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參考彙整來源:
〈亞斯伯格症狀有哪些?亞斯伯格量表/症狀/行為/治療方式 一次看懂〉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陳韋彤
〈家長如何照顧自閉症類群的孩子〉心煦心理治療所 蔡岳融臨床心理師
〈如何與亞斯伯格相處?同學、朋友、伴侶的與亞斯相處/社交方式〉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陳韋彤
〈我的孩子是亞斯伯格嗎?亞斯伯格症症狀是什麼?亞斯伯格症該如何治療〉-作者 / 曾沛瑜
「小樂故意撞人!」受害者一狀告到老師那,但小樂卻堅持自己沒有,同學們開始指責他欺負別人又愛狡辯,各個義憤填膺。後來媽媽問他,小樂才說:「是門撞的,又不是我。」原來小樂推門的時候不小心撞到同學。
「老師,小芸,雨傘沒有收好,亂擺在地上。」
「拜託,我的雨傘還沒乾,晾在地上又會怎樣?我等一下就會收起來啊!」
「不行,你擺在地上,會讓人家絆倒,地板會弄濕,這樣會影響到拖地同學的權益。你這樣不道德,太自私了。」
對於亞斯兒來說,告狀的原因之一,在於心中有一把尺,中央標準自己設定。當發現周圍的同學們,沒有按照自己心中這把尺的規矩來進行。這時,就很容易按鈴申吿。
亞斯伯格症是什麼?
近年因有名人自述自己「不會看臉色、太固執等」,讓亞斯伯格症逐漸進入大眾視野。過去亞斯伯格症被視為自閉症的一種亞型,但經過美國精神醫學會的修正後,調整為自閉症譜系障礙。
這個改變同時也取消了在醫學上亞斯伯格症的診斷,將之歸類進自閉症類群障礙症中。但即便再也不會出現亞斯伯格症的診斷,仍有很多人將高功能自閉症視為亞斯伯格症,更重要的是病症背後的行為與症狀也不會因此消失,仍需被正視與了解。
目前將亞斯伯格症視為自閉症的一種,表示與自閉症有相同之處,比如同樣存在人際互動的障礙與重複、固執的行為,以及侷限的興趣等。以往認為亞斯伯格症兒童沒有顯著的語言發展遲緩,但是因為用字遣詞不精確且不自然,甚至隨年紀增長,他們也會想與人互動,但進一步的社交技巧和對話,就會遇上明顯困難。兒童時期和成人都會有社交人際的困難,這點跟自閉症是一樣的。
在許多人眼裡,亞斯伯格症孩童是個「奇怪」的孩子,他們無法感知他人情緒,對特定事物格外固執,時常被認為是任性又自我的小孩,讓父母、老師等人十分頭痛。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孩子們其實面臨著溝通、行為與學習上的障礙,究竟日常生活裡他們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
接下來讓我們分成兩個部分來討論:我的孩子有自閉症譜系障礙該怎麼辦? 我孩子的同學有自閉症譜系障礙該怎麼跟他相處?
溝通方面
1.自顧自說話、想說什麼說什麼:孩子可能過分投入自己的喜好中,自顧自地說話,即使造成他人困擾也不會停下,如果被阻止、打斷,還可能因此生氣。與他人相處時,對他人反應較為遲鈍,或無法感知對方感受。
2.看不懂他人情緒反應:我們可以通過他人表情、肢體語言去判斷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等,但亞斯伯格的孩子比較難理解他人聲調、表情、動作背後的意義,而他們相對的也不太會以此表達自身情感。
3.無法理解詞語真正意思:除了難判斷他人情緒,孩子們可能在一些詞語用運上也會遇到困難。比如說,遇到玩笑話,他們會無條件相信,沒辦法理解這「為什麼是玩笑?」簡言之,很難理解字彙除字面意思外的其他意涵。
行為方面
1.感覺太過敏銳:每人都會有自己的敏感點,比如不喜歡某些聲音、討厭肢體碰觸等,而亞斯伯格的孩子在這方面又更為顯著。這絕不是身體上的障礙,而是對孩子而言這些違常的感受特別明顯。
2.堅持相同路徑與順序:常見的行為障礙之一,喜歡例行生活、固定的事物、路線。這也與亞斯伯格孩童固執的特性有關聯,突然改變對他們來說是種恐懼,面對非預定的事,孩子也可能備感困惑。
學習方面
1.擁有卓越記憶力卻缺乏想像力:需要大量記憶或是具有固定規則的科目,亞斯伯格孩子通常能表現優異,超出我們想像,對自己喜歡的科目更是如此,因此時常出現偏科的狀況。且由於他們有想像力與社會性發展障礙,一些靈活的科目如作文、美術等就較顯劣勢。
2.對於手腦並用項目會感到困難:手腦並用的項目,往往讓孩子們感到困難,他們面對的其實是頭腦與身體的混亂。他們也許能記得基本規則,卻苦於無法實際應用,對於複雜動作更感吃力,在外人眼裡,看上去就是手腳不協調的表現。
3.同時間進行兩件事會感到混亂:無法一次處理多個訊息,對於複雜動作已經感到困難,更何況還要一次處理這麼多個動作。更別說這些動作還需要短時間改變他們腦袋裡的作業程序,他們更是覺得吃力。
家長如何照顧這類的孩子
1.建立生活常規
亞斯的孩子十分容易焦慮。雖然有時表面看起來沒怎樣,但內心其實早已嚇到呆掉。他們對於環境的改變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們很喜歡明確、規律的東西(像是長線阿、排列東西阿),所以在照顧情緒起伏大、症狀嚴重的孩子時,家長要「建立生活規律」。
亞斯的孩子常常容易搞不清楚狀況,所以他們可能身陷不舒服的感覺然後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常常需要同理孩子、等待孩子、並試圖了解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事件都變得可以思考、可以預期。
2.發現孩子的興趣跟專長
增添人際興趣,有一部分的自閉孩子對他人並不感到興趣,除了因為先天缺乏對人的關注造成的互動經驗缺乏外,也有很多的孩子是因為跟其他人互動一直挫敗,就漸漸遠離人群。引導孩子的人際興趣時,必須要找到孩子的專長與興趣,並盡量採取簡單、易完成的人際任務,讓他們有動力並伴隨成功經驗,才比較能夠持續跟人接觸。在有足夠的人際接觸後,亞斯的孩子勢必會接觸到各種不同於自己的人,也會發現大家的想法不一樣,孩子會在人際中發現要課克服的人際問題,家長則要慢慢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試圖理解別人的想法。
3.嘗試獨立解決問題
亞斯的孩子由於體質敏感,很多的環境改變跟知覺刺激都非常害怕,但隨著孩子長大,有時候小時候怕的東西已經不再需要擔心,但他們可能仍陷在過去的焦躁中,家長可以試著慢慢放手讓孩子做做看,每次要求孩子多做一點,問問看老師、試試看加入同學…等等,慢慢地讓孩子增加自己的問題解決經驗,自閉類群的孩子很意思,有時候真的是一個「坎」過了,他們就再也不需要依賴某個東西或固執某個行為了。
4.參與特殊教育相關課題
有些醫院的精神科有提供專屬自閉症的個別及團體療育課程,可帶著孩童前往參加,另針對家長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而相關自閉症家長協會、自閉症總會、自閉症基金會、早療中心等均有提供相關療育與諮詢課程,家長可選擇適合的課程參加。
面對亞斯伯格的孩子,我們需要去理解他們的獨特,接納他們的特質。過程中,他們也正在努力適應社會、追上同儕,當他們苦苦掙扎於社會的不舒適或混亂時,記得適時接住孩子、給他們擁抱、關懷與鼓勵。
如何與自閉症類群的同學相處
朋友、同學透露他有亞斯伯格症,該如何與他相處呢?通常,亞斯伯格的孩子常常會有交友上的障礙,不是他們不願意敞開心胸,而是往往會因為一些言語讓人感到不開心。但身為朋友、同學,有時需要付出多一點的關懷與理解,才能相處愉快。以下幾點,也提供給身旁有亞斯人的朋友們參考:
1. 正常交往、給予尊重
可以試著了解亞斯伯格症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事先做功課,並且不要將他們視為病人,正常的溝通與交流並給予提醒,就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2. 直接說出你的需要
亞斯人往往難以理解他人的需求與內心所想,調整溝通方式,試著讓對方充分收所有信息。與其獨自生氣為什麼他們不能主動想到,不如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才能避免爭吵。
3. 做好被傷害的準備
雖然上述提到,要將亞斯人們當作是正常人對待,但還是要有個認知是「他與我想的不一樣」,因此如果真的被亞斯人們的言語或行為傷害,一定要清楚明白他們是沒有惡意的。
4. 點出他們的問題
經常性的點出亞斯人們外在行為表現上的問題,不要拐彎抹腳,相信他們會非常感激。
和不同特殊需求的同學互動,能讓一般生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與存在。與其說誰特別,倒不如說一個孩子他對於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他所接觸有多廣?他的接納與接受程度,貼心與友善程度有多廣?引導孩子思考一件事情,也許有那麼一天,你我都可能需要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