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鳥的羽色無法分辨差異。喙鉛灰色,喙尖及上下喙緣後半段黃色,下喙具有一個淡黃色喉囊,繁殖季時喉囊為橙紅色,通體羽毛大致為灰白色,虹膜黃白色,眼周皮膚裸露呈黃色,頭後有卷曲而散亂的灰白色冠羽,背、肩、覆羽及尾上覆羽具有黑色羽軸,初級飛羽與初級覆羽黑色,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外側次級飛羽褐色,具有寬闊的白色羽緣,腳及趾藍灰色。
非繁殖季多出現於沿海海面、淺水海灣、開闊湖泊、河口或潮間帶等地。在台灣發現的大多為單獨出現的個體。以魚類為主食,也會捕食兩棲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
卷羽鵜鶘會遷徙一段短距離。牠們飛行時的姿態很優美,將頸昂起像鷺科,而且整群會一同飛行。卷羽鵜鶘會在水面上游泳,並以其巨大的喙來捕魚。
卷羽鵜鶘因失去棲息地及捕獵而大量減少。
民國108年短暫出現在蘆堤的灘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