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在溼地上群鷺飛揚,處處可見水鴨、漁人、扁舟, 鳥類數量 ,盛況空前,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水鳥樂園之一。80年代因被人為亂倒廢土、垃圾,使得溼地面積縮減加上環境污染溼地失去了生機,水鳥數量銳減 ,五股溼地消失在台灣溼地地圖上。90年代,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保育團體等組成的疏洪道生態保育聯盟推動生態保育與棲地重建營造,讓五股溼地重新出現契機。
從九十一年至一一四年六月底止,在五股溼地已記錄出現過的鳥類達170種以上,這些鳥類大體可以分為留鳥、候鳥與過境鳥,留鳥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在這裡觀察到的鳥類,如白頭翁、麻雀、紅冠水雞、大捲尾、小鷿鷉、小白鷺等;候鳥又分為冬候鳥與夏候鳥,冬候鳥是在遙遠的北方繁殖,秋冬季節會南遷到台灣的鳥類,如小水鴨、大白鷺、蒼鷺、金斑鴴、東方環頸鴴、黑腹濱鷸、鷹斑鷸、紅隼等,夏候鳥則是棲息在東南亞一帶,春夏季節會飛到台灣的鳥類,如家燕等。過境鳥則是把這裡當作過境旅館,只停留一小段時間即南遷或北返,例如:黃鶺鴒、部分家燕與棕沙燕以及為數眾多的鷺科鳥類等。
來這裡賞鳥四季皆宜,春夏可以觀察野生動物如何求偶繁衍下一代;秋天和春季則是過境鳥最多的時節,有機會看到數以千計的鳥類同時出現;冬天,小水鴨、蒼鷺、大白鷺,以及兩三千隻的濱鷸群在退潮後的灘地上覓食,場面甚為壯觀。
茲分成鷺科、雁鴨科、鷸鴴科、其他鳥類做介紹,請點選下列的選項進行閱讀。如果需要再閱讀其他的資料,請再點選內容介紹上方的"五股溼地鳥類"選項,就會回到首頁。
五股溼地鳥類介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