艾森豪是二戰歐洲戰場的盟軍統帥﹐手下驕兵悍將一大堆﹐像巴頓﹐蒙哥馬利都是很難駕馭的軍頭﹐但艾帥大智若愚﹐擺平各路人馬。戰後有八卦傳聞說其和其女駕駛有曖昧被上司馬歇爾警告要將其踢出軍隊云云。但艾繼杜魯門後當選美國總統﹐深獲人民愛戴和尊敬﹐「我愛艾克 (I LOVE IKE)」不是蓋的。
接下來是甘迺迪﹐甘為麻省世家﹐老爸做過駐英大使﹐其兄在二戰時為國捐軀﹐其本人也是二戰英雄﹐英雄難過美人關﹐正宮之外和其他女人搞七捻三想當然爾。不過甘迺迪英年早逝﹐美國人以及全世界對他仍以劃空而逝的明星喻之。
甘迺迪遇刺﹐強生繼位﹐強生二戰時服役海軍﹐曾派往太平洋戰場。這個德州佬因受越戰之累﹐堅持不尋求連任﹐名言是﹕「提名我不接受﹐當選我不上任」。算是很有性格。
尼克松因水門案辭職﹐用今天美國社會和政壇的道德標準看﹐水門案也許不會損失一位總統。尼克松政治道德也許有問題﹐但私德沒什麼問題。一生沒什麼緋聞﹐二戰時和繼任的福特一樣都是海軍。我曾經看過一張福特服役時﹐脫光上衣在航空母艦甲板上打籃球的照片﹐尼克松﹐福特﹐和福特後的卡特都服役海軍。這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強大的國家靠的是海軍。福特和卡特都是老實人。卡特很絕﹐有色心沒色膽﹐這是他不打自招對《花花公子》雜誌的表白。福特嘛﹐強生說他打足球把頭腦打壞了﹐連色心恐怕都沒有。
列根沒正式服役﹐但二戰時拍過不少鼓舞士氣的文宣﹐他的後一任老布希可是貨真價實的二戰英雄﹐飛機中彈﹐他讓他的機組人員先跳傘後自己才最後跳﹐終其一生沒聽說有什麼緋聞。
美國總統的私人道德到了克林頓一落千丈﹐此人年輕時代就心儀甘迺迪﹐上前線報國的勇氣沒學到﹐好色的習慣倒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八年一覺總統夢﹐留得白宮薄倖名。美國出這種總統﹐國人總不能引以為榮吧﹖
小布希雖然當過國民兵﹐但常常不上班﹐好像開的是隱形戰機。任上任下沒什麼桃色新聞﹐在位 8 年除了出了一個911 事件和搞掉一個「傻蛋猢猻」外﹐對提昇美國國際聲望和內政建樹乏善可陳。接下來的總統是歐巴馬。
歐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此人人品不錯﹐沒當過兵﹐這年頭美國出兵異域沒什麼正當性﹐徵兵制改為募兵制﹐基本上是窮人替富人當兵﹐不當兵不算逃避責任。二次大戰後的美國總統﹐除了列根幹得不錯﹐繼位者仍是同黨外﹐其他全是兩黨輪流做莊﹐各自亂搞 8 年。最後特朗普趁勢而起靠「讓美國再偉大」願景當選總統。結果如何﹖走著瞧。
2018 年08月19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08月22 日上網
我們那代在台灣受教育長大的﹐大都聽過一個父親教育子女要團結的故事。故事是說一個父親臨終前把子女叫到床前﹐拿一支箭給子女們叫他們去折斷﹐結果每個子女都輕而易舉地把箭給折斷了。後來父親把好幾支箭綁成一捆叫子女們去折﹐結果沒有一個人能把這捆箭折斷。故事的意思說明團結就是力量。洋人說謂的 Unites we stand﹔Divided we fail.
逛過好萊塢大道的人都知道﹐在「中國戲院」附近路邊行人道上有些金星﹐金星上有藝人和娛樂界代表性人物的名字坎在地上。特朗普當總統前主持過電視節目﹐於是他那顆星也名列好萊塢的星光大道上。此事本乃小事一樁﹐沒想到他居然鯉魚躍龍門做了總統﹐並且是美國歷史被愛和被恨兩極化的總統。前陣子有恨他的人用十字鍬把特朗普那塊星牌給毀了﹐後來又有擁特派和反特派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上演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全武行。還有兩個寶貝﹐大熱天穿著厚大衣﹐打扮成俄國士兵﹐掌著俄國國旗在被毀的「特朗普之星」肅立「守衛」。另一個老兄則是舉著一塊「特朗普 2020」的牌子走來走去支持特朗普連任。
將來回頭看﹐特朗普任上最大的敗筆就是和台灣的蔡英文一樣﹐非但不能將人民凝聚起來﹐反而擴大了人民彼此之間的鴻溝。他用「讓美國再偉大」的口號作號召﹐美國人民在長年累月對政府不滿的情緒下﹐砰然心動以為「讓美國再偉大」是大力丸﹐吃了之後國家就立刻再偉大了。但他們根本不瞭解這個賣大力丸是沒醫師執照的江湖郎中。郎中叫賣的這帖補藥包含了些什麼成分﹐標籤上也沒說清楚。他們只知道大力丸吞下後感覺很爽﹐至於是不是真的對身體有益﹐是不是錯將毒藥當補藥﹐一概不管﹗
這就是美國沒落的根本原因﹕大家都嚮往美國偉大的光輝歲月﹐但很少人去想過「偉大」究竟是什麼意思﹖病急亂投醫被特朗普給唬弄了。
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算是「偉大」﹖各家論點很多﹐我的結論很簡單﹐只有 20 個字的「信四條」﹕「國家受尊敬﹑社會重和諧﹑生活被羨慕﹑理想被嚮往」。我們現在把這「信四條」從後往前逐一用來檢驗美國目前的光景﹕
美國以自由﹑民主﹑平等為理想而立國﹐你覺得今天生活在美國自由嗎﹖我覺得不比我剛來美國時自由。那時候送飛機可以送到登機門口(小城市還可以送到停機坪)﹑上飛機不必像犯人一樣被檢查﹑晚上走在路上不必害怕被搶﹐在公路邊伸出大拇指攔車有人會停﹑送小孩進學校不怕有人發神經持槍亂掃射。美國民主嗎﹖選總統得票高的反而落選﹑民選官員沒錢的好人選不過有錢的壞蛋。至於美國是平等的國家嗎﹖那更是迷思﹕你口袋的銀子決定你住哪﹖住哪決定你的子女進什麼學校﹐進什麼學校影響你未來口袋裡有多少銀子。如此循環﹐遊戲規則永遠利於富人﹐這算哪門子平等﹖
美國生活被羨慕﹖要點不是和別的國家比而是現在和過去比。很多年前我在香港做事時曾有「信語錄」曰﹕「在內地﹐天堂是廣州。在廣州天堂是香港。在香港﹐天堂是美國。在美國﹐天堂是北加州。」今天細數北加州房價﹑教育﹑治安﹑交通﹑醫療﹐健保﹑物價﹑空污﹑山火﹑除了天氣外﹐我真不知道號稱天堂中的天堂北加州的生活有什麼好值得羨慕的。
美國是一個族群對立﹐貧富不均﹐社會撕裂的國家﹐其嚴重的地步和台灣一樣。不幸遇到一個火上加油﹐喜歡在傷口上灑鹽的總統。特朗普不但不做和平使者(peace maker)﹐反而老是帶頭鼓勵自己人對幹﹐加深美國社會撕裂﹐這種國家能叫偉大﹖
特朗普心目中的偉大國家﹐不是精神文明﹑不是價值觀念﹑不是社會公義﹑不是道德規範﹐不是謙虛和平受人尊敬的國家。特朗普的「美國再偉大」是窮兵黷武﹐是船堅炮利﹐是粗魯不文﹐是唯我獨尊的霸權主義國家。歷史上這種偉大國家叫做「霸主」或「帝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德國都曾經這樣「偉大」過﹐而這些國家至少還有些文化﹐結果呢﹖其他國家的人民不會覺得這樣的帝國有什麼值得尊敬的。特朗普推銷的是有毒的大力丸﹐吃下去後很爽﹐但爽完了之後的附作用就是加速美帝國的沒落。
2018 年08月26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08月29 日上網
《台灣啟示錄》是五篇﹐《美國啟示錄》沿例也會是五篇加上一篇楔子式的引言﹐一共是六篇。我說過我的論點是以個人經驗感受為主﹐到目前我止我談了三個問題﹕街頭流浪者﹑美國總統的素質﹑讓美國再偉大的迷思。我這個星期講一個代表美國負面的故事﹐下個星期﹐我會用一個正面的故事來結束這個系列。
雅虎(YAHOO) 是我們最熟悉的公司之一﹐主要原因是它的創辦人之一楊致遠的父母是台灣來的移民。楊致遠在 1994 年和他史丹福的同學 David Filo 共同創辦了這個在90 年代網際網路獨領風騷的搜尋引擎YAHOO﹐YAHOO 名字的來源是 Yet Another Hierarchically Organized Oracle 的字首合寫。雅虎在 2000 年代開始走下坡﹐原因是其搞不定究竟要走科技或走媒體路線﹐結果變成了兩不像﹐最後被谷歌和臉書後來居上。
雅虎的股票從2000 年1月3 號的$118.75 一股﹐一年多的時間﹐到了2001 年的9 月26 跌倒$8.11。 2008 年微軟想用446 億的天價收購雅虎被楊致遠拒絕﹐這被認為是楊在雅虎失勢和離開雅虎的肇因。楊致遠淡出雅虎管理高層後﹐雅虎的營運並無起色。2012 年雅虎從 Paypal 挖來 Scott Thompson 做 CEO﹐ 同年5月13 雅虎發現 Thompson 履歷表作假炒他魷魚。Thompson 在位120 天﹐雅虎付了他 730 萬﹐平均每天超過 6 萬元薪水﹐對Scott Thompson 言﹐划算得很。
但我要講的雅虎故事和這個故事與美國沒落有什麼關連現在才真的開始﹕2012 年的7 月15﹐Scott Thompson 被炒魷魚後﹐雅虎在對沖基金(Hedge Fund) 大咖的主導下﹐從谷歌高價挖來一個明星級的金髮美女 Marissa Mayer 做 CEO。此女也是史丹福校友﹐雖然在谷歌是高階主管﹐但並沒有做過大公司 CEO 的經驗。她在位5 年一方面大舉裁員﹐另方面又亂灑銀子收購一些價非所值的公司。譬如說花了 11 億買 Tumblr (知道這個公司或用過這家公司產品的請舉手)﹐更不像話的在 Mayer 任上﹐有 5 億雅虎用戶資料被盜﹐其中恐怕也包括掌門人的資料。2016 年7 月 25﹐ 雅虎把主要業務以 45 億賣給了 Verizon 。弔詭的是 Marissa Mayer 在雅虎一事無成﹐唯獨股票一直上漲﹐原因是當年楊致遠為雅虎投資了 10 億購買了草創時期的阿里巴巴﹐這筆 10 億元的投資現在翻了 50 倍。 Marissa Mayer 啥都沒幹﹐就是守著阿里巴巴的股票﹐由於美國高級主管很大一部分的獎金來自股票的表現﹐有人替 Marissa Mayer 算過﹐她在雅虎的薪水加獎金加走路時的遣散費大概是2.5 億﹐這個數字大約是 90 萬一星期﹐將近 13 萬一天﹐比起她的前任 Thompson﹐每天多賺 7 萬﹐更划算﹗﹗
長久以來﹐我認為美國沒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資本主義下﹐少數行業的報酬和他們對社會的貢獻落差太不成比例。公司 CEO 和職業球員是這種不合理現象的代表。在這裡我必須說我無意責備Scott Thompson 和 Marissa Mayer 和一些幾乎一個球季連場都上不了一次但幾百萬薪水照樣入袋的球員﹐他們是在美國不合理的酬勞制度下的產品 - 遊戲規則不是他們制定的﹐你聽過「不拿白不拿」這樣的話嗎﹖
我在這裡還要再說一句﹕我也不是見不得別人強﹐主張平頭點平等的紅衛兵式的極左派。我是說一個用高薪請來負責把公司起死回生的主管﹐任上裁掉一半的員工﹐使命失敗﹐一事無成﹐靠前人的投資暴獲大利﹐最後把公司廉價賣掉﹐撈一大票走人﹐對那些被這個 overrated 的CEO 裁員失掉工作的雅虎員工﹐這公平嗎﹖我知道﹐我知道﹐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一個公平的世界﹐我可以接受這個現實﹐承認待遇差別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但差別的鴻溝太大太深對國家造成的階級問題﹐搞不好到了最後會變成To Have Not 的多數去革 To Have 那群人的命了。
同樣的道理﹐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10 個穿著短褲的高個兒在場上跑上跑下搶一個圓球﹐和一大堆彪形大漢頂著頭盔拼著腦震盪的危險為10 碼地往前衝每年的薪水是天文數字﹖我不是因為這些球場上所謂的超級巨星多半是黑人而種族歧視﹐我是說一個國家會出現州立大學的足球教練的薪水會是全州公務員中最高的﹐遠超過該校的校長﹐這種現象絕非國家之福。球員的高薪和他們標新立異的高調生活方式﹐會誤導美國年輕黑人﹐尤其是貧窮人家子弟的價值觀﹐ 他們要傚法的人物應該是中產階級的醫師﹐工程師﹐老師﹐律師﹐會計師而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超級巨星。
我的結論是﹕ 美國沒落的原因之一是貪婪(greedy)已經變成了可以接受的道德規範。人變得貪婪也不能全怪個人﹐應該怪美國的制度在個人對社會貢獻和得到的報酬發生極大落差﹐這個制度不改美國是不會再偉大的。
2018 年09月2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09月5 日上網
威廉克勞福 (William Crawford) 1918 年出生在科羅拉多州的帕伯羅市﹐二次大戰時從軍﹐1967 年從陸軍退伍回到家鄉進到位於科羅拉多水泉市的美國空軍官校當清潔工。每天默默工作﹐不怎麼說話﹐官校的學員常常看到這位清潔工在大廳﹐在廁所打掃﹐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也沒有人特別注意這位清潔工。直到 。。。
1970 年代中期﹐空軍官校的一位學員在研究美國二次大戰意大利戰場的戰史﹐然後很興奮地跑回宿舍大聲對同房說﹕「Holy Cow﹐我們的清潔工威廉克勞福是榮譽勛章 (Medal of Honor) 的得主﹗」為什麼榮譽勛章的得主那樣引人注意﹐值得一個 Holy 的 Cow 呢﹖
榮譽勛章也叫國會勛章﹐是美國政府頒給軍人最高的勛章。勛章在華盛頓由總統親自掛上。記得《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那部電影嗎﹖電影中有段 Johnson 總統頒榮譽勛章給阿甘後問他傷在何處﹐阿甘秀他屁股的搞笑場面。但真正的榮譽勛章得主﹐他們的英雄事蹟都可以拍成電影。第一次大戰的約克軍曹(Sergeant York) 由 Cary Cooper 主演﹐第二次大戰的 Audie Murphy﹐退役後變成電影明星由他主演的自傳片《百戰榮歸 To Hell And Back》 都是例子。
當空軍官校對學員拿著二戰意大利戰史直接向清潔工威廉克勞福求證時﹐他緘默了幾秒鐘後淡淡地回答說﹕「那是很久以前我有那麼一天的事 That was a long time ago and one day in my life.」
時光回到 1943 的 9 月﹐年輕的克勞福是 36 步兵師的戰士﹐該師被派往意大利戰場﹐任務是奪取 424 高地﹐但遇到德軍埋伏的機關槍碉堡頑抗。克勞福 在槍林彈雨下﹐奮不顧身﹐匍匐爬行﹐用手榴彈炸燬了三個德軍碉堡﹐於是美軍終於攻佔了 424 高地。美軍清點戰果﹐小兵立大功﹐威廉克勞福應得榮譽勛章﹐但威廉克勞福人不見了﹐大家都以為他戰死沙場﹐於是他的榮譽勛章在 1944 年由他的父親代表接受。故事當然並非到此結束。
1944 年的冬天﹐美軍拯救了一批被德軍俘虜的同袍﹐其中一人赫然是威廉克勞福。二戰結束後克勞福繼續留在部隊直到他 1967 年退役後回到家鄉卡羅拉多﹐後來到空軍官校默默地做清潔工﹐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記得他。
克勞福的故事被空軍官校的學員發掘後﹐學員們對這位替他們打掃的清潔工當然另眼看待﹐因為這些美國未來的空軍骨幹和將領們﹐在這個清潔工身上看到一個英雄的勇敢和謙虛的情操。他們也很同情這個二戰英雄沒有機會親自從總統手上領取榮譽勛章的機會的遺憾。1984 年列根總統到空軍官校主持畢業典禮﹐利用這個機會﹐親自把榮譽勛章頒給克勞福。這時候威廉克勞福66 歲﹐離1944 年他應領這枚勛章已經晚了40 年。
2000 年威廉克勞福去世﹐空軍官校決定將他葬在校園內的墳場裡﹐成為美國空軍官校唯一非空軍出身軍人的葬身之地﹐算是一個非常高的榮譽。
1980 年代我曾經去卡羅拉多清泉市出差﹐一個週末﹐我閒著沒事﹐決定開車去空軍官校看看。奇怪的是校園空蕩蕩的﹐草坪上有兩隻鹿在吃草﹐旁邊停了一架或兩架「雷鳥 Thunderbird」特技表演的示範機。我一個人在官校有名的建築物教堂默坐了一陣。印象深刻的是在那個教堂內有不同的區域給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和佛教禮拜的地方。回頭來看那是 911 恐襲事件前﹐柏林圍牆已倒﹐蘇聯解體﹐中國尚未崛起﹐美國仍然是世界唯一而沒有敵手的超級強國。美國當時尚有某種程度不算太自我膨漲的自信心﹐所以一個普通遊客居然可以開車長驅直入美國三大軍事學校之一沒人來干涉。同樣的事情在今天可能嗎﹖我不知道。
我的鄰居威廉﹐ 有次我在前院放一個籠子抓浣熊﹐ 但籠子裡的機關我怎麼都弄不好。胖胖的威廉過來兩下就搞惦了。我很好奇﹐原來威廉出生在蒙塔納小地方﹐二戰時從軍﹐戰後靠 GI Bill 讀完醫學院成為外科醫生﹐退休後先我住在這條短街上。我後來送他一本 Tom Brokaw 的《最偉大的一代》算是我對他們那代人的尊敬。後來我們兩家後院的共同圍牆壞了要修﹐他問我要用什麼木頭﹐我說隨便。修好後為問他我欠他多少錢﹐他說﹕你不欠我。我心想這個老美倒是出奇的大方。原來這時候威廉已經得了癌症﹐他自己是醫生﹐決定不醫﹐不久就去世了。他的遺孀仍然是我的鄰居﹐前天我開車出門看到她出來拿信﹐特別停下來問她如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可以找我。這話我不知說過多少次了﹐但她從來沒麻煩過我。兩個威廉的那一代和我們這一代是美國和台灣最偉大的一代﹐美國和台灣是我們用血汗把它們打造成安居樂業﹐富強康樂的。隨著我們這代人隨風而去﹐美國和台灣也都今非昔比了。
2018 年09月9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09月13 日上網
美國重量級政治人物﹐共和黨大老﹐亞利桑拉參議員麥凱因(麥凱)於 8 月25 號家人宣佈放棄接受腦癌治療後次日逝世﹐享年 81 歲。
麥凱一生充滿傳奇﹐是共和黨標竿型的保守主義者﹐和當朝新貴﹐山寨版的共和黨員特朗普格格不入。特朗普曾經公開否認麥凱越戰中被俘是英雄事蹟﹐他說﹕「我喜歡沒被俘的」。這豈是三軍統帥該說的﹖這話也讓我覺得有兩個概念值得探討﹕第一﹐什麼是英雄﹖第二﹐戰俘算不算英雄﹖
翻開字典﹐英雄的定義是說當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和危險的時候﹐能表現出勇氣和尊嚴﹐值得別人的尊敬和仰慕。在這個定義下﹐麥凱究竟是歐巴馬口中的英雄﹖或是特朗普口中的不算是英雄﹖讓我們從麥凱的出生背景說起﹕
麥凱是貨真價實的將門之後﹐祖父和父親恐怕是美國歷史上空前絕後﹐唯一的父子擋加起來有8 顆星的海軍上將。麥凱傚法先人進入海軍官校﹐畢業後正逢越戰﹐此時麥凱的父親已經官拜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照理說給自兒子安排一個在總部坐辦公桌的安全差事易如反掌。但他們沒這麼做﹐麥凱投身殺戮戰場﹐親駕戰機深入敵境出任務﹐最後飛機被擊中﹐跳傘受傷被俘﹐在河內的俘虜營關了近 6 年﹐其中少不了被刑求迫供。 這段歷史在麥凱的自傳《忠義傳家/Faith of My Fathers (信譯)》中有頗為自省的描述﹐這大概是特朗普認為麥凱沒資格被視為英雄的原因。但特朗普算老幾﹖他青少年時讀過幾天貴族軍事學校﹐越戰時號稱腳上長骨刺沒當兵﹐平時喜歡裝模作樣和蔡英文一樣喜歡以三軍統帥自居﹐所以才會鬧出向北韓官員行軍禮的笑話。這樣的貨色憑什麼有資格來批評麥凱是不是英雄﹖
戰俘有兩種﹐一種是兵敗投降成了俘虜﹐一是像麥凱一樣飛機被擊中跳傘而被俘﹐不管是什麼方式被俘﹐老中和老美的民族性和價值觀完全不同。如果你看過麥克阿瑟在東京灣米蘇里艦上接受日本投降的影片﹐你知道麥帥簽字後回頭把簽字的筆送給站在他背後的兩位穿軍服的人是誰嗎﹖第一位個子瘦骨嶙峋﹐拱肩縮背﹐帶有病像的是 Jonathan M Wainwright 中將。當麥克阿瑟撤離菲律賓時﹐他奉令留守﹐向日軍投降後被關進俘虜營。第二個從麥克阿瑟手上接過簽名筆的是 Arthur Percival 中將。他原為英軍馬來西亞戰區統帥﹐他投降後也是被關進俘虜營的。在日本投降將星芸集的場合﹐麥克阿瑟特別表揚這兩個兵敗被俘的將領﹐Wainwright 後來官拜上將﹐被頒榮譽勛章。 這是東西文化的基本差異。
反觀咱們老中﹐動不動就要別人不成功便成仁。最有名的例子是西漢李陵。和麥凱一樣﹐李陵也是名將之後﹐他的祖父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的李廣。李陵兵敗被俘﹐降了匈奴﹐司馬遷替他說了幾句好話也居然被牽連受刑﹐至於李陵的家人更是無一倖免。這股歪風代代相傳﹐到了老蔣時期變本加厲﹐兵敗被俘和兵敗自殺的將領﹐其在台家人的待遇有天淵之別。如果我是老蔣的將領﹐我打了敗仗﹐我幹嘛要選擇「用永久的辦法來解決暫時的問題 - 自殺」﹖你老大在後方安安穩穩指東指西﹐咱們在前線拚死拚活賣命﹐打不過人大不了認輸﹐自殺幹嘛﹖說到這裡﹐掌門人倒要不以人廢言一下﹕希特勒雖然混蛋﹐但二次大戰德軍將領吃敗仗後自殺的好像沒聽過﹐反而是蘇聯兵進入柏林後他不願被俘而選擇自殺。而毛澤東送兒子毛岸英去韓戰見習居然被美軍炸死﹐比起世界上很多獨裁者的自私表現要好很多。
現在回到麥凱﹐當越共知道他們逮到的俘虜中﹐有一個是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的兒子﹐當然要善加利用。越共說要將麥凱提前釋放﹐當麥凱說除非他的同僚一起放他不願意接受提前釋放的待遇。麥凱這個決定不單是有勇氣更是非常明智。想想看﹐如果麥凱當年耍特權﹐以後還會被人尊敬嗎﹖終其一生﹐世人皆以「 Maverick 」形容他。Maverick 者﹐就像掌門人這樣沒有主人的野生物也。在國會中他雖屬保守的共和黨﹐但和民主黨的自由派大將愛德華甘迺迪私交甚篤﹐在健保議題上和民主黨聯手。麥凱謝世﹐美國這樣的政治人物又少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