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基隆|屬於基隆的氣候治理與能源正義
因為熱愛從小陪我一起長大的外木山海岸與基隆這座海洋城市,我從2019年投入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能源轉型正義」的各項檢討,拒絕四接填海造陸唯一方案,並要求經濟部與台電公司提出完整的評估。
我支持回歸環境保護初衷與再生能源發展的能源轉型政策。基隆靠海並有許多環境敏感區域,很容易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看著其他縣市都提出了能源轉型、氣候治理的具體規劃、甚至是淨零碳排的政策白皮書,並在能源與氣候治理政策評比中持續進步,開始構築因地制宜的減碳模式,基隆卻仍然無法邁出加入全球永續氣候行動、和國際其他城市並進的這一步,我真的非常擔憂。
我過去不斷強調,能源轉型和氣候治理成功的關鍵是「參與」,希望透過各種機制設計和有創意的方案規劃,建構每一位市民都能參與、適合基隆的氣候治理架構、落實能源正義,守護基隆的美麗山海。
透過建立完善的氣候治理架構:訂定規範、編列預算、強化局處合作並納入民間社會力、建構中長期策略及目標,將氣候與能源治理納入施政核心。積極發展市府各局處、每一位市民、家戶、企業,都能夠參與的再生能源發電方案、節電及能源效率提升。
擔任議員的四年來,我在市政質詢、議會與街頭持續監督四接議題和基隆市的能源轉型與氣候治理政策規劃,並進一步參考如首爾、奧斯陸甚至日本山梨縣等在地能源規劃,提出「省下一座天然氣接收站」的計畫,透過各局處合作及邀請市民一起參與的能源轉型規劃方案,有效節能、提高基隆的能源自給率、減少對火力發電的依賴。
同時,完整調查與整合相關資訊並公開,強化使用數位資訊與工具來進行現況盤點與發展淨零策略。改善目前市內大眾交通運輸、推動低碳交通綠色運輸,發展低碳觀光路徑、逐步建立公共自行車系統,培養氣候與能源治理人才、結合社區和學校的力量,發展出更多日常生活就能實踐的低碳永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