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就完了 《總統先生 看你的了﹗》系列之一
2016 年11月06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1月09 日上網
相傳宣統(溥儀) 年幼繼位﹐被典禮的繁文縟節折騰得哭了起來﹐攝政王載澧安慰他說﹕「別哭別哭﹐一會兒就完了」。一語成讖﹐沒多久辛亥革命在武昌發難﹐大清王朝就完了。
我的孫女小時﹐她父母帶她來加州看我們﹐她剛進西雅圖機場的電梯就問﹕Are we there yet? (我們到了嗎﹖)。
我提這兩件事是因為兩天後美國歷史上最爛的總統大選鬧劇終將結束﹐我的心情﹐從原來 「Are we there yet?」 的不耐煩﹐終於變成「別哭別哭﹐一會兒就完了」的解脫。
我 8 月 21 號的專欄《預測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對誰會當選銅口斷定了。有人說這次在一個是騙子和一個瘋子中選﹐我的看法有點不一樣﹕我認為兩個候選人都是騙子﹐只是騙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共和黨的特朗普是採金光黨(祈福黨) 騙人的手法。他們騙的對象﹐(以偏概全說) 多半是民智未開﹐頭腦簡單﹐喜歡不勞而獲﹐貪小便宜﹐對現狀不滿的傻客 (sucker)。克林頓的騙法則傾向於傳統政客那種魔術師的障眼法。你知道魔術師在詐你﹐但一時並不一定看得出詐在哪裡﹖
這些年來﹐我對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越來越反感﹐我是Lyndon Johnson 當總統時來美國的﹐看過的美國大選恐怕比很多人要多一些﹐我從沒有看過像特朗普那樣「望之不似人君」的人會代表美國的主要政黨出來選總統。如果他這次敗選連累了共和黨參眾兩院的席次﹐不但共和黨要徹底檢討﹐美國的選舉文化也要徹底改革﹐ 不然會變成世界級的笑話。這對我們這些並不滿意民主制度﹐但又覺得其他的選擇(the other alternatives) 更差的自由主義者是情何以堪的諷刺。
縱觀世界各國國家領導人的產生﹐除了一人一票的民選制度外﹐至少還有四種﹕
其一﹐老子英雄兒好漢的世襲制。
這種封建兼不平等的制度下產生的國家元首﹐如果有名無權﹐像英國﹐日本﹐和最近逝世的泰王﹐以及歐洲一些國王﹐倒也罷了。但如果運氣不好遇到朝鮮那種瘟神似的「偉大領袖」傳「親愛領袖」再傳「天下第一戰將」的世襲制﹐老百姓就要倒八輩子的黴了。
其二﹐普丁旋轉門制。
俄國的普丁﹐當完總統當首相﹐當完首相當總統﹐搬風不換莊。奉行這種制度的還有那個罵歐巴馬老娘是某種動物的新任菲律賓總統老杜﹐他市長幹完女兒幹﹐女兒幹完又是他于右任(余又任)。難怪他最佩服的人是普丁。
其三﹐槍桿子出政權制。
有一陣子﹐東南亞﹐中南美的國家非常流行這種政權轉移的制度。這種制度的壞處往往是人直著進去橫著出來﹐你能接受這種制度嗎﹖
最後還有一種與眾不同「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領導接班人的制度。
這種制度絕非民主﹐因為國家領導人不是由全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但好處是在這種制度下﹐金光黨式的騙子和魔術師類的騙子就「狗熊」無用武之地。沒有兩把刷子﹐只靠錢多不可能成為國家領導人。這種一黨專制制度的政權轉移不容易出現流血的動亂﹐因為槍桿子是黨指揮的。同時﹐在這種制度下﹐執政者沒有能否連任的壓力﹐不必在第一任任內把精力和優先次序全放在爭取連任的考量上。
「具有中國特色」接班的過程﹐接班人要經過長年的觀察﹐揀選﹐培養﹐考驗﹐競爭﹐妥協﹐淘汰的過程﹐這種制度好嗎﹖掌門人自認是自由主義的右派﹐要我說它好實在說不出口。壞嗎﹖好像比起美國和台灣一人一票的選舉﹐少數不服從多數的制度比較不勞民傷財﹐不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在這種制度下最後脫穎而出的領導人﹐在歷練和能力上絕對不會太差﹐不信的話﹐把歐巴馬﹐蔡英文的能力和歷練和習近平比一下。坦白說﹐我認為老共那套並不太壞。
前陣子有一個大陸的年輕學者聽到我批評今天的美國比起我剛來時的美國是每況愈下後﹐問我原因在哪裡﹖我說 1960 年的總統大選﹐甘迺迪只贏尼克松10 萬票( 0.17% )﹐共和黨說要重新驗票﹐尼克松說不用了。老布希離開白宮﹐桌子上留了一封感人的親筆信給克林頓。比起這兩位共和黨的前輩﹐特朗普算什麼名堂﹖但我指出的是現象﹐原因在哪裡要等我以後慢慢講。現在能講的就是﹕別哭別哭﹐一會兒就完了。
懷南補記﹕
OK﹐信銅嘴正式降級為信錫嘴了。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變成信豆腐嘴。
不過話說回來﹐掌門人的嘴鐵不鐵有啥重要﹖老美選民和台灣選民一樣因為對現狀不滿﹐寧願選一個 devil you don't know﹐也不願意選一個 devil you know 違反常規才是代誌大條。
掌門人唯一關心的就是川普(星島翻譯成特朗普真搞它不過)會不會把美國股市搞得大跌﹐讓掌門人的棺材本血本無歸﹐如果不會的話﹐咱們就把他當柯 P 的笑話看吧。Stay tuned.
坦白從寬
《總統先生 看你的了﹗》系列之二
2016 年11月13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1月16 日上網
懷南前記﹕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跌破絕大多數人的眼鏡﹐其中也包括掌門人的。信大「瞎」預測選情失準這也不是第一次﹐I sell what you need, you buy what you want﹐何況我早就說過我是分析師﹐不是算命師。常看我文章的人大概知道我對選情預測的基本態度﹕預測準了歸功於運氣﹐不準乃技不如人﹐甚至有朋友開玩笑說信懷南說誰當選誰就落選。就像他開車找路﹐他說往左轉﹐你就往右轉包不錯。
我現在比較感興趣的是特朗普當選後會是怎麼樣的總統﹖美國未來的走向如果﹖我會趁特朗普當選寫一系列的評論(能想像希拉莉當選我能有那麼多題材寫嗎﹖難怪尼克遜下臺﹐包可華 Art Buchwald 如喪考妣)。這些文章有兩個彼此相關的主軸﹕
其一﹐回答別人問我為什麼美國越來越走下坡。
其二﹐問特朗普的勝選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些評論當然只代表信大「瞎」寶貴的﹐不寶貴的﹐甚至閣下認為是 ^%$&^% 的意見。因此看看就好﹐別太認真。如有任何指教﹐你可以選擇來信﹐我可以選擇不回。理由很簡單﹐不外乎﹕
其一﹐如果閣下同意我的看法﹐我說謝謝是心照不宣。
其二﹐閣下不同意我的看法有可能是沒看懂我的觀點。
其三﹐也可能閣下在瞎子摸象﹐不妨等整個系列的文章看完後再發表 寶貴/不寶貴/%^$#^% 意見不遲。
其四﹐我不會學蔡英文總統府用「多謝指教」來敷衍李登輝的批評。如果閣下言之有物﹐但看法與咱們不同。 Good for you。 人到了咱們這把年齡﹐對看法的對與錯不認為永遠那麼黑白分明。也實在沒時間去討論那些與掌門人切身無關的事情。
話講得夠白﹐是為記。懷南 11/18/2016
這篇專欄上報的時候﹐誰是美國下一任的總統已經揭曉了。誰當選? 借用一句 GWTW (Gone With The Wind) 裡的經典名言 FMDIDGAD (Fl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南帝」克林頓﹐「東邪」特朗普﹐我誰都沒投﹐掌門人自認非模範公民﹐但我有不投票的理由﹐坦白從寬﹐容我在此交待一下不投票的原因﹕
胡適曾經對民主政治和極權政治的區別有句一針見血的名言。他說﹕「民主政治下﹐人民有不說話的自由。」同樣的道理﹐在民主政治下﹐人民有投票的自由﹐但也有不投票的自由。我們常用「神聖的一票」來形容我們手中的那一票。我從來就不明白你我這票有啥「神聖」﹖如果真的「神聖」的話﹐就不該為投而投。這次共和﹐民主兩黨的候選人都是騙子﹐都不值得我這「神聖」的一票。
很多人投票﹐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喜歡某一個候選人而是特別不喜歡另一位候選人。我雖不喜歡特朗普﹐但他的一些看法﹐我覺得不無道理。問題不出在他的信息(message)﹐問題出在他這個傳信人(messenger)。在我眼中﹐希拉莉克林頓這個傳信人和特朗普半斤八兩﹐如果我在兩個騙子中把票投給一個比較不騙的﹐那不是投下「神聖」的一票﹐那是投下「神經」的一票。
紐約時報在選前預測克林頓當選的機率是 95%﹐ 乖乖隆地咚﹗ 嘴比信鐵嘴還鐵﹐但這是在 FBI 拋出郵電門選前震撼彈之前。就算這個震撼彈沒拆掉﹐我看對選情也沒什麼大影響。「東邪」和「南帝」的鐵桿粉絲﹐早就吃了秤砣鐵了心﹐說什麼都不會改變心意。中間選民本來想投克林頓的﹐1/3 恐怕會拒絕投票﹐1/3 怕克林頓選情告急而把票催了出來﹐1/3 可能陣前起義把票投給特朗普。至於原先就傾向於投特朗普票的人﹐電郵門不電郵門﹐沒啥區別。二一添作五﹐如此算盤珠子一撥﹐誰也佔不到便宜。因此我沒原因因為擔心我不喜歡的總統候選人當選而含淚投票給另外一位候選人﹐這種台灣深藍式的投票模式 ﹐算哪門子民主﹖
湯姆漢克﹐電影天王巨星﹐克林頓支持者也。他公開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特朗普和希拉莉克林頓的區別。他說(並非原文)﹕「你去看牙醫﹐告訴牙醫你牙痛要拔。特朗普牙醫說﹕『沒問題﹐沒問題﹐我技術天下第一﹐你現在坐上椅子﹐讓我們來試試看拔牙是怎麼一回事。』另一個牙醫﹐拔牙無數﹐經驗老到﹐診所牆上掛滿了畢業證書和獎狀﹐這個牙醫的名字叫希拉莉克林頓。」
湯姆漢克的類比不是沒有道理﹐以從政經驗論﹐希拉莉克林頓是美國歷史上唯一有 8 年總統夫人﹐聯邦參議員和國務卿經歷的總統候選人﹐這樣的金字招牌﹐在美國政治史上很可能是空前絕後的事。但湯姆漢克沒有提到一個事實﹕希拉莉這個「牙醫」到目前為止已經收了(募得) 2 億 7000 萬元的費(捐款)﹐付費的真是無所求嗎﹖牆上貼的是否有贗品也說不定。至於那個沒有一點拔牙經驗的特朗普牙醫﹐就連廣告 「讓美國再次偉大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是抄「萬人迷牙醫」雷根 1980 年的競選標語「讓我們重讓美國偉大 (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如果美國多數的老百姓傻傻的把嘴張開﹐讓特朗普這個從沒拔過牙的「牙醫」去擺佈﹐我也服了。民主政治本來就是自作自受的政治﹐一失手成四年恨﹐待回首等下一任﹐不投票就無怨無悔。
再講一次﹕寄出此文時﹐誰是下一屆美國總統還不知道。電視擂台賽東邪連敗三場﹐再加上性騷擾往事並不如煙﹐眼看大勢已去﹐但突然殺出個 FBI 程咬金﹐重啟電郵門調查。如果此事產生台式「兩顆子彈」效應﹐特朗普鹹魚翻了身﹐我倒要看東邪怎麼讓美國再偉大法﹖至於南帝嘛﹖不能班師回白宮固然遺憾﹐但人算不如天算﹐這也是宿命。退一步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近年來地球上的女性國家領導人霉運高照﹐泰國﹐巴西﹐台灣﹐韓國不用說了﹐連德國那個鐵娘子日子也不好過。希拉莉如果當不成美國總統﹐這表示美國和台灣一樣﹐老百姓對現狀不滿已經到了非給你一個教訓的爆炸點了。他們把不滿和憤怒寄託在特朗普改革的希望上﹐東邪逆風而起不是沒有機會。懷南老矣﹐世路如今已慣﹐我心到處悠然﹐不投票的壞習慣各位不必傚法。就當反面教材來清算吧。
2016 年11月20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1月23 日上網
懷南前記﹕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跌破絕大多數人的眼鏡﹐其中也包括掌門人的。信大「瞎」預測選情失準這也不是第一次﹐I sell what you need, you buy what you want﹐何況我早就說過我是分析師﹐不是算命師。常看我文章的人大概知道我對選情預測的基本態度﹕預測準了歸功於運氣﹐不準乃技不如人﹐甚至有朋友開玩笑說信懷南說誰當選誰就落選。就像他開車找路﹐他說往左轉﹐你就往右轉包不錯。
我現在比較感興趣的是特朗普當選後會是怎麼樣的總統﹖美國未來的走向如果﹖我會趁特朗普當選寫一系列的評論(能想像希拉莉當選我能有那麼多題材寫嗎﹖難怪尼克遜下臺﹐包可華 Art Buchwald 如喪考妣)。這些文章有兩個彼此相關的主軸﹕
其一﹐回答別人問我為什麼美國越來越走下坡。
其二﹐問特朗普的勝選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些評論當然只代表信大「瞎」寶貴的﹐不寶貴的﹐甚至閣下認為是 ^%$&^% 的意見。因此看看就好﹐別太認真。如有任何指教﹐你可以選擇來信﹐我可以選擇不回。理由很簡單﹐不外乎﹕
其一﹐如果閣下同意我的看法﹐我說謝謝是心照不宣。
其二﹐閣下不同意我的看法有可能是沒看懂我的觀點。
其三﹐也可能閣下在瞎子摸象﹐不妨等整個系列的文章看完後再發表 寶貴/不寶貴/%^$#^% 意見不遲。
其四﹐我不會學蔡英文總統府用「多謝指教」來敷衍李登輝的批評。如果閣下言之有物﹐但看法與咱們不同。 Good for you。 人到了咱們這把年齡﹐對看法的對與錯不認為永遠那麼黑白分明。也實在沒時間去討論那些與掌門人切身無關的事情。
話講得夠白﹐是為記。懷南 11/18/2016
浮士德 (Faust) 是德國大文豪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在 1808 年完成的一部巨著﹐主人翁浮士德因不滿現狀﹐於是把靈魂賣給魔鬼以換得青春和享樂。我用它來開頭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一系列的話題﹐用「魔鬼」﹐「浮士德」就像我用「東邪」﹐「南帝」﹐當然都是隱喻 (metaphor) 。坦白說﹐特朗普也許是個「色鬼」﹐ 但還沒壞到魔字級。至於把票投給他的人﹐說是出賣靈魂也不公平。我好奇的是想知道﹐現代「魔鬼」能不能得了你的「靈魂」後﹐給予你想要的「青春」﹖
投票的那晚很早就上床睡覺﹐希拉莉當選我沒什麼好高興的﹐證明美國仍然是財團﹐金主﹐精英在幕後操縱。美國繼續走下坡倒霉的也不是我們這批大江準備入海(比行將入木文雅些)的人。如果特朗普當選﹐證明美國不滿現狀人的憤怒已經到了要革命的地步﹐只是美國的革命﹐下臺的人不會直著進去﹐橫著出來罷了。誰當選都不會讓我睡不著覺。
一覺醒來美國果然變天了﹐希拉莉那婆娘婚都不離就是想當美國總統。如今白宮夢斷怪罪 FBI 的頭頭暗算她。好在希拉莉有個鐵桿粉絲瑪丹娜﹐娜姐可以高歌她的拿手名曲﹕Don't cry for me America, The truth is I want to be president, All through my wild days, My mad existence, I kept my dream, Too bad you fools elected that idiot 來為她解悶。你我也不必為希拉莉操心﹐她公婆很會搞錢﹐只是以後見面費的起價要打折了。
特朗普能勝選﹐他從列根那裡抄來「使美國重新偉大」的競選口號居功甚偉﹐和當年希拉莉的老公的競選口號「笨蛋﹐是經濟」先後媲美。 但弔詭的是所謂「偉大」是啥意思﹖沒人明確地﹐具體地說清楚過﹐閣下知道「國王的新衣」﹐「Placebo」 是啥玩意嗎﹖「使美國重新偉大」有可能就是這些玩意。
我是 60 年代中期來美國的﹐那時候的美國﹐在我的心目中算得上是「富強」但夠不上是「偉大」。在我的認知中﹐只有在第二次大戰時候的美國有資格稱得上是個「偉大」的國家。那時候的美國代表的是正義的化身﹐是人類的希望。出兵歐洲和太平洋﹐在諾曼底﹐在硫磺島﹐美國年輕子弟﹐前仆後繼﹐血染黃沙﹐為的是幫助別的國家抵抗德國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者的侵略。二戰後的總統﹐從艾森豪﹐到甘迺迪﹐到強生﹐到尼克遜﹐到福特全上過戰場。老布希和甘迺迪富家子弟出身﹐甘迺迪巡邏艇被擊沉受傷﹐老布希飛機中彈跳傘獲救﹐甘迺迪的父親曾經出任美國駐英國的大使﹐長子二次大戰時駕機在歐洲戰場上空陣亡。
當時好萊塢的天王巨星 Clerk Gable, Robert Taylor 投影從戎﹐上過戰場。曾經看過一張照片是 Tyrone Power 身著海軍陸戰飛行員軍裝隨著解甲歸國士兵在船靠岸船欄邊的照片﹐用現代年輕人的話說﹕帥呆了。就連沒上過戰場的列根﹐在後方也為國防部拍過不少宣傳片。近年來的美國總統﹐小布希越戰時當的是國民兵﹐開的好像是隱形機﹐因為很少上班﹐柯林頓根本是「逃兵」。我不是說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定要打戰﹐我是說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定要知道為何而戰。我不是說一個偉大國家的領導人一定要當過兵﹐我是說一個偉大的國家是靠一大批懂得犧牲奉獻的人打造出來的。美國的軍力仍然是世界第一﹐駐軍遍天下﹐仗也打過比任何國家都多﹐除了為朝鮮揮軍南下﹐伊拉克入侵科威而跨海作戰外﹐其他多數是師出無名。單靠軍力強大的國家豈能稱之為「偉大」﹖
這是我要嚮往「使美國重新偉大」的現代「浮士德」與「魔鬼」們去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在國際舞台上美國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才算「偉大」﹖特朗普在沒當總統前說過要找幾個像麥克阿瑟﹐巴頓那樣的將軍﹐把 ISIS 炸他個一佛出世﹐二佛涅槃。這讓我想起越戰時美國二次大戰的英雄﹐空軍名將﹐做過甘迺迪空軍司令的李梅 Curtis LeMay (羅拔甘迺迪的兒子中﹐有個以他命名) 。他說過「要把北越炸回石器時代」。結果呢﹖如果能夠用炸它個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來消滅 ISIS 我當然樂見其成﹐ 但行得通嗎﹖如果美國能夠帶頭消滅世界上的主要恐怖組織又不衍生後遺症﹐那我得說美國是個「偉大」的國家。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是現代「浮士德」寧願用靈魂(選票)去換的「青春」﹐「青春」能換回來了嗎﹖《總統先生﹐看你的了﹗》 系列已經開始啦。
豈非夢話一句
《總統先生 看你的了﹗》系列之四
2016 年11月27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1月30 日上網
1858年的6月16日,林肯還不是美國總統,他在共和黨黨員大會上發表了一篇有名的演講,演講中提到一個彼此對抗的房子是立不起來的 (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 not stand)。
特朗普當選的第二天,美國各地有不滿特朗普當選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在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人民走上街頭抗議本來就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但抗議也要有兩個前題:抗議有沒有道理?抗議不能演變成暴動。民主政治本來就不是絕對公平的政治制度,美國的總統選舉,比的不是誰得的個人票多而是比誰得的「每州分配票/Electoral College」多。這次選舉,希拉莉雖然在全國贏了特朗普150萬張票,但輸掉58張「分配票」而落選。
也許有人會問:這是啥玩意?投希拉莉票的人明明比投特朗普要多,怎麼反而是特朗普當選呢,豈有此理,老子不服,上街造反有理。 我說:小子不要亂來,看看美國地圖,50個投票州加DC特區,希拉莉只拿下19個,共和黨在美國遍地開花,如果美國的制度單靠數人頭,那美國三分之二的州都靠邊站算了。兩黨候選人只要在人口眾多的東西兩岸捉對兒撕殺,把其他地廣人稀的州當「拖油瓶」看待,這又公平嗎?結論是,遊戲規則已行之有年,雖不完滿,但也得遵守輸要輸得起的氣度,否則每次選舉總會有人輸,輸了就不服氣上街頭抗議,再加上抗議群眾往往藉機暴動,倒霉的是無辜商家。特朗普就任後,如果不能消除美國國內人民的對立,這怎麼可能「使美國重新偉大起來」﹖
這次特朗普之所以能夠當選,他就是充分利用農村包圍城市,拉多數 「have-nots」階級打擊少數「haves」階級的策略成功。其實民主黨和希拉莉逐鹿初選的桑德斯,競選主軸就是要「劫」富濟貧,打破社會不公。眾所週知,白紙黑字,掌門人是挺北丐桑德斯的,只是民主黨的當權派,執迷不悟,沒把藉民怨的那股暗流而起的特朗普看在眼裡,才會陰溝裡翻船。北丐提早出局,於是掌門人連票都懶得投。現在民主黨裡有人怪桑德斯害希拉莉敗選,就像當年深藍怪宋楚瑜拉跨國民黨一樣。希拉莉怪FBI也像深藍怪「兩顆子彈」一樣沒出息。我現在倒是有一個疑問﹕桑德斯會贏特朗普嗎?我不知道,但桑老至少有我這票。
美國的分裂公開化是從60年代開始的,當時上街頭的一類是反越戰的年輕人,另一類是黑人。回頭來看,反戰的那批人,多半是屬於30歲前是自由派,30歲後是保守派的知識分子。他們抗議的方式通常比較溫和,抗議的誘因重覆性不高,破壞性不大,時過境遷後,他們反而成為當年他們要打倒的對象。反觀後者的遊行示威,破壞性越來越大,次數也越來越頻繁。這是美國社會的癌症之一,到目前為止我看不出有改善的跡象。
我一向強調美國社會撕裂的主因不是種族歧視是經濟歧視。只有改善經濟才能改善社會地位。改善經濟狀況,教育和家庭是兩大基石,猶太人,亞洲人在美國靠此改善社會地位,如果黑人或墨西哥人不能照樣順籐摸瓜,那他們會永遠屬於低下階級。
一般來說,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基本差異從他們對街邊流民的態度可以看出來。民主黨認為政府有義務幫助他們,共和黨認為人的際遇,取決於個人的努力。我很奇怪大多數的華人自認傾向民主黨,但他們的價值觀卻近乎共和黨。這是一個相當弔詭的現象。
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是一個團結而沒有明顯階級的國家。
希拉莉的競選口號是「團結則強 Together Stronger」,這不是空口講白話嗎?
特朗普不是一個對弱勢族群友好的人,別期望他在任上對消弭美國貧富兩極化有多大貢獻。
我1965年3月洛杉磯下飛機,8月就遇到華茲區 (Watts)大暴動,50年過去了,我從沒回洛杉磯的華茲區去看過,不知道它現在是什麼個模樣。反觀中國,看看她這50年的變化。我來美國的時候三藩市街上沒有無家可歸者。這些年來,homeless的人越來越多,美國的CEO的年收入往往是他(她)公司職員的300倍,美國前 20%的家庭,擁有全國89%的財富,前5%的家庭擁有全國63%的財富,最下面60%的家庭才擁有3%的財富,「使美國再偉大」如果連社會分配不義都解決不了,那不是閒話一句而是夢話一句。
總統與道德 《總統先生 看你的了﹗》系列之五
2016 年12月4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2月7 日上網
我有一個朋友﹐性格嫉惡如仇﹐有話直說﹐價值觀非常保守﹐我曾經開她玩笑﹐問她是不是茶黨﹖這次特朗普當選﹐她氣憤填膺﹐連特朗普的名字都不屑一提﹐說提會髒了她的嘴。我不知趣安慰她﹕C'mon, Can't be that bad﹐這下把她惹火了。幸好大家很熟﹐不然朋友都沒得做。
有三位讀友來信﹐一個問﹕為什麼那麼多人恨特朗普﹖第二個問﹕為什麼包括你在內﹐都認為一個人的道德和做好總統有關係﹖第三位的信很簡單﹕「信懷南﹐你的專欄很好﹐試嚇溝通呀」。最後五個字不知道是筆誤還是另有玄機。這四位英雌好漢對信懷南的感觀﹐再次證明掌門人門神式的特異功能繼續發功。門神者﹐中國老式兩扇門門上畫的神像也﹕門打開在裡面﹐門關上在外面。自由派認為我不夠自由居然贊成死刑﹔保守派認為我不夠保守﹐竟然不譴責同性結婚。藍的認為我不夠藍﹐綠的認為我的 DNA 是藍的。。。
唉﹐這年頭要做個理性思考的諤諤之士很容易被誤解的。趁此機會讓我來回應一下總統與道德的問題﹕首先﹐總統 (President) 和總統名器 (Presidency) 是兩回事。以馬英九為例﹕老馬總統做得挺差﹐但在維護總統名器上的表現可圈可點。這次「老馬去馬來」﹐自製中華民國前總統名牌﹐維護的是他代表的名器。要談特朗普的道德﹐就必須先瞭解什麼道德和他的身份。
咱們老中是講道德的專家﹕四維八德﹐四書五經﹐講的都是道德的規範。我們從小在家父母教﹐在校老師教。反觀美國﹐道德的規範主要來自宗教(基督教)和法律。近年來宗教在美國社會和道德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小﹐法律執行不力﹐學校和家庭對年輕人道德的教導幾乎是零。前幾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說在台北坐捷運﹐年輕人見到我們一定讓座﹐仁愛座總是留給有資格坐的人坐。朋友說在美國﹐有次把位子讓給一個小孩﹐他父母在旁連聲謝謝都不說。換句話說﹐我相信老中基於道德不投特朗普票的比率比老美高。
道德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個人的言語與行為﹐特朗德在這方面很難說是模範公民。但道德還有第二個層次﹐那就是一個人內心中﹐會不會是像北丐桑德斯說特朗普是個 bigot/bigotry。 Bigot 不是恭維話﹐指的是對非我同類沒包容心的人。特朗普是個 bigot 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種人做國家領袖非常危險﹐希特勒就是一個標準的 bigot。
很多人可能認為特朗普是個真小人﹐而希拉莉則是個「君子劍」式的偽君子。如果特朗普不做總統﹐他是真小人﹐假小人﹐他的言行與我何干﹖但做了總統﹐就得顧慮到總統名器的尊嚴。如果他老毛病不改﹐那問題就大了。不管怎麼說﹐我們對總統的言行和道德標準應該高些﹐因為這個名器代表國家﹐就像我們對老師﹐牧師道德操守的要求要高些一樣。李敖曾經說過他寧願做一個真小人也不做一個偽君子。我年輕的時候曾用這句話來頂撞我的父親﹐他問我為什麼不做真君子呢﹖回想起來﹐我父親一生中只教了我這句話。這恐怕也是這次我不投票的原因。
道德和能力有關嗎﹖當然沒有。試以二戰後美國總統為例﹕
小羅斯福蓋世功勛﹐去世時小三在旁﹔
杜魯門曾經說過他對權力沒興趣﹐錢也沒有﹐女人嘛﹖只有一個﹐現在在廚房裡﹔
「愛生毫」愛上戰時英國女司機要離婚被馬歇爾罵﹔
甘迺「弟」有風流的本錢﹔
詹遜德州牛仔﹐南方老粗﹐曾經對外說他的副總統韓佛瑞﹕「老韓嗎﹐給他一個女秘書和一支有橡皮擦的鉛筆就搞定了(那時沒電腦)。」
尼克松沒風流的本錢﹔
福特老實人﹐ 詹遜說他大學打足球中鋒把頭打顛倒了﹔
卡特有色心沒色膽﹔
列根好萊塢打滾居然沒有醜聞﹔
柯林頓不但風流並且下流﹔
布希父子安份﹔
歐巴馬人品言之過早。
由此可見道德和能力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如果我要投票選總統﹐道德操手是考量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對那些恨特朗普入骨的人﹐我建議等他上任後再聽其言﹐觀其行。總之一句話﹐美國總統的權力並不是那麼大﹐特朗普不可能隨心所欲任他亂搞﹐誰知道﹖他也許是個能改變美國的總統。總統先生﹐看你的了。
鋸箭與補鍋 《總統先生 看你的了﹗》系列之七
2016 年12月18 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12月21 日上網
在中國傳統的講法中﹐對處理問題提供了兩個不同的模式﹕一種是所謂的鋸箭法﹐一種是所謂的補鍋法。
一個人中了箭﹐要把箭頭拔出來病人受的痛苦當然不言而喻﹐因此最簡單﹐最不痛苦的治療方法就是把留在外面的箭給鋸掉。這樣從外表上看好像問題解決了﹐但事實上這是一種處理起來容易﹐看起來好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另外一個模式就是鍋有裂縫要補﹐補鍋的人把鍋再敲一下﹐讓裂縫變大﹐這樣補起鍋來也許容易些﹐在別人眼中非常威風﹐但這種處理方式風險很大。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如果希拉莉當選﹐我的猜想她的治國方針和傳統政客的治國方針沒什麼太大的不同﹐換句話說﹐很可能用的是鋸箭法。民主政治的國家領導人﹐因為有任期限制和連任的問題﹐很難有決心和有必要冒大風險真的去解決問題﹐他們只要表面工作作得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四年或八年下來﹐隱藏的「箭頭」﹐留給下任去處理。我不敢說希拉莉一定是這樣的總統﹐我說一般民主政治選舉出來的總統多半如此。
12 月1 號﹐特朗普當總統後回到俄亥俄州的辛辛拉提謝票﹐現場直播我從頭到尾看完﹐看完後的感覺是﹕美國這個鍋有裂縫已經很多年了﹐現在出了一個相信砰的一聲把裂縫敲大點比較好補的總統﹐問題是這個叫特朗普的總統有補鍋的能力嗎﹖美國這個需要補的破鍋被特朗普手起槌落猛敲一通﹐能承受得住嗎﹖
特朗普高調謝票﹐內容﹐風格用八個字就能概括﹕前四個字是「出我鳥氣」﹐對希拉莉及另一位敗選者極盡奚落之意。套句現在還在保外就醫﹐不復當年意氣風發時陳阿扁的口氣﹕「我贏了﹐你能把我怎樣﹖」按照民主政治的遊戲規則﹐勝選者對敗選者一定會說些場面話。一來是表現勝者不驕的風度﹐二來是彌補競選時敵我雙方的裂縫。目前看來﹐特朗普不吃這套﹐根本不在乎那些把票投給民主黨﹐總數超過自己 200 萬希拉莉支持者的感覺。這是標準的把破鍋的裂縫敲大點再說的做法。這種補鍋法是否有用﹖難說。 馬英九在泛藍大力擁戴下高票當選後﹐馬上冷落投票給他的人﹐籠絡沒投他票的人﹐結果如何﹖世人有目共睹。特朗普的作風迴異﹐結果又將如何﹐世人拭目以待。
特朗普謝票的八字訣的後四個字(八字另外一撇)是「猛開支票」。在這方面﹐你不得不承認特朗普與一般政客不同。一般政客講話向來是刀切豆腐兩面光﹐講了等於沒講。而特朗普把他要做的事講得很白﹐以下是他他開出的支票﹐排名不分先後﹐括號內是掌門人的短評﹕
美國第一。 (這是特朗普主義/Trump Doctrine﹐重振美國雄風的最終目標。此主義的基本精神是《門諾主義/Monroe Doctrine 》的反面。門諾主義強調的是歐洲殖民勢力﹐別再來美洲攪和﹐美洲是咱們的勢力範圍。特朗普主義說白了就是孤立主義。在 21 世紀的今天﹐孤立主義行得通嗎﹖那是另一個話題。)
製造業班師回美﹐出走者課以重稅。(這不是保護主義是啥﹖製造業班師回美﹐出走者課以重稅這種話說比做容易。就以蘋果產品為例﹐它全靠海外代工製造﹐報上說郭台銘已經在賓州開始建立供應鏈﹐準備在美國生產 Apple 產品﹐這談何容易﹖郭台銘的鴻海(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替蘋果組裝 i 字輩的產品﹐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蘋果利潤﹐更主要的是工人素質高﹐成品品質好。富士康生產線的作業咱們是親眼看過的﹐以美國工人的高工資﹐低效率﹐如果還加上工會﹐福利的包袱﹐算盤一打下來﹐羊毛出在羊身上﹐ Made in USA 的蘋果 i 字輩產品﹐誰買得起﹖)
其他開出去的支票包括減稅﹐鬆綁法規(傳統共和黨主張)﹔提昇執法人員和婦女地位(我不相信特朗普是個如假包換尊敬女性者)﹔燒美國國旗者該取消美國國籍或坐牢(這和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背道而馳﹐特朗普任內會指派有權釋憲的大法官﹐這是保守派的最大勝利)﹔廢除歐巴馬的健保制度(顯然對保險公司有利)﹔徹底打擊恐怖分子(Holy Smoke! 炸他個一佛出世﹐二佛涅槃﹐這可不是光說不練就能過關的。總統先生﹐看你的了)。
2016-12-25 G與G 《總統先生 看你的了﹗》 系列之八 - 2016 年12月25日星島日報《信懷南專欄》
這是信懷南寫 《總統先生,看你的了﹗》系列的最後一篇,2016辭歲之作,2017年開始,重新洗牌,換人做莊(Buck Stops Here),又是四圈。用G與G做標題,當然是故弄玄虛,得先解釋一下才行。
G與G,高盛(Goldman Sachs)與將軍(Generals)也!這是特朗普新政府高官的特色。換個方式講,也是M與M。蓋特朗普的內閣成員和貼身智囊團都是些百萬富翁 (Millionaires)和有軍事(Military)背景的人。
先從百萬富翁算起:首先出場的代表是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此公來自高盛,財政部長和美國國務卿、國防部長鼎足而立的三公之一。不信掏出一張「大拉屎」看看是誰在上面簽名。
接下來是商務部長Wilbur Ross。此公明年上任時高壽八十,身家25億,在特朗普開的賭場遇到財務危機時出手救過當時落魄的未來主公。Wilbur Ross的副手Todd Ricketts的老爸是剛拿世界棒球賽冠軍小熊隊的老闆。標準的富二代。
教育部長Betsy DeVos是Richard DeVos的媳婦。Richard DeVos又是何方神聖呢?此公乃直銷龍頭安麗(Amway)創辦人,身家51億。交通部長趙小蘭的父親是船業大亨,夫婿 Mitch McConnell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榮華富貴集於一身。特朗普要對美國基本建設大刀闊斧整頓,趙小蘭的能力將面對嚴峻考驗。
現在談軍事背景的新政府要員:首先出場的是出任國防部長,陸戰隊四星上將外號「瘋狗」的James Mattis。特朗普說他是將軍中的將軍,最像巴頓的將軍。這話對美國是禍還是福?難講。但對美國的敵人言,絕非好消息。
無獨有偶,出任國家安全部長的也是一個退役的陸戰隊四星上將John Kelly,和「瘋狗」將軍一樣,都不是美國三軍官校科班出身,肩上的星星是靠沙場鐵血掛上的。Kelly的兒子服役時在阿富汗中地雷陣亡。
出任國家安全顧問的Michael Flynn是陸軍三星中將。主掌中央情報的Mike Pompeo雖不是將軍,但卻是西點軍校1986年班第一名的畢業生,退役後進哈佛。
特朗普的國防、國安、情報、顧問由這四大金剛掌管,再加上提名出任司法部長的Jeff Sessions,環保沙皇Scott Pruitt,全是些和特朗普志同道合的右派保守人物。美國未來的走向,很可能是環保運動,主張同性婚姻合法化,鬆綁移民政策,貿易自由化,勢力全球化擁護者的噩夢。那對我們關心的中國和台灣會有什麼影響呢?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老是把老共當靶子打,但各位有沒有注意他和其他政客不同,他對批評中國的人權毫無興趣,他完全是在商言傷,批評奧巴馬的政府笨,被老共玩弄於股掌之上。這恐怕也是他前陣子打破台美斷交37年後的慣例,接了一通蔡英文的恭賀電話的原因。接買武器的傻客(sucker)來電話,有啥了不起?能想像希拉莉會接這通電話嗎?
這通電話絕對是台灣多年付銀子給公關公司買來的。根據我的瞭解,在投票前很多中國網民不喜歡希拉莉,他們不瞭解一個他們不知道的魔鬼比一個他們知道的魔鬼更可怕的道理。特朗普當選,他們高興不了幾天,結果被這通電話潑了冷水。特朗普接這個電話的時候,幾十年來美國對華政策的最高謀士基辛格正在中國訪問,特朗普的一個顧問被問到中國會不開心時,用了screw them這樣的粗話。Screw them語氣,介乎 F... Off和To heck with之間,顯然特朗普麾下有一批對基辛格不服氣,沒把中國看在眼裡的初生之犢。我本想來一篇《面子與裡字》評論此事,但廿幾年前我開始寫專欄就不想把自己定位於「業餘政論家」。這通電話,攪亂了37年來中美台三方面的潛規則,台灣很可能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可能贏了面子,輸了裡子;中國顯然是輸了面子,是不是會開始輸掉裡子,要看國家領導人的智慧和國家實力;至於特朗普嘛?這次連screw them的話都說出來了。爽!有面子,但裡子呢?
我對特朗普當選總統的結論是:他的理想和政見,對美國中產階級很有吸引力。他用的人,擺明了他推行新政是玩真的。這些G與G,M與M,由於他們本身的成功,對美國的低下階層和弱勢恐怕缺少同理心。特朗普心儀列根,想重振美國雄風,做一個偉大的總統,但他沒有列根的個人魅力和幽默感。很多人不喜歡特朗普因為他本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基於道德要求,認為他不夠資格做總統,是不是值得恨,要看他的政績。此人過份自戀,以為做總統和做公司總裁沒區別。Well,總統先生,看你的了!我希望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