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5 月6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5月7 日上網
懷南前記﹕
《啟示錄》(Apocalypse) 是《新約聖經》最後的一章﹐裡面描述的是有關「末世」的預警﹐災難﹐最後的審判﹐以及對耶穌再來的盼望和期待。我打算在我的專欄中用《台灣啟示錄》為總標題寫些有關台灣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評論。原因是台灣現在當家作主的﹐倒行逆施把我們那代人辛苦打下來的根基消耗得差不多了﹐越看越火大﹐越想越不服氣。
我在北美世界和星島兩大報連續寫了 20 多年的專欄沒有斷過一篇。評論人物用得最重的字眼是我「發明」的「驢」。「驢」者﹐ ASS (Absolutely Super Stupid) 也。我用「無恥」來批評人這是第一次。
羅拔甘迺迪生前愛引用蕭伯納的一句話﹕Some men see things as they are and ask, Why? I dream of things that never were and ask, Why not? 1968 年他的弟弟愛德華在他哥哥的追悼會上致辭的最後就是以這句話結束。那年我從 UCLA 出來﹐遠走 Madison﹐開始了我平凡但不平淡的一生。50 年過去了﹐昔日青絲今已白頭﹐眼睛越來越冷﹐但心還是熱的。
我寄這篇文章給您﹐是希望您能 (as you see fit) 轉寄給您在台灣和海外的朋友﹐校友﹐群組﹐甚至台灣的政治人物﹐您也不必提是什麼人請您轉寄的。我的網站要 user id 和 password 才進得去﹐為了要能讓多些人看到並也許能激發多些心已經冷了的旁觀者和不食人間煙火的孤客不再做「沉默的多數」的熱情﹐我只好麻煩您了。 懷南拜謝 (5/6/2018)。
顧炎武是清初三大儒之一﹐他寫的《廉恥》﹐我們那輩讀高中的時候多半都背過﹐其開章明義就提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文中指出禮和義是治人的大法﹔廉和恥是立人的大節。人如果無廉就無所不取﹐人無恥就無所不為。在這四維之中﹐恥是關鍵﹔因為人之不廉﹐甚至悖禮犯義﹐源頭都是無羞恥心所致。恥對讀書人更為重要﹐讀書人無恥就是國恥。
打從 25 年前封筆 30 年我後重出江湖寫文章開始﹐我就以「旁觀者 by-stander」自居﹐我的第一本書叫《旁觀者的旅程》﹐第二本書叫《旁觀者的良心與選擇》﹐但我也說過我不是個冷血的旁觀者。旁觀者雖然沒興趣下場比賽﹐對場上誰輸誰贏也沒有什麼切身利害關係﹐但我對出賽者的球品和裁判是否公平卻非常在意。我認為這是一個有良心的知識份子應該有的風格﹕「良心」表示對公平正義有一顆不偏不倚﹐不會因個人利益而改變態度的心。「知識份子」是說讀書人應該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我曾經寫過一篇《蒙塵的良心》批判李遠哲在面對陳水扁家族貪贓枉法不出聲是沒資格被稱為有良心的知識份子的。
最近台灣大學「拔管事件」讓我再次感覺到台灣的執政黨已經真是太不像話了﹐他們怎麼可以這樣無恥﹖台灣大學根據法律和校規選出一個新校長管中閔﹐這個管中閔和我非親非故﹐我只知道他在在馬政府做官的時候並非一個對老闆唯唯諾諾的人。在一次民進黨的立法委員糾葛他年終獎金問題的時候回嗆說「爺們連官位都不在乎還在乎年終獎金﹖」這是「管爺」之名的由來。最近我看到他的一位學生一封公開支持他的信﹐我很感動﹐認為管先生是性情中人﹐端是一條漢子。
管先生被選為台大校長﹐大大出乎蔡政府和民進黨內臺獨激進派人士的意外﹐由於他顏色不綠﹐又是外省人﹐基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自由心證﹐於是他們用無賴﹐無理﹐無品﹐無聊﹐無恥﹐在雞蛋裡挑骨頭的方式「卡管」。當時的教育部長﹐也許是天良未泯﹐也許是怕後來被告或被彈劾影響退休金﹐於是寧願辭職也不願做「拔管」的工具。
於是他們指派一個長得像林彪的傢伙吳茂昆來當教育部長。這個吳茂昆在台灣和美國都不是什麼一流大學畢業的﹐只是運氣好跟對了老闆朱經武﹐成為朱研究超導體團隊的一員。現在大家說吳茂昆是諾貝爾獎的候選人﹐其實他是沾朱經武的光。吳的學歷和長相絕非我認為他不夠資格做教育部長的原因﹐他沒資格做教育部長是我認為教育乃百年樹人的大業﹐教育部長的人品何其重要。吳茂昆的人品﹐從他牽涉到的案件來看﹐不必吹毛就可以看到太多的問題。問題豈止是瑕疵﹖根本是違法。由這種厚顏無恥的人來「拔管」﹐是台灣教育史上最黑暗﹐最可悲的一頁。
民主政治比極權專制好的地方是遇到「壞皇帝」的時候﹐人民揭竿而起﹐推翻當權者的方法不是流血而是投票。我這一生中只支持過一次揭竿而起的政治事件﹕ 2006 年施明德為反陳水扁家族貪腐要他下臺﹐在台北號召「紅衫軍」上街頭並募款。我在美國發動我的讀者捐款﹐收到的款額出乎意外的多。後來施明德說錢夠了不再募款﹐我沒有把收到的美金寄去﹐也沒轉到我們的群德基金會﹐我告訴寄支票來的人﹐我把他們的支票都撕了。當年我的影響力和現在比不能同日而語﹐但嫉惡如仇的天性不改﹐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熱情仍在。
美國開國先賢佛蘭克林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說﹕「國家亡了因為仗打敗了﹔仗打敗了因為將軍陣亡了﹔將軍陣亡了因為馬跑不快了﹔馬跑不快了是因為馬蹄鐵掉了。」
蔡英文他們既壞又笨﹐無法無天﹐欺人太甚﹐可能認為「拔管事件」沒什麼大不了。豈不知「拔管事件」就是「馬蹄鐵」﹐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統一隻有「武統」和「文統」兩種方式。蔡英文和民進黨他們這樣胡搞下去﹐只有加快「武統」的時間表。是可忍孰不可忍﹐台灣人民如果認為「武統」不是選項﹐那就用選票來教訓他們吧﹗
台灣啟示錄之二﹕池淺蛤蟆多
2018年 5 月13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5月16 日上網
懷南前記﹕
《啟示錄》(Apocalypse) 是《新約聖經》最後的一章﹐裡面描述的是有關「末世」的預警﹐災難﹐最後的審判﹐以及對耶穌再來的盼望和期待。我打算在我的專欄中用《台灣啟示錄》為總標題寫些有關台灣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評論。原因是台灣現在當家作主的﹐倒行逆施把我們那代人辛苦打下來的根基消耗得差不多了﹐越看越火大﹐越想越不服氣。
我在北美世界和星島兩大報連續寫了 20 多年的專欄沒有斷過一篇。評論人物用得最重的字眼是我「發明」的「驢」。「驢」者﹐ ASS (Absolutely Super Stupid) 也。我用「無恥」來批評人這是第一次。
羅拔甘迺迪生前愛引用蕭伯納的一句話﹕Some men see things as they are and ask, Why? I dream of things that never were and ask, Why not? 1968 年他的弟弟愛德華在他哥哥的追悼會上致辭的最後就是以這句話結束。那年我從 UCLA 出來﹐遠走 Madison﹐開始了我平凡但不平淡的一生。50 年過去了﹐昔日青絲今已白頭﹐眼睛越來越冷﹐但心還是熱的。
我寄這篇文章給您﹐是希望您能 (as you see fit) 轉寄給您在台灣和海外的朋友﹐校友﹐群組﹐甚至台灣的政治人物﹐您也不必提是什麼人請您轉寄的。我的網站要 user id 和 password 才進得去﹐為了要能讓多些人看到並也許能激發多些心已經冷了的旁觀者和不食人間煙火的孤客不再做「沉默的多數」的熱情﹐我只好麻煩您了。 懷南拜謝 (5/16/2018)。
很多年前我受邀在北加州臺大校友會「杜鵑花之夜」主講時曾經半開玩笑地說﹕「政治﹐宗教﹐愛情﹐排名不分前後﹐是世界上最名過其實 (overrated) 的三件事。政治和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老是把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答案複雜化﹐而後者卻正好相反﹐老是把一個複雜的問題答案簡單化。」想想我的話﹐這真是開玩笑的話嗎﹖
台灣的亂象﹐基本上是把一個非常單純的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給複雜化了。結果形成「廟小妖風大﹐池淺蛤蟆多」的局面﹕妖風無他﹐乃臺獨之風﹐所謂蛤蟆者則是那些整天亂叫鼓吹臺獨的人。事實上我相信在台灣主張臺獨的那掛人並不是太多﹐但他們的聲音特大﹐叫起來鼓起肚子好像很神勇﹐但在我看起來﹐蛤蟆就是蛤蟆﹐叫斷了魂也成不了氣候。
悲哀的是淺池裡除了蛤蟆外﹐更多的是另外一種生物﹐這種生物有三個特點﹕第一﹐沒有聲音﹐逆來順受﹔第二﹐反應遲鈍﹐行動緩慢﹔第三﹐一遇到危險就把頭給縮了回去。這是為什麼這種生物數量雖然是多數但話語權卻被少數的蛤蟆掌控﹐變成了蛤蟆「獨」大(pun intended) 的怪現象。
我早就說過﹕臺獨不是「想不想」﹐「該不該」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想不想﹖我猜台灣 90% 的人都想﹐不但想並且想最好是像瑞士那樣的國家。但這種想是幻想﹐就像我們天天想中「樂透」﹐想中了「樂透」後怎麼過逍遙快活日子﹐但除非我們是神經病﹐我們會傾家蕩產﹐變賣一切去買「樂透」彩券嗎﹖至於該不該﹖你告訴我 100 個應該臺獨的理由﹐我就可以告訴你 101 個不該臺獨的理由﹐反之亦然。最後大家辯論到口吐白沫﹐不支倒地也不會有結果。這就是台灣從「李獻帝」把江山拱手「獻」給了「陳衰公」後﹐歷經「馬恭帝」到當今「小英大愚皇后」﹐幾十年統獨之爭都是彼此口吐白沫。口吐白沫在英文裡有個代用詞是粗話﹐掌門人年高德不劭可以說﹕此乃 piss contests 也﹗結論是﹕主張臺獨的人﹐請告訴我你們怎麼才能去實現臺獨的願望﹐說不出來就是買空賣空在欺騙我。
從歷史上看﹐台灣不是沒有獨立的機會。第一個機會是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如果天安門上毛澤東宣佈國號就叫中華民國﹐那台灣非改名不可。第二個機會是 197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當時美國是支持中華民國改名台灣留在聯合國的﹐葉公超也認為主意不錯﹐但老蔣雖然是一介武夫﹐但基於一個中國和漢賊不兩立的「民族大義」﹐沒這麼做。從此之後﹐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台灣能獨立的可能性漸漸變成零了。
主張臺獨的人常常用美國從英國獨立出來做例子強調同文同宗也可以成為不同的國家。沒錯﹐但關鍵還是看「能不能」。你知道美國獨立死了多少人嗎﹖20 個能上戰場的白人就有一個死於獨立戰爭。英國遠在大西洋的那邊﹐投入的部隊人數遠比美國少﹐這是美國能獨立的原因。台灣要獨立對抗中國﹐有這個條件嗎﹖
最近由於朝鮮那個 Rocket Man 突然好像脫胎換骨似的文明起來了﹐兩韓和平相處甚至統一的行情大漲。於是有人說﹕「韓國能為什麼我們不能﹖」問這話的人忘了韓國有南北韓之分是二次大戰後﹐東西冷戰的結果。韓國是被外國勢力介入分割的﹐這和國共內戰造成台灣和大陸兩個政治實體分治不同。南北兩韓面積﹐人口差不多﹐你有經濟﹐我有核彈﹐大家勢均力敵﹐和中國台灣實力懸殊不能相提並論。最重要的是南北兩韓都自認是韓國人﹐而有些池小水淺裡的蛤蟆卻認為自己不是中國的「種」。這﹐才是台灣亂象的源頭。 「馬恭帝」雖欠才能﹐但知道紅線在哪裡﹐靠「9 2 共識﹐一中各表」的金鐘罩﹐克敵不足但防身有餘。奈何「小英大愚皇后」登基後﹐迷信欲練(臺獨)神(經)功﹐必先引刀自宮。捨「9 2 共識﹐一中各表」的金鐘罩不用﹐這下惹毛了「習英宗」。現在一中各表沒了﹐一招「9 2 共識﹐一中原則」的硬功夫泰山壓頂。「習英宗」同時開始「抽水」﹐池子裡水本來就不多﹐如果被抽乾了﹐大家都笑不出來﹐但偏有些不見棺材不流 淚的老小蛤蟆說這樣更好﹐池塘水沒了牠們就變成了陸棲動物。唉﹐天下居然有如此低能的生物。
台灣啟示錄之三﹕笨蛋﹗是教育
2018年 5 月20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5月23 日上網
懷南前記﹕
《啟示錄》(Apocalypse) 是《新約聖經》最後的一章﹐裡面描述的是有關「末世」的預警﹐災難﹐最後的審判﹐以及對耶穌再來的盼望和期待。我打算在我的專欄中用《台灣啟示錄》為總標題寫些有關台灣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評論。原因是台灣現在當家作主的﹐倒行逆施把我們那代人辛苦打下來的根基消耗得差不多了﹐越看越火大﹐越想越不服氣。
我在北美世界和星島兩大報連續寫了 20 多年的專欄沒有斷過一篇。評論人物用得最重的字眼是我「發明」的「驢」。「驢」者﹐ ASS (Absolutely Super Stupid) 也(其實這個字還有一個不太雅的意思)。我用「無恥」來批評人這是第一次﹐形容詞和比喻也沒以往那麼溫和。
羅拔甘迺迪生前愛引用蕭伯納的一句話﹕Some men see things as they are and ask, Why? I dream of things that never were and ask, Why not? 1968 年他的弟弟愛德華在他哥哥的追悼會上致辭的最後就是以這句話結束。那年我從 UCLA 出來﹐遠走 Madison﹐開始了我平凡但不平淡的一生。50 年過去了﹐昔日青絲今已白頭﹐眼睛越來越冷﹐但心還是熱的。
我寄這篇文章給您﹐是希望您能 (as you see fit) 轉寄給您在台灣和海外的朋友﹐校友﹐群組﹐甚至台灣的政治人物﹐您也不必提是什麼人請您轉寄的。我的網站要 user id 和 password 才進得去﹐為了要能讓多些人看到並也許能激發多些心已經冷了的旁觀者和不食人間煙火的孤客不再做「沉默的多數」的熱情﹐我只好麻煩您了。 懷南拜謝 (5/7/2018)。
我們年輕的時候﹐老是嘲笑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是白頭宮女﹐喜歡聚在一起談天寶舊事。上了年紀後﹐我們又常常感嘆年輕的一輩世風日下﹐今非昔比﹐不成氣候。就像我的筆下﹐也常常感嘆我們那代為台灣打下的基業被後來的敗家子給消費光了。這 30 年來眼看大陸往上爬升﹐台灣向下沉淪﹐兩者的實力相差越來越大﹐心裡並不好受也很無奈。
我是 60 年代中期來美國的﹐那時候大陸在搞文化大革命﹐台灣在搞經濟起飛﹐遠的不說﹐就說25 年前(1993)﹐台灣的經濟總量 (GDP) 還是大陸的 45.3%﹐到了去年 (2017)﹐卻變成只有大陸的 4.5%﹐ 連廣東省的一個深圳市都不如了。2000 年朱鎔基訪問日本的時候﹐日本的 GDP 是中國的四倍。2007 和 2010 溫家寶訪問日本的時候﹐中日兩國的 GDP 差不多。到了今年(2018) 李克強訪問日本的時候﹐中國的 GDP 已經超過日本兩倍。今天看澳洲洛伊智庫(Lowy Institute) 的報告﹐在亞太25 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排名﹐美國第一﹐中國第二﹐台灣 15﹐還落在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的後面﹐這真是情何以堪﹖
也許我們每個人對 GDP 或 綜合實力用來比較國力是否正確看法不同﹐但這幾十年台灣競爭力衰退是事實。但競爭力衰退的基本原因是什麼呢﹖改一下柯林頓總統勝選的口號﹕笨蛋﹗是教育 (It's Education, Stupid!)
在台灣所有政府的功能中﹐我認為教育的重要性應該排名第一。但是這幾十年來﹐台灣最失敗﹐最不重視的就是教育。教育失敗是為什麼台灣的競爭力從我們那代人的「盛」﹐落到這代人的「衰」的關鍵所在。我來美國的時候﹐美國主要大學研究院的外國留學生中﹐台灣來的人數最多。後來大學裡的教授﹐台灣來的比比皆是。近年來台灣的留學生被大陸來的取代﹐教授名字 Z﹐Q﹐X 打頭的也越來越多﹐一看就知道是大陸學者。
我不是說一個國家的留學生多就表示一個國家的教育就是成功﹐我是說我們要明白為什麼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教育有息息相關的因果關係。要明白這個因果關係就得問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培養有競爭力的人才。人才的特質是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加上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再加上面對挑戰時的自信心和鬥志。我們那一代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被灌輸的價值觀﹐在精神層面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層面是反共抗俄。在核心能力和面對挑戰的培養上﹐方向和路線也很明確﹐只有兩條路﹕
一條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大學之道」﹔
一條是刻苦耐勞﹐留在台灣愛拼才會贏賺全世界人的錢。
回頭來看當時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當然有可以檢討的地方﹐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當年我們要考上大學的確比現在難很多﹐而當時的社會秩序也比現在台灣的混亂情形好太多。台灣在兩蔣時代經濟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走下坡是從李登輝當總統時開始。李本身是個沒有儒家思想的人﹐雖然號稱留學美國但根本沒學到什麼西方的真本領。崇尚日本﹐鄙視中國﹐在他任上 (1994) 把李遠哲找去為台灣「教育改革」掌舵。李遠哲不是一個 He knows what he doesn't know 的謙虛者﹐教改的失敗證明他是個 He doesn't know what he doesn't know 的狂妄人。
我無意把台灣教育失敗的責任完全歸罪於李遠哲﹐此事歷史自有公評。但單從結果來看﹐台灣的教育改革是佛蘭肯斯坦醫生(Dr. Frankenstein) 搞出來的四肢臃腫﹐頭腦不正常﹐走路歪歪倒倒的人造怪物。目前台灣大約有 150 多家大學﹐考不上好像比考上還難﹐結果有些大學生的水準和高中生差不多。學校招不到學生、學生畢業後找不到事、中小學教材亂改一氣、暗藏去中國化的玄機、搞文化臺獨、搞族群對立、學生思想﹐價值混亂﹐留在台灣前途無「亮」、司法不公、政治掛帥、公義不彰、不問是非、只問顏色、這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教育出了問題。
我們那代在台灣受的是菁英教育﹐大家在平足點競爭基礎上用聯考決定進什麼大學。在這種公平而劇烈競爭下﹐就算一考定江山沒考進台大﹐但其他大學畢業的水準也不差﹐這從我非台大畢業的朋友中可得到證明。也許容我用個人的例子說清楚一點﹕這些年來讀我專欄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們六對認識近 40 年的朋友 ﹐近年來大家結伴週游列國﹐12 人中﹐四個博士沒有一個台大畢業的﹐五個碩士﹐也只有一個台大畢業的。結論是﹕As a whole﹐我們那代的水準比現在台灣的年輕人要高﹐今天台灣教育政策﹐已經從菁英制度淪為民粹制度﹐好學生要去大陸就讀政府居然出面阻擾﹐世界上有競爭力的國家﹐哪個是關起門來搞民粹治國的﹖很多人分析台灣走下坡的關鍵因素﹐但是我很少聽人說關鍵是教育。
2018年 5 月27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5月30 日上網
司馬遷《史記列傳》中記載了一個吳起宮廷操兵的故事﹕吳起是《孫子兵法 13 章》的作者﹐吳王闔廬久聞其名﹐也讀過他的兵法﹐於是希望他在宮廷裡示範一下。吳王問可以就近取材用宮中嬪妃來示範嗎﹖吳起說當然可以。於是吳王把宮中娘兒們叫來﹐吳起把他們分成兩隊﹐由吳王的兩個寵妃當隊長。
吳起把他要這兩隊人應該聽號令做動作的綱領講解後﹐開始發號施令。但這些宮中後院的娘兒們沒把吳起的話當真﹐聽到號令﹐個個笑得花枝招展﹐根本不聽命行事。吳起說﹕「沒關係﹐沒關係﹐解釋得不夠清楚是我的責任」﹐於是把號令和動作再仔細解釋一遍﹐並請隊長留意遵守號令。吳起再次登臺發號施令﹐但那些娘兒們仍然沒把吳起的號令當真﹐依舊掩嘴而笑﹐包括兩個隊長在內。這時候吳起突然下令衛士把這兩個隊長給拖出斬首。這下子吳王慌了﹐為愛妃求情。吳起不依﹐砍了兩個腦袋﹐換另外兩人來當隊長。這下吳起一個命令﹐娘兒們一個動作。故事就講到這裡為止﹐我為什麼要講說這個故事呢﹖
我上星期說台灣競爭力衰退和社會沉淪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失敗。上面吳起宮廷操兵的故事有兩個教訓﹐第一個教訓有關教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教導人明瞭一些該守的規條﹐解釋規條是領導人的責任。第二個教訓是如果有人不遵守這個規條的時候﹐違規者要付代價。如果把「規條」換成「法律」﹐違法要付代價絕無例外。台灣不能公平而強力的執法﹐老是兩套標準﹐這和教育失敗是同樣嚴重的問題。
數學家撈過界﹐ 1950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Bertrand Russell) 曾經說過﹕人生下來只是笨﹐受了教育就變壞了。羅素這話雖有反諷的意思但卻非毫無道理。教育是個雙刃劍﹐利之所至﹐害亦隨之﹐在公平競爭下﹐有人能像平原君門下毛遂脫穎而出。他們在社會地位、個人財富、權力運用上都比別人強。因此也容易造成社會出現特權階級因而產生不公不義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是保護弱勢唯一的依靠。如果這道防線都崩潰了﹐社會就會發生孟子所謂的「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的亂象。
不知道大家看過「正義女神」的圖像嗎﹖一個女神﹐眼睛是被蒙著的﹐一手執劍﹐一手執天秤。眼睛蒙著表示眼中不受顏色的影響﹐天秤表示貨真價實﹐同叟無欺﹐絕對公平。那把劍表示權威﹐不公不義者和違法亂紀者﹐政府在沒有偏見下﹐憑著天秤的公平性會加以制裁。
最近發生在台灣的很多事證明教育失敗和司法不公的問題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有個 39 歲的中年人﹐因為偷錢被發現居然殺死外婆和叔公夫婦三個老人。另外還有一個什麼「台灣民政府」的秘書長被逮捕﹐家中搜出一億多的現金。這個「台灣民政府」的主張﹐其荒謬的程度﹐凡是智商比蛤蟆高一點的人都知道是一個詐騙集團﹐但居然有 36000 個信徒花 3 億多的銀子買他們的護照﹐車牌﹐繳學費上課準備回歸日本母國後做官﹐一元台幣換一元美金。這個政治老鼠會的詐騙集團在台灣行之多年司法單位也不主動調查取締。教育雖然不能保證人不會謀財害命或不會被騙﹐但雷厲風行將不法之人繩之以法則是政府義無旁貸的職責。這也是彌補教育不足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台灣近年來司法不公﹐公權力不彰的例子罄竹難書﹕鬧事者佔領立法院﹐攻打行政院居然沒事、撤銷特別檢察官的功用﹐特權階級司法關說是常態、沒有陪審團制度﹐判決由法官決定﹐遇到恐龍法官怎麼辦﹖大法官釋憲為政治服務、最不像話的是陳水扁的「保外就醫」﹐簡直是把司法踐踏在地上視如無物。這一切亂象都是司法制度失敗造成的。
我說台灣的教育是 Dr. Frankenstein 搞出來的怪物是有所本的﹕如果你看過怪才 Mel Brooks 導演的一部電影 《The Young Frankenstein》﹐你也許記得劇情中怪物(教育失敗的台灣) 的腦子是被那個笨蛋僕人(蔡英文) 給誤拿一個標明 Abnormal 換上的。這個腦子不正常的怪物本來是被鐵鏈(法制)套住的﹐現在鐵鏈斷了﹐怪物偏偏又被遙不可及的琴聲(臺獨)吸引。。。不同的是電影的結局是喜劇﹐台灣的結局呢﹖
台灣啟示錄五之五﹕絕代雙焦 罪有英德
2018年 6 月3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6月6 日上網
絕代雙「焦」﹐此「焦」非彼「驕」﹐掌門人劍指柯文哲﹐吳茂昆兩個「焦」頭爛額的寶貝。罪有「英德」﹐蔡英文是你們選出來的﹐賴清德是蔡英文指派的﹐如果他們的所作所為荒腔走板﹐那是閣下自作自受罪有「應得」也﹗
2014 台北市長選戰開打﹐我公開挺沈富雄。老沈和我20 年前不打不相識成為志不同道合的朋友。 2009 年9 月﹐我在台北第一次見他﹐我說台灣政黨都是像一根根柱子一樣垂直組合﹐每根柱子顏色都是由深到淺﹐排他性極強﹐如能從一排柱子中橫切過去﹐取其顏色各異﹐理性而中道的知識份子﹐必有可為。記得我當時用的是 Matrix (矩陣) 這個字。回頭來看﹐這就是台灣目前「無色覺悟」﹐「跳出藍綠」的濫觴。
柯能當選﹐不是英雄造時勢﹐乃是時勢造英雄的結果。大家認為他是政治素人﹐快人快語﹐與一般政客不同。我和老沈一開始就認為柯是草包﹕老沈從柯的人格特性去分析﹐我則從管理學的常識去判斷。我說﹕「如果柯文哲那種胡搞的管理方式都能把市政搞好﹐那所有的管理書籍都可以扔到茅坑去了。」
柯幹了四年市長毫無建樹﹐證明老沈和我對柯的看法是正確的。他心儀「于右任」(余又任)﹐希望民進黨再次讓他﹐奈何老柯四年來﹐有時得意忘形或天良未泯﹐對蔡英文政府指指點點﹐並且說過「兩岸一家親」引起民進黨基層高度不滿。蔡英文本來也想再禮讓柯﹐她心想讓老柯當台北市長總比讓國民黨回朝對她 2020 連任有利。但深綠基層反柯的聲音很大﹐柯求讓心切﹐情急之下﹐柯醫生替柯市長亂開了一帖迷魂湯。他跑到綠色電臺去懺悔告解﹐說兩岸一家親是為了騙老共參加世界大學運動會才說的﹐不為這句話道歉﹐為聽了這句話不舒服的人說「歹勢」(不好意思)。
這下柯的西洋鏡「穿幫」了﹕老共和泛藍選民說﹕「好傢伙﹐原來兩岸一家親是騙我的。」中間選民也火了﹕「本來以為你是個誠實的政治素人﹐沒想到如此奸詐。」深綠的也不領情﹐說﹕「捅我一刀還想賴﹐說什麼不為捅刀子說對不起﹐對因咱們被刀捅後的痛歹勢﹐道歉太晚了。」於是蔡英文被迫決定自己推人出來選台北市市長。老柯遇到金光黨﹐賠了夫人又折兵﹕藍綠歸隊﹐中間選民要看政績而柯市長又拿不出什麼政績。唐朝李公佐有篇《南柯太守傳》﹐如果我們把南柯改為(台)北柯﹐故事內容不變﹐正好是焦頭爛額的柯市長(太守)的寫照。
另外一個焦頭爛額的人叫吳茂昆。此公真是《台灣啟示錄》裡一個異數。我和極大多數的人一樣﹐原本根本不知道他是那顆蔥。沒想到在民進黨台大拔管一役陷入泥沼時﹐拔管的主將﹐教育部長潘某突然怯戰落荒而逃。綠營帳中﹐諸將面面相覷﹐沒人願意出來收拾殘局。此時一個黑面漢子挺身而出願為拔管前鋒。好個吳茂昆(吾貌髡)人如其名(如果你知道髡是什麼意思)﹐赤膊上陣的「投名狀」就是拔管。可恥的是這位拔管大將本身問題一大堆﹐其人格之低下﹐連台灣兩個原來並不同路的教師團體和家長會都同時上街示威要吳茂昆下臺。吳成了過街老鼠﹐幹了 40 天部長﹐下臺了。 掌門人改王維的兩句詩相送作為紀念﹕「孰之未向拔管苦﹐縱辭猶留惡名彰。」
「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這本來是曹丕自謙之詞﹐但用來形容蔡英文卻很恰當。蔡英文執政兩年﹐期中考成績不及格。此人志大才疏﹐德不配位。笨到誤估兩岸情勢﹐弱到被深綠綁架。在內憂外患走投無路之際﹐把台南赤腳賴郎中請來當救命神醫。賴還真的找一個有剽竊「仙丹」專利權的「吾貌髡」來拔管﹐Mamma Mia﹐《啟示錄》變成了《「瘋」神榜》。
唐朝蘇安桓上疏(書)諫勸武則天﹐其中有一段說﹕「妳現在雖然還坐在皇位上﹐但必須懂得『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台灣啟示錄》中描述的亂象﹐歸根結底都是台灣老百姓選蔡英文﹐有蔡英文才會有賴清德﹐有賴清德才會有吳茂昆。孟子引《尚書》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掌門人言盡於此﹐阿門﹗
懷南補記﹕
考基督徒一下﹕整本《聖經》最後一句﹐也就是《啟示錄》最後一句是什麼﹖這是閒話﹐表過不提。
吳茂昆幹了 40 天(或 41 天不是要點)﹐還是灰頭土臉下臺了﹐真是所謂(為)何來﹖想做官想昏了頭﹖這證明了一件事﹕有學位不等於有知識﹔有知識不等於有常識﹔有常識不等於有智慧。吳茂昆真是一個只有在一個奇怪的國家中才能出現的異數。
吳茂昆是我高中同班 JH 姻親的弟弟。我和 JH ﹐大鐵兄﹐盛竹如是當年麻將大專聯賽的牌友﹐來美後的 roommate ﹐在餐館一起打工﹐他結婚時我是伴郎﹐現在兩家住得不遠也一直有聯絡﹐兩個月後也約好去南加州看大鐵兄﹐彼此交情非淺。當 JH 告訴我吳茂昆是他姻親的弟弟時﹐我第一句話是﹕「這傢伙是個壞蛋。」JH 也同意我的看法。
2018 年11月25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1月28 日上網
寫這篇評論的時候﹐特朗普的期中考剛結束﹐ 離蔡英文的期中考還有兩星期。文稿傳出去了就不會改﹐照理說這時候評論特朗普期中考的成績沒什麼風險﹐但在台灣「九合一大選」前兩星期就預測台灣的選情並加以評論﹐不但難度高並且風險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難道掌門人練功練岔了氣變成歐陽鋒(瘋)了嗎﹖
信某論政和預測選舉結果﹐最討厭下筆四平八穩﹐態度曖昧不清﹐立場模棱兩可﹐這種評論﹐這種預測豈不是評了等於沒評﹐測了等於沒測嗎﹖所以﹐信大「瞎」根據慣例﹐在台灣「九合一大選」前兩星期就「錫」嘴直判這次民進黨會大輸﹕ 不但高雄﹐新北市會輸﹐台中市台北市也可能輸。總得票數計﹐民進黨會比國民黨少。 預測對了是台灣老百姓之福﹐錯了是台灣老百姓之禍﹐掌門人豁出去了。
蔡英文到宜蘭去為陳歐珀造勢﹐這個陳歐珀就是馬英九父親去逝他對死者口出穢言﹐問政的時候要台灣的官員去調查大陸 OPPO 手機是不是冒用他的名字的草包。蔡英文說﹕「國民黨要教訓民進黨﹐憑什麼﹖」唉﹐我說蔡英文呀蔡英文﹐妳怎麼到現在還是頭腦不清 (unclear on the concept)? 哪是國民黨要教訓民進黨﹖是台灣老百姓要教訓民進黨。妳如真不知道其中的區別﹐那妳的無知是因為你笨。但如果妳明明知道現在要用選票教訓妳的是台灣老百姓而故意將其小量化到被你們整得慘兮兮的國民黨﹐那妳的無知則不單是掩耳盜鈴的笨而更是包藏禍心散佈假新聞的壞了。
這次選舉最特別的現象就是一個在民進黨長期執政的的高雄﹐掀起一陣風起雲湧的「韓流」。「韓流」的主角韓國瑜這個在過氣的國民黨中過氣的人物﹐多年前做立法委員時因陳水扁說養退役軍人就像養豬一樣﹐眷村出身的他﹐忿而揍過陳水扁。韓國瑜立委不做後﹐馬英九8 年總統任內他失業了6 年。國民黨叫他去選高雄市長﹐本來打的就是死馬當活馬醫﹐他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自稱又老又醜又是光頭的賣菜郎﹐三拳兩腳把民進黨上上下下打得七葷八素方寸大亂。 現在很多人認為「韓流」是個奇蹟﹐是意外﹐對信大「瞎」來說﹐這根本不是奇蹟也不是意外。「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信掌門這 30 年來苦口婆心宣揚的理念﹐結果量身打造出來一個像韓國瑜這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的人物。
這種人物應該是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下的典型政治人物﹐而不幸的是在台灣不成熟的民主政治下反而變成了非典型的政治人物。我在這裡不是自我宣揚這 30 年來的看法多麼正確。信某千山獨行慣了﹐看法正確與否﹐歷史是我的最終裁判﹐別人的肯定或否定﹐FMDIDGAD﹗在這裡讓我再給蔡文上一課﹐開導她和民進黨期中考得個大 F 的原因。
蔡英文是個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不用功的學生。她老以為仗著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投機手法在考試(選舉)時會得高分(選票)。坦白說﹐民進黨在高雄市執政了 20 年﹐高雄縣執政了超過 30 年﹐如果不是幹得太差﹐怎麼可能會被韓國瑜一句「高雄又老又窮」﹐和「人進得來﹐貨賣得出去﹐高雄發大財」的口號就打趴了﹖如果民進黨在全面執政後﹐不搞政治搞經濟﹐人民安居樂業﹐本錢厚﹐不要說一個韓國瑜﹐就是10 個韓國瑜也沒用。
平時不用功的學生考試成績怎麼會好﹖但民進黨和蔡英文吃定了負責監考的和管風紀的全是自己人﹐因而考試靠作弊﹐胡作非為﹐肆無忌憚﹐廢掉有獨立辦案權力的特別檢查官機構﹐法院﹐監察院﹐好像是他們那夥人開的。和他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壞學生﹐大家沆瀣一氣接二連三搞出些「拔管」﹑「東廠」﹑「最高薪實習生」﹑「出污泥而不染」(誰是污泥﹖) 倒行逆施的怪事。還有那個叫小野的﹐要進廚房就不要怕熱﹐要做烈婦就別失身﹐哭什麼勁﹖民主政治不能靠槍桿子出政權﹐只能憑施政績效打考試分數﹐沒有點實力﹐靠欺哄詐騙的「奧步」遲早要被選民唾棄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葉知秋﹐蔡英文兩年後的大考看來是逃不過被退學的歷史審判﹐信不信由你。
2018 年12月2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2月5 日上網
2000 年﹐哇﹗18 年就這樣一晃就過去了。那時候掌門人階段性的人生規劃和優先次序和 18 年後的今天斷然不同。台灣總統大選投票的前夕﹐我上史東《話越地平線》的廣播節目時預測陳水扁當選率至少是 50%﹐主持人被我這麼一說愣了一下﹐那時候宋楚瑜的氣勢正旺﹐我還在灣區宋友會主辦的募款大會主講過。那晚的現場廣播我講了一個比喻﹕
我說民主制度下的選舉就像是一齣戲﹕候選人是演員﹐競選團隊是導演﹐政黨是編劇﹐選民是觀眾。觀眾水準的高低直接影響編劇﹑導演﹑和演員的素質。我公開批判台灣的選民水準很爛﹐因此難怪台灣的政黨﹐政客都很爛。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我的政治批評都是在強調改善台灣的政治生態﹐釜底抽薪的辦法是從下而上先提昇選民的水準。
陳水扁幹了 8 年總統﹐最後的下場是貪污罪被判刑。民進黨因而元氣大傷﹐在樹倒猢猻散的時候﹐蔡英文瞎貓碰到死老鼠﹐給她當了民進黨的主席。在國民黨這方面﹐馬英九憑他好人一個的形象變成了吸票機﹐當時就警告台灣的選民﹕用魅力你可以唬人唬 15 分鐘﹐ 15 鐘之後就要靠你有沒有兩把刷子。我也提醒台灣的女同胞﹐小馬哥的形象除了是個有教養的老實人外﹐並沒有什麼個人魅力﹐選總統不是選女婿。奈何台灣老百姓抱美國老百姓在尼克遜之後選卡特一樣的心態﹐不但馬英九票當選總統﹐國會三分之二的席次都給了國民黨。結果呢﹖
馬英九執政 8 年把國民黨徹底搞垮﹐現在很多人批評說是因為馬英九無能。我的文章中問﹕馬英九無能能進哈佛﹖能被小蔣提拔﹖能當上總統﹖你們把無能(incompetent) 和不適(mismatch)搞混了。蔡英文和馬英九除了性別不同外﹐相似之處很多﹕兩個人都是強人的幕僚出身﹑兩個人都是學法的﹑兩個人都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拘謹性格。這種人豈是做國家領袖的材料﹖不幸的是蔡因為用人唯綠﹐不但笨並且頑固﹐執政才兩年﹐搞得台灣民怨沸騰﹐這時候藍營裡突然殺出一個程咬金韓國瑜。韓手提兩把斧頭﹐問高雄人「民進黨又不是的爸爸﹐憑什麼每次非把票投給他們﹖」喊「貨賣的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民進黨被這兩把斧頭砍得七葷八素慌了手腳。難怪有人說藍軍是一人救全黨﹐綠軍是全黨救一人。。。
這股「韓流」是怎麼形成的﹖我認為有主觀和客觀的因素。主觀的因素是韓國瑜本人具備了台灣政客們缺少的特色。長久以來﹐我們認為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區別是前者笨﹐後者壞﹐而蔡英文執政下的民進黨居然變成了又笨又壞。不過這是後話﹐等我們下星期分析造成韓流的客觀因素時再談。
如果你長期閱讀我的專欄﹐你應該知道我對台灣的政治人物至少有幾個期許和基本要求﹕第一個要求是此人必須有點性格。「性格」的定義很廣泛﹐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韓國瑜說﹕禿頭的不怕別人拔毛﹐儘管放馬過來。放眼台灣政壇﹐誰有「種」把自己的禿頭端出來放在檯面上表現出「老子溫良恭儉就是不讓」的「性格」(characters)。國民黨自連戰﹐宋楚瑜﹐馬英九﹐王金平﹐吳伯雄﹐吳敦義﹐朱立倫以降﹐有這種漢子嗎﹖
第二個要求就是把當官視為是為人民服務的使命而不是趁機爭權奪利的機會。韓早過了知天命的年齡﹐少年輕狂揍過陳水扁﹐中年失業嚐過人情冷暖的滋味﹐眷區出身﹐不是什麼官二代或富二代﹐ 沒留過洋﹐履歷表上沒鍍過金﹐但他對苦民所苦最有感受恐怕比其他菁英份子從政要來得深刻。韓國瑜的從無名到有名本身就是個勵志的故事﹐這是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韓國瑜現象會如此風起雲用的另一個主觀因素。
最後﹐選舉嘛﹐有必要劍拔弩張﹐哭哭啼啼﹐把對手沫得五顏六色嗎﹖韓國瑜憑一瓶礦泉水﹐高高興興﹐像嘉年華會一樣地「打選仗」﹐勝則我幸也是你幸﹐敗則我命也是你命﹐第二天太陽照樣昇起﹐有那麼嚴重嗎﹖套句萊 (Shelley) 的名詩﹕「冬天(韓流)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韓」流給台灣政治生態帶來的衝擊﹐藍綠兩黨都會被迫轉變﹐好戲在後頭耶。
2018 年12月9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2月12 日上網
今年(2018) 的5月6 號﹐因為我對蔡英文執政的亂搞實在看不下去了﹐忿而發表了我那篇《用選票教訓他們》的文章。後來我連續寫了四篇相關議題的評論﹐我把它們歸納為《台灣啟示錄》系列。
《啟示錄》(Apocalypse) 是《新約聖經》最後的一章﹐裡面描述的是有關「末世」的預警﹐災難﹐最後的審判﹐以及對耶穌再來的盼望和期待。我打算在我的專欄中用《台灣啟示錄》為總標題寫些有關台灣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評論。 11 月24 號台灣「九合一」大選民進黨果然慘敗﹐蔡英文辭民進黨黨主席。不可否認的﹐台灣的老百姓這次用選票狠狠地教訓了他們。
在投票前的兩個星期我就寫好了預測民進黨會大敗的《蔡英文的期中考》﹐ 因為要出門過節﹐大選前一個星期提早把那篇文章傳給報社。文章在開票後的第二天上報﹐預測準不準﹐這是硬碰硬一翻兩對眼的賭法。文章上報的當天就有讀者傳來「佩服神算」四個字的電郵。坦白說﹐掌門人從來不擔心自己的看法不「正確」﹐但每次都擔心自己的預測不「準確」。看法「正確」和預測「準確」是有區別的﹐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談。
上星期我分析過「韓流」橫空出世的主觀因素﹐今天談造成「韓流」的客觀因素。現在分析民進黨大敗的寶貴﹑不寶貴和%^$#$% 意見很多﹐我換個角度﹐找出陳菊﹐呂秀蓮在選前和蔡英文在辭黨主席時的三段談話來加以評論﹐籍以點出韓流起矣的客觀因素。
陳菊黨國不分﹐執蔡主席兵符南下高雄輔選時問﹕蔡總統從事改革﹐如此盡心盡力﹐為什麼大家不領情(大意如此)。這話問得不但沒有學問﹐並且莫名其妙。如果一個人願意為一件事犧牲生命﹐難道這件事就一定是對的嗎﹖訴求改革是領導人最容易取得政權的敲門磚﹐但也是最容易引起民怨的絆腳石。一開始蔡政府就沒有分清楚需要改革的項目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迫切的。因為改革者手上的資源有限﹐時間有限﹐同時推行太多的改革﹐既不分優先次序(prioritization) ﹐又不懂各個擊破 (chunking) 的策略﹐仗著立法院是絕對多數﹐強渡關上﹐橫行霸道﹐違反循序漸進 (phase-in) 的導入﹐先不論改革的方向有沒有道理﹐這樣胡搞不造成民怨才怪呢。
呂秀蓮在趙少康節目中批評韓國瑜只有口號﹐證明她完全不瞭解現代選舉口號決定勝敗的重要性﹕特朗普的「讓美國再偉大」、克林頓的「笨蛋﹗是經濟」、雷根的「你生活比四年前好嗎﹖」這些簡單而能打動人心的競選口號﹐都是幫助競選者打敗對手的有效武器。呂秀蓮連這種競選的 ABC 都不懂﹐難怪這次想選台北市長提早出局。同時﹐她也忘掉她的總統競選夥伴喊出來的經典口號「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威力。
蔡英文辭黨主席時說民進黨追求的是繼續改革﹑自由與民主﹑國家主權。這讓我想起雷根和卡特辯論會上雷根聽完卡特的論述後諷刺地說﹕「你又來了 (Here you go again)」。繼續改革是繼續蠻幹嗎﹖改革的過程包括評估﹑計畫﹑執行﹑導入﹑修正等步驟。而整個過程中﹐謙虛﹐謙虛﹐再謙虛不是說說而已﹐溝通﹐溝通﹐再溝通比什麼都重要。將來歷史會記載蔡英文的失敗不是因為她推動改革而是她不懂怎麼改革。至於維護自由與民主﹐這是民進黨的專利嗎﹖民進黨當選自由民主就維護到了﹐別人當選自由民主就喪失掉了﹖蔡英文虧她還是留學過英國和美國的。至於她強調民進黨追求的第三個目標是國家主權﹕台灣目前不是沒有國家主權﹐是沒有邦交國。民進黨動不動就說不同意他們做法的人賣台﹐台灣真那麼容易就被賣掉了嗎﹖蔡英文團隊的致命傷就是他們捧著「廢核」和「臺獨」兩塊神主牌不放。「廢核」可以﹐告訴我電從何來﹖要台獨有種就來真的。
幾千年前《孟子離婁上》就指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如果文言文看不懂﹐掌門人送你們 16 字白話文箴言﹕「用人唯綠﹐權力傲慢﹐治國無方﹐不知反省」。這就是為什麼台灣老百姓這次用選票教訓了他們的原因﹐懂嗎﹖
2018 年12月16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2月19 日上網
台灣「九合一」大選結束了﹐激情過後﹐我有六個大問號。今天先談前四個問號﹕國民黨真贏了嗎﹖民進黨真輸了嗎﹖共產黨真開心嗎﹖台灣選民水準真提高了嗎﹖下星期再談韓流會退嗎﹖蔡英文會連任嗎﹖
國民黨真贏了嗎﹖從當選名單看﹐不但贏並且大贏。 但國民黨的贏不是台灣的老百姓對國民黨情有獨鍾﹐是台灣的老百姓對執政的民進黨深惡痛絕。台灣目前最大的黨叫「討厭民進黨」。同時國民黨裡面冒出一個叫韓國瑜的漢子﹐這個韓國瑜曾經參加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只得了一萬多票﹐而吳敦義卻得了 14 萬多張票。由於國民黨選黨主席是由黨員投票﹐這表示國民黨的黨意和民意有太大的落差。
2000 年台灣總統大選﹐國民黨的連戰得票第三﹐我當年就指出連戰雖然是個老實人﹐但才幹有限﹐尤其是身為李登輝的副手﹐算是李的幫兇。我說和連一掛的那些國民黨高層都該退出政壇。但一直到 2016 馬英九把國民黨再次搞垮﹐國民黨的那些老面孔還在。老馬不是不想和這掛人切割﹐但馬除了有點馬力會穿條短褲跑步外﹐能力和魄力都差勁。國民黨的舊勢力仍像幽魂一樣纏繞著這個百年老店。
台灣不到兩年就是總統大選﹐我對國民黨的建議是連戰去安度晚年﹑馬英九接替連戰和習近平拉關係﹑王金平助韓國瑜造勢有功﹐如不甘寂寞﹐可選高雄區域立委再爭取回鍋做立法院龍頭。吳敦義此時引退﹐退場的背影漂亮得很。
這次國民黨有七位女性參選縣市長﹐七人全上﹐7-Up﹐加上立法院縣市議會中生代和後起之秀﹐國民黨應該將權力結構從列寧式的政黨徹底改建成以個人特色﹐民意為主﹐政策導向的軟性政黨﹐別再搞中委會﹐中常委那套。這次一人救全黨的韓國瑜是國民黨的中常委嗎﹖朱立倫要想選總統就挺身而出爭取。韓國瑜﹐侯友宜安心做市長﹐扮演造王者的角色就行了。如果國民黨不爭氣﹐得意忘形﹐舊態復發﹐大夥又開始爭權奪利﹐看似贏家﹐但卻真是輸家。
再看民進黨﹐大敗之餘居然第一個被砍頭的是那個小咖吳音寧。雖然這個坐領高薪的實習生在選前就該下臺﹐但蔡英文下令府院黨全力搶救那個不說話(音寧)的小兵﹐敗選後卻拉她出來當替罪羊。真正應該下臺的大咖如陳菊和賴清德反而遲遲不下臺。內閣改組像切香腸似的﹐台大到現在還沒有校長﹐「拔管」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搞什麼名堂﹖
如果蔡英文仍然戀棧﹐2020 代表民進黨選總統﹐對國民黨言是天上降下來的禮物。現在才講改革﹐聆聽人民的聲音﹐不是 too little too late 了嗎﹖這兩年來像信懷南這樣的聲音為什麼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何況我看不出他們有真正悔過的態度﹐我常常想﹐為什麼民主進步黨兩年的時間就搞成既不民主又不進步﹖答案是權力讓人腐化﹐絕對的權力讓人絕對的腐化。總之一句話﹐民進現在看起來是輸了﹐但如果幡然悔改﹐迷途知反﹐看似輸家﹐但卻會是真的贏家。
國民黨大勝對共產黨是好消息該開心嗎﹖你在電視上看到韓國瑜造勢的場子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海飄揚嗎﹖如果你是老共有何感想﹖這些人手上沒舉台灣國的國旗﹐但要他們搖五星旗對習主席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這場面掌門人有生之年看不到。前陣子眼見民進黨不斷搞臺獨的小動作﹐我說你們是在自掘墳墓﹐這會加速老共統一硬著陸的時間表。此次公投證明台灣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反對臺獨﹐但反對台獨並不表示他們親中。如果我是習近平﹐我會認為民進黨搞臺獨反而容易有藉口出兵硬取台灣加快國家統一﹐遇到不獨﹐不武﹐不反中而友中的中華民國﹐要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換成五星旗時間會拖得更長。
台灣的選民水準在這次大選提高了嗎﹖答案是 YES &NO。YES﹐在這次選舉中決定選舉結果的不是政黨色彩鮮明的藍綠選民而是沒有政黨屬性的中間選民。民進黨慣用的選舉方式﹐像挑起族群對立﹐中國打壓﹐惡意抹黑等「奧步」這次功效不大。NO 是台灣選民過份激情﹐不夠理智﹐仍然不能把選舉用平常心看。格老子的﹐只不過四年選個公僕嘛﹐有啥子大不了﹖
台灣啟示錄之十﹕另外兩個大問號
2018 年12月23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2月26 日上網
蔡英文的期中考後﹐上星期我問了四個問題﹕國民黨真贏了嗎﹖民進黨真輸了嗎﹖共產黨真開心嗎﹖台灣選民水準真提高了嗎﹖興有未盡﹐今天再問兩個問題﹕「韓」流會 退潮嗎﹖蔡英文 2020 年會連任嗎﹖
「韓」流會 退潮嗎﹖答案是﹕一定會﹐並且現在已經開始退了。「韓」流退潮不一定是壞事﹐就怕退潮後赫然發現老韓沒穿褲子﹐這是韓總成為韓市長後要特別注意的﹐否則韓國瑜只不過又是掌門人見證過成名 15 分鐘的政客之一。
「韓」流退潮有三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自然律﹕任何往上的東西遲早會掉下來這是自然律。如果高雄是架飛機﹐韓國瑜就是正駕駛。開飛機的目的是把乘客平安帶到目的地。如果駕駛員技術不好﹐飛機恐怕連起飛都有問題。就算可以起飛﹐遇到氣候不好或意外﹐一頭栽下來的可能性也很大。相反的﹐如果駕駛員的技術很好﹐但沒有方向感﹐不知道該往什麼地方開﹐結果在天上忽東忽西亂開一氣﹐最後汽油用完﹐還是一頭栽下來。韓國瑜個人操守和管理技術都沒大問題﹐問題是高雄市政府的規模和人事比台北農業市場管理要複雜太多﹐因此﹐高雄這架飛機的副駕駛太重要﹐韓總上任前在人事上栽了個跟斗應該是很有價值的教訓。
「韓」流退潮的第二個因素是人性必然。如果說爬得高摔得重是自然律﹐愛之深恨之切就是人性律。掌門人大愚若智﹐但對一件事卻看得很準﹕愛與恨是剃刀邊緣﹐對熱情過度的人我向來是怕怕的。現在對韓市長抱著不同期望的人多如恆河沙數﹐韓市長勢必不能滿足每個人的期望﹐怎麼開始把頭腦發熱的韓粉拉回地面而不會造成因愛生恨的後遺症正考驗著韓市長的智慧。為政不在多言不適用於現代民主政治﹐但言多必失也並非沒有道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韓善言﹐會溝通是其長項。慎用之﹗
「韓」流退潮的第三個因素是人算不如天算。飛機在天上會遇到突如其來不可預測的氣流。處理任何災難性事故只有兩個方式﹕事前的風險評估和事發後的危機處理。韓市長的幕僚應該在這方面幫得上忙。結論還是那句老話﹕以馬英九為戒﹕憑魅力可以唬人唬15 分鐘﹐15 分鐘後就要靠有沒有兩把刷子了。
蔡英文會連任嗎﹖不會﹗台灣的政治生態很奇怪。任何一個民主國家﹐如果執政黨在期中考考成了「死當」﹐ 兩個現象一定會發生﹕
一是下昭罪己﹐徹底改過並準備下臺。
二是黨內群雄侍機而起﹐取而代之。但台灣既非總統制﹐也非內閣制﹐總統有權無責﹐ 檢討了半天﹐非但不承認自己領導無方﹐路線錯誤﹐反而怪台灣老百姓跟不上她改革的腳步﹐這真是荒唐的反省。這有點像航空公司靠不實廣告把旅客騙上了飛機﹐駕駛員找了些沒有執照的傢伙和不合格的機組人員在空中「搞飛機」。雷達明明告訴你什麼地方有風暴﹐什麼時候該慢飛﹐但蔡英文這個技不高但膽卻亂大的駕駛員硬是不信邪﹐憑兩張錯誤的地圖在那裡駕駛。一張地圖叫「臺獨」﹐一張地圖叫「廢核」。雖然乘客早就發現情況不妙﹐這樣搞下去一定摔飛機﹐機組人員心裡也很明白﹐奈何沒人有膽量挺身而出把這個手握駕駛盤的駕駛員給請下座位。理由很簡單﹕ 這個駕駛員開飛機的技術雖然「水皮」﹐但手裡槍(資源)﹐誰想造反就先把你斃掉。更糟糕的是機組人員沒有一個比這個現任的駕駛員更會開飛機。各人心中明知前途無「亮」﹐但也敢怒而不敢言﹐乘客們只希望飛機早點落地換駕駛員。好個蔡英文﹐自我感覺特好﹐說什麼也要開下一班飛機。
這時候有一個自稱 IQ 157 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柯文哲也想出來開這架飛機﹐再加上前陣子已經快關門 KMT 航空公司﹐最近因為蔡英文所屬的」DPP 航空訓練出來的駕駛員頻頻出事﹐ 時來運轉﹐行情又看好起來﹐很多失業已久的駕駛員也都躍躍欲試想開下一班飛機。信大「瞎」預測蔡英文想坐上駕駛的位子繼續開下一班飛機的可能性是零。讓技術不及格又不認得方向的駕駛員在天上再亂飛四年﹐天下有這樣笨﹐這樣不怕死的乘客﹖
2019 年3 月10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3 月13 日上網
曾經有段時期,郭台銘選總統的傳言甚囂塵上,我寫了三篇評論:《郭台銘該選總統嗎?》、《郭台銘會選總統嗎?》、《郭台銘會是好總統嗎?》結果第一篇寫完後電子檔擺烏龍給搞丟了。我本想重寫但一想:既然第二篇的結論是他不會選,那該不該的問題就不重要了。於是在我的專欄上只發表了後面的兩篇。
今天我說好聽一點是聞鼙鼓而思良將,說不好聽點是重作馮婦,把郭台銘換成韓國瑜再來問同樣的三個問題。在我回答「韓國瑜該選總統嗎?」這個問題前,先講一個親身的經歷:
很久以前我在香港一個家庭企業的大公司主持資訊管理系統部門。上任第一件事是更新公司的電腦系統。我有兩個選擇:繼續用王安電腦系統或改成 IBM。當時王安電腦已經日暮西山而 IBM 正獨領群雄。香港的王安公司知道我的身份特殊可以獨斷專行,所以非常緊張,如果我決定改用IBM,對香港王安很沒有面子。我當時把我們評估「為什麼要用 IBM?」的思考模式改為「為什麼不用 IBM?」的逆向分析。因此,我認為與其分析韓國瑜「該不該」選總統,不如問為什麼他「不該」選總統。
當我們說一個人「不該」做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不外乎是「不合法」,「不合理」或「不合情」。合不合法是一翻兩瞪眼的白紙黑字,這往往和道德規範有關。合不合理的標準就沒那麼明確,到後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能變成了口水戰。但原則上合不合理應該和合不合邏輯有關。中國人比較重視情,因此情理法把情放在第一位,其實這是不對的。一般說來,做不合傳統,不合常情和不合身份的事就是不合情。
現在回頭來看為什麼有人認為韓國瑜不應該選總統?主要理由,萬流歸終就是他剛當選高雄市長就不安於室另謀高位有負高雄選民的期望。至於次要的理由則是本來有意爭取國民黨提名選總統的「三顆太陽」是前副總統吳敦義、前立法院長王金平 、前新北市市長和總統參選人朱立倫。其中吳和朱都做過國民黨的黨主席。王金平對韓當選市長有功。如果韓突然出來逐鹿總統位置,會給人不但插隊並且爬頭的感覺。除此之外,韓是不是還有些個人的因素,像健康的考量,家庭的反對,生涯規劃等等覺得不該選,那我們就不知道了。
如果說韓市長才剛當選,要讓高雄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人發大財的承諾方興未艾時就去選總統有負高雄人的期望,那我請問:中華民國的法律有規定這樣做是不合法的嗎?韓在競選的時候有承諾過或簽過什麼合同說任上四年保證做完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前陣子不是有人鼓譟要罷免韓市長嗎?你可以罷免我,我不能自動離職嗎?為什麼台北市的市長柯文哲要選 總統沒人覺得不行,韓國瑜要選就不行呢?可見這個韓該不該選的議題和「法」沒有絲毫關連。
至於說到合不合理的問題嘛?韓國瑜去選總比那個在我面前亂吹牛想唬我的陳源奇要合理多了吧?此兄什麼選舉都要插一腿,有次選什麼委員或什麼長祇得一票的最高(或最低)記錄。因此韓市長該不該明年選總統只剩下一個「問世間(世堅)情為何物」情的考量了。
蔡英文 2020 年一定代表民進黨選,柯文哲看起來也箭在弦上不得不選。如果國民黨推吳敦義或王金平出來和他們選,我認為國民黨不可能贏。理由很簡單,韓的崛起,代表吳和王那樣的國民黨應該並且已經被人民唾棄,他們的時代和思維早已是過去式了。尤其讓人看不起的是 2016 國民黨被民進黨打趴在地時,吳王兩君都怯戰不出,2020 年眼見國民黨因蔡英文的弱和韓國瑜的強而革命情勢大好,於是這兩位機會主義的老兄想揀便宜。如果國民黨由這兩個人出戰,別說不能贏柯文哲,就算柯不出來,藍綠對決時一向甚「驢」的國民黨不一定會贏很會騙選票的民進黨。朱立倫的形像雖然比較好,但我自認有偏見,對國家領導人由 bean counter (會計) 和法律背景的人出任頗沒有信心,因為這種背景出身的政治人物比較保守,沒有魄力。 韓國瑜該選總統嗎?該!你願意看到讓蔡英文或柯文哲這樣的總統來帶領台灣的前途嗎?答案在韓國瑜心裡。
2019 年3 月17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3 月20 日上網
懷南前記﹕
這篇文章二月中就寫好了﹐三月 12 號傳給星島日報時台灣立委補選的結果和賴清德會出手「突擊」蔡英文的事都還沒發生﹐因此我的結論顯然沒有把這兩件影響大局的新聞列入考慮。當然﹐在上網的時候﹐我可以把內容稍微修改一下把自己包裝成「鐵嘴」﹐但何必呢﹖這種花樣掌門人不為也。也許在下一篇《韓國瑜會是好總統嗎﹖》後應該再加一篇來談 2020 越來越熱鬧的台灣大選。 以下是一字不改的原文。
以台灣政壇 2020 大選情勢的撲朔迷離﹐預測 一個月後是什麼光景都說不準﹐遑論一年之後的事﹖寫《韓國瑜該選總統嗎﹖》容易﹐那是基於靜態的事實(static facts)分析後下結論。但寫《韓國瑜會選總統嗎﹖》就不同了﹕掌門人面對的挑戰是隔著一個太平洋要對動態的變數(dynamic variables) 不但要分析﹐並且要預測答案。好在掌門人向來膽子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掌門人的宿命﹐韓國瑜會選總統嗎﹖容我套一句老同學盛竹如的名言﹕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韓國瑜會選總統嗎的第一個決定因素是國民黨 2020 總統大選能不能贏﹖如果國民黨不贏﹐贏的不是柯文哲就是蔡英文。柯文哲做了四年台北市的市長﹐你能告訴我他有什麼建樹﹖把我這四年來評判他的文字攤開來看﹐有哪句話是冤枉了他﹖我說過﹕如果他的管理作風都行得通的話﹐所有的管理書籍都可以丟到茅坑裡去了。這種人連市長都做不好﹐豈能奢望他會是一個好總統﹖
如果說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上鬼混了四年﹐蔡英文則是在總統職位上鬼混了四年。韓國瑜問她﹕妳既不承認九二共識﹑又不敢台獨﹐妳究竟要把台灣 2300 萬人民帶到哪裡去﹖如果蔡英文連這個最基本的問題都不能或不願回答﹖她憑什麼有資格做中華民國的總統﹖
其實在正常的民主政治制度下誰當總統﹐哪個黨執政本來沒什麼大不了﹐但可悲的是如果像柯文哲﹐蔡英文這樣的對手國民黨都選不贏﹐那我看 KMT 這個百年老店乾脆打烊關門算了。韓國瑜會不會選﹐端看韓對國民黨的感情和想對台灣政治氛圍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 的決心。別忘了韓選黨主席只得了10000 多票而吳敦義得了 14 多萬票﹐可見國民黨的黨意和民意落差很大。韓國瑜選總統是國民黨脫胎換骨唯一的機會﹐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在國民黨班師回朝﹐那是買櫝還珠忽略了台灣政壇風格改革更大的議題。
韓國瑜會選總統嗎的另一個考量是「正當性」和「高雄會不會放人」。在受西方教育和習慣於西方政治遊戲的掌門人看來﹐這都是假議題﹐但對韓來說可能是真議題。我現在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我的觀點﹕假設台灣是個公司﹐高雄是這個公司的一個部門(division)。這個部門的新主管很受顧客們的喜歡﹐大家都希望他能領導這個部門欣欣向榮﹐提昇服務水平。但公司CEO 和 COO 因為這個部門主管不是自己人﹐因此在資源分配和行政作業上老是「卡」這個部門主管。如果今天這個部門主管有機會去做公司的 CEO﹐CEO 有權換掉舊的 COO﹐對這個部門的同仁和顧客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不放人」既沒有法律根據﹐也不合理﹐更是見樹不見林的意氣用事。韓國瑜該選總統嗎已經不是高雄人的議題而是台灣同胞大家的議題。韓國瑜如果連其中的區別都搞不清﹐不選也罷。
韓是一個重義之人﹐這是他與一般政客不同的地方。但什麼叫「義」﹖ 義者宜也。義有「大義」和「小義」之分﹐也有「公義」和「私義」之別 。義無反顧是大義﹐義氣相通是小義﹔義不容辭是公義﹐金蘭結義是小義。東漢有個叫荀巨伯的人﹐有次去看一個生病的朋友﹐此時正好匈奴來犯﹐荀的朋友對他說﹐我病快死了﹐你不要顧我趕快逃吧。荀巨伯不願把生病的朋友拋下不顧﹐決定留下來陪這位病危的朋友。
今天的韓國瑜是荀巨伯﹐台灣就像那個生病的朋友﹐柯文哲和蔡英文像大軍壓境的匈奴﹐韓國瑜選總統救台灣不是為了本身的政治野心而見利忘義﹐如果大勢所趨﹐中國歷史上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要在 2020 年的台灣重演也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但在這場博弈中有一個變數會影響藍綠兩黨的佈局﹕如果柯文哲最後知難而退不選了呢﹖那韓國瑜有必要出來嗎﹖KMT 最好先把自己該走到路﹐該下的棋想清楚﹐把好牌打壞的「驢」事 KMT 不是沒做過。韓國瑜會是好總統嗎﹖下星期再談。他會選總統嗎﹖信錫嘴的答案是﹕「不會﹗除非。。。」韓國瑜不會主動出來選總統﹐除非到了10 月﹐朱立倫的民調仍然不能贏過對手﹐那時候韓國瑜就會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如果韓 2020 不選﹐此生就和總統無緣了。
2019 年3 月24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3 月25 日上網
懷南前記﹕
基於這篇評論寄出後台灣政治景觀急轉直下﹐包括賴清德投入民進黨初選﹐挑戰蔡英文﹑國民黨為要不要韓國瑜出來參選﹐怎麼出來﹐搞得烏煙瘴氣﹑再加上韓國瑜出訪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受到高規格的禮遇﹐和四月出訪美國「東西兩佛」(Harvard and Stanford) 後聲望更會高昇。掌門人決定再多加一篇談韓國瑜選總統的文章。下星期發表。我現在已經決定將 www.thelastndr.org 網站公開 (In My Life section 是例外)﹐不需要什麼通關密碼了。請大家告訴大家。懷南拜謝 3/25/2019
韓國瑜會是好總統嗎﹖很多信文讀者恐怕會迫不急待回答說﹕「會﹗」。Hold your horse! 閣下知道什麼樣的總統是好總統嗎﹖
「好總統」的定義可以從兩個標準來看﹕一個標準是「相對的好」﹐一個標準是「絕對的好」。韓國瑜當總統﹐或者說任何星星﹑月亮﹑太陽﹐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來當總統恐怕都比這 20 年來台灣的四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要好。這話也許有些戲劇性的誇張﹐但我們不妨把這四位總統的性格特點攤開來和韓國瑜的性格特點比較一下﹕
李登輝又名「愛你真難(岩裡政男的「岩」﹐四川話唸「愛」)」的性格特點是「自大」﹐他的「自大」其實是極端「自卑」的折射。老李一出生就是日本的二等公民﹐KMT 撤退到台灣後他又生活在「中國人」(第一代內地人) 的陰影之下。他做夢也沒想到會被蔣經國看中﹐小蔣不知道吃錯什麼藥﹐也許是看老李在他面前坐椅子也只敢坐三分之一的老實相吧。小蔣掛﹐老李上﹐這下「你等會」多年隱藏於心的臺獨思想和對「中國人」的怨恨全出來了。我對老李未蓋棺先論定的那篇文章網站上還找得到﹐結論是此人學王莽的偽善而得到政權﹑用牛二的無賴來管理國家﹑以歐陽鋒的狂傲終老﹑最後我把他從三流總統二流人物降級為三流總統﹐三流人物。
陳水扁又名「阿扁」﹐性格特點是「自毀」。阿扁二級或三級貧戶農家出身﹐刻苦自勵﹐考上台大﹐運氣又好當上總統。但此人不知珍惜﹐齊家無能﹐治國被小布希罵 SOB﹐最後身敗名裂又死不認錯。
馬英九又名「小馬哥」﹐性格特點是「自戀」。小蔣幕僚出身﹐操守有餘﹐霸氣不足。當強人秘書是一流﹐做總統是二流。8 年下來﹐把國民黨搞垮了。
最後上場的是蔡英文。此人和馬英九一樣是幕僚出身﹐性格特點是「自焚﹑自溺﹑自欺﹑自戕﹑自毀」。 五自之人﹐難怪選總統的民調淪落為「小三 no pun intended)」。相對而言﹐韓國瑜的性格沒這四人的缺點﹐總統會比這四人做得好。
但從絕對的好看﹐如果韓國瑜想做個好總統﹐首先就得參透老子《道德經》裡治國若烹小鮮的精髓。多學雷根﹐少學卡特﹕要懂得知人善用授權的管理技巧﹐要靠團隊﹐否則會被「彼得原則」累死。
做個好總統和做好市長有一個顯著不同的地方﹕在服裝﹐言吐﹐行為上﹐總統應該有「總統的格調 (to be Presidential)」。一件襯衫到處走﹐手舉起來腋下全濕是 No No。整天開禿頭的玩笑﹐雖然說是親民接地氣﹐但總統代表國家﹐要有做總統的尊嚴和「行為規範 (protocol)」。中國人很奇怪﹐「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掌門人對管理理論並不陌生﹐郭台銘闆開會他經理人被罰站的場面算是親臨其境開過眼界的。鴻海/富士康之所以有效率﹐郭老闆讓員工怕是主要原因。
能言善道是韓國瑜的長項﹐但能言善道的副作用是言多必失。韓國瑜容易犯引喻失義和過於輕佻的毛病﹐在拿捏上必須當心。做總統的任督兩脈是兩岸關係和經濟發展﹐在大原則上韓國瑜對前者主張九二共識﹐對後者認為是政治歸零﹐經濟 一百。韓市長可以靠這兩招過關﹐韓總統則未必可以過關。別假設老共會樂見韓當總統﹐如果你是習近平﹐當你看到在韓國瑜造勢的場合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飄揚時﹐你難道不會覺得這會是一個隱憂嗎﹖對韓國瑜言﹐做總統會面臨他所謂「兩個不要懷疑」的難解矛盾。
2019 年3 月31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4 月3 日上網
懷南前記﹕
我評論韓國瑜現象到此暫告一段落﹐論政到底不是我寫專欄的本旨。書生清談 nobody gives it a damn。掌門人不是昨天才出生的﹐人到了大江都快入海了﹐連 I told you so 的那點虛榮心都沒有了。
我之所以對韓選總統寄以期望﹐是我認為台灣現在已經走上一個和中國是分還是合的關鍵時刻了。我沒有用《統獨終須一戰》而用《分合(和)終須一戰》是我覺得「統獨」的政治氣息太濃厚﹐但我也深深知道民進黨那掛人沒膽搞台灣獨立建國﹐於是暗暗利用執政的優勢搞去中國化的小動作更令人厭惡﹐以戰止戰﹐以戰逼和 是我認為為什麼韓國瑜要挺身而出的原因。這也是他唯一的選擇。
目前台灣的政治人物只有他敢公開講大陸的通關密語「九二共識」。雖然民進黨全黨上下窮洪荒之立批判他﹐打擊他﹐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老百姓還是支持他的。韓國瑜應該知道這些支持不是他的 Right 而是他的 Privilege。所以應該珍惜。.
韓國瑜即將來美訪問﹐各地韓友會勸進之聲當會掀起一陣高潮。 我對「韓友會」唯一的建議是「友」有很多種﹐有一種友是給苦口良藥的諍友。勸進韓選總統的勸前面應該有個「規」字﹕「規勸」的意思是「曉以大義」。如果韓不知道放手一搏是他的責任﹐如果他的大志只限於做一個「賣菜郎」那也是人各有志﹐So Be It! 但他別老是 To Be or Not To Be 繼續不清不楚在那裡打迷糊仗﹐台灣人民會不耐煩的。
溫家寶在結束他 45 年政治生涯最後一次記者招待會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敢面對人民﹐面對歷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別說站在歷史進口點的韓國瑜是如此。能有個平臺發表「我的寶貴意見」(在別人眼中也可能是「你的不寶貴意見」和「他的^%$#$% 意見」) 如信懷南者又何嘗不是如此。英國的詩人 Alfred Lord Tennyson 老早就說過﹕It'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 不知道韓國瑜是不是這種人。
信大「瞎」寫《韓國瑜該選總統嗎﹖》《韓國瑜會選總統嗎﹖》和《韓國瑜會是好總統嗎﹖》三部曲(Trilogy) 的時候﹐賴清德還沒有宣佈要出來和蔡英文爭取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的提名。賴的宣佈算是相當具有戲劇性和爆炸性﹐對10 個月後台灣總統 選舉的結果加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但在我分析這些不確定性前﹐讓我先談談多年前發生在美國同樣是極為精彩的一場好戲﹐因為那場好戲和這場好戲頗有相似之處。
約翰詹生是約翰甘迺迪的副總統﹐甘遇刺後上位﹐1964年競選總統大勝共和黨的高華德。詹生任上越戰升級搞得美國社會分裂﹐街頭抗議不斷。1968 年詹生想尋求連任﹐但在「試水溫州」的 New Hampshire 民主黨的初選中﹐詹生雖然拿了 49% 黨員的票﹐但一個名不見經傳﹐明裡蘇達參議員尤金麥卡錫居然也拿了 42% 的票。再加上重量級的羅拔甘迺迪也宣佈要出馬競選。詹生出人意外的宣佈他不選了。我記得他好像他說過「提名不接受﹐當選不就任」這樣有決心的話。
蔡英文目前施政之不得人心和 51 年前的詹生不遑多讓﹐不同的是詹生有先見之明而蔡英文沒有。因此蔡可能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個不能連任的民選總統。如果連黨內提名都輸﹐那她可真算是自取其辱。
賴清德宣佈爭取黨內提名的動機﹐台灣政壇名嘴們眾說紛雲﹐並且還有人認為是玩假的﹐最後是虛晃一招被收編為蔡的副手﹖對持這種陰謀論的人﹐掌門人只能用 TMDGCD 來回應。以賴選在蔡出國前宣佈的時間點和出人意外看﹐賴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拉弓沒有回頭箭了。現在最難回答的問題是他和蔡英文的民調誰會勝出﹖
以目前民調論﹐賴的勝算較大。如果賴代表民進黨出馬第一個倒霉的是柯文哲。柯是台灣奇怪的選舉文化下產生出來的異類政客﹐他基本上是靠不按牌理出牌的言行﹐東挖挖藍的﹐西撈撈綠的﹐和迷惑對藍綠都不滿的年輕人的票當選市長。如果打著正綠旗的賴清德和打著正藍旗的韓國瑜分別代表綠和藍逐鹿大位﹐綠藍歸隊﹐柯沒戲唱了。所以柯最希望的是蔡代表綠﹐韓不代表藍﹐這樣柯或許僥倖會贏。
蔡能贏賴嗎﹖能﹐但機會不大。為什麼能﹖第一﹐她手上有資源。第二﹐民進黨採取的是全民調﹐賴高調以臺獨為目標﹐主張特赦阿扁的宣言可能會嚇到中間選民。第三﹐民調能保證防止泛藍的選民灌蔡的票嗎﹖
無論民進黨是蔡出馬還是賴出馬﹐國民黨都應該義無反顧推韓國瑜選總統。但國民黨向來很「驢」﹐看人家民進黨﹐三拳兩腳就會把出賽選手搞定﹐然後一致對外。反觀國民黨﹐船頭怕賊﹐船尾怕鬼﹐言語迷迷糊糊﹐做法扭扭捏捏﹐搞到今天明明有個最強的選手﹐偏偏就派不出來。信大「廝」不請自來﹐毛遂自薦替國民黨和韓國瑜上堂歷史課。
戰國時代齊王派人帶信去見趙威後﹐威後信都沒拆開劈頭就問﹕「貴國的莊稼好嗎﹖人民好嗎﹖齊王好嗎﹖」使臣頗不以為然﹐回話道﹕「我奉吾王來問候您﹐您不先問吾王﹐怎麼先問起莊稼呢﹖這豈不是先賤後貴﹖」威後說﹕「你的觀唸錯了﹕沒有莊稼哪有人民﹖沒有人民哪有君王﹖難道是捨根本而問末事嗎﹖」這個故事就是「捨本逐末」典故的由來。
Fast forward 幾千年﹐2020 台灣的總統選舉﹐骨子裡就是一場台灣的未來是要走去中國化的臺獨﹐還是承認和中國是血濃於水﹐應該互利互榮的路線之爭。在此歷史轉折關鍵時刻﹐國民黨如果基於一些「米老鼠」的程序問題和見樹不見林的高度近視而沒有推出勝算最大的韓國瑜出馬﹐最後錯失了改變歷史的機會﹐那是自作孽不可活。
回到 1968 年的美國大選﹐民主黨分裂﹐詹生的副總統被提名敗給尼克松。尼克松反共起家但打開中國大門﹐留下歷史偉業。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都曾經站在歷史的 threshold (進口處)﹐可惜這四人心中只有個人的權力沒有人民的利益﹐只爭一時﹐不爭千秋﹐可惜了。啊﹐對了﹐美國 1968 年的那場選舉還有一個第三黨的怪咖喬治華倫斯。柯文哲選總統就像華倫斯選總統一樣﹐最後會變成 Andy Warhol 口中那些享受 15 分鐘風光的泡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