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基隆的未來!打造讓下一代安心長大的城市
「兒少就是基隆的未來!」
我自己很喜歡波哥大前市長安立奎.佩納洛薩的一句話,也是我的座右銘:「如果我們能成功為兒童建造一座城市,這就是對所有人而言都成功的城市。」我也一直相信,一座對兒童和青少年友善的城市,必會是一座對所有人都友善的城市,因此,我們的責任,是讓完整政策資源投注在我們的未來世代,建構讓下一代安心長大的環境。
這次我的政見以「守護兒少福利、安全和身心健康」、「兒童權利提升與兒少培力」、「教育與勞動」、「藝文休閒與公共空間」、「友善環境建構」五大面向出發,提出二十一個項目,並全力支持十八歲公民權。
除了持續透過政策、資源投入及人本無障礙環境的改善,守護兒少的福利、安全和身心健康外,我認為兒童權利提升和兒少培力非常重要,我希望兒童權利和兒權公約原則能夠深入基隆市的施政和訓練,除了強化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功能外,更希望透過機制設計邀請兒少能夠透過自身的經驗,實際參與兒少相關的政策規劃。
教育與勞動面向,除了提升在地教育品質讓基隆的孩子們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在平等友善的校園中探索興趣、了解自己外,對於未就業、未就業和有自立需求的少年,也應該提供足夠資源和輔導。而為完整保障青少年勞動權益,我提出設立勞動處並加強青少年勞工權益保障、清查兒少勞動者實際數字並保障建教生權益。
【兒少福利、安全與健康】
1⃣️提升人本交通及通學安全
道路設計改善、保障弱勢用路族群,完整建置人本交通環境。
全市各級學校通學路徑總體檢(包含與各校內學生自治組織或學生代表合作),改善標線劃設、實體人行道完整性,提升通學安全。
校園無障礙:盤點全市各級學校無障礙情形,加強提升改善。
改善基隆市公車路網便利性及提升服務品質,低底盤公車比例提升。
2⃣️保障兒少安全、強化兒少福利
強化兒少權益宣導,提升相關訓練、研討或教育課程資源與擴大實施對象。
加強兒少性剝削防治,完善保護機制。
提升以兒少需求出發的社區及家庭支持資源。
結合民間資源及創意,投注足夠資源於友善兒童少年福利服務據點、弱勢家庭兒童少年暑期活動方案等。
3⃣️持續提升早療資源、完善兒童醫療資源
4⃣️兒少身心健康支持
落實兒少與家長對身心健康認知,完善心理諮商與求助管道資源並加強宣導。
家庭教育中心親職教育課程,提升與兒少互動技巧與兒少權益認識相關內容比例。
【教育與勞動】
1⃣️保障青少年勞動權益
提升基隆市勞動保障資源預算,設立勞動處,加強少年勞工權益保障。
清查全市兒少勞動者實際數字及勞動狀況,避免兒少勞動者變成勞動市場的黑數。
強化勞資雙方勞動意識,落實勞動人權。
校園內勞動教育與宣導提升。
全面清點市內建教合作的學校及單位,不定時抽查實務現場。
2⃣️中輟、中離生支持
未升學、未就業少年相關輔導措施資源充實:包含職業技能培養、職場探索、就業力培訓課程等,或回到學校的準備,並加強社政及教育單位橫向合作。
針對有自立需求少年:完善自立方案協助、與民間團體協力,盤點自立宿舍空間或租屋補助等協助緩衝。
持續投入中介教育資源、發展彈性多元配套措施。
3⃣️接住司法少年
讓市府少輔會能確實運作,做好明年少事法全面行政上路後的準備。
行政部門主動召開轉銜工作會議,並協調各領域包括矯正學校出校少年後學籍銜接、生活安置等優先事項。
重新檢視校園反毒的資源配置,改變目前以優先鼓勵檢舉或找出用藥者的政策方向。
4⃣️在地教育品質提升
市立高中職選修課程資源整合升級,與大學、國立館舍、社大合作、發展跨校選修課程方案。
完整規劃本市四所完全中學定位及長期發展。
結合社區大學人才與資源,各階段學校發展基隆特色校定課程。
媒合在地人才與團隊,規劃製作在地特色教材與教案,支持老師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提升校園數位環境,共聘網路工程師、提升數位學習平台品質。
與在地公民教育團體協力,以桌遊等多元活動形式加強兒少媒體識讀教育。
強化性平教育、情感教育、母語教育、勞動教育。
5⃣️完善特教資源,學習不間斷
提升特教正式合格教師比例,提供足額合格教師。
啟動修法如實反映、解決特教資源分配問題。
完善平日課後照顧及寒暑假照顧資源、穩定開班。
6⃣️打造平等友善校園
性平教育:完善性別平等教育、發展在地性平教材、提升教師研習性平內容。
月經平權:加強月經教育並強化相關教師增能規劃,消除月經污名。
落實輔導法規,增聘正式專輔教師。
藝文與休閒生活面向,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兒童遊戲權、兒少休閒權,除了提供更多藝文資源,增加兒少休閒據點、運動空間、中小型展演空間外,公園、鄰里公園或與兒少相關公共空間應納入兒少使用者參與設計。同時,應盤點、調查兒少空間需求,針對現有兒少空間進行改善,並規劃增加各年齡層兒少空間。
【兒少權利提升與兒少培力】
1⃣️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資源提升
完善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資源,提升預算與專業人力。
中心空間使用相關規範納入使用者經驗與建議。
建置完善公私部門協力系統,整合地方兒少資源。
2⃣️強化兒少培力、建立影響政策機制
強化兒少培力,加強社會處與教育處橫向合作。
兒權會兒少諮詢代表培力提升,針對兒少代表培力課程、師資、機制進行通盤檢討與調整,保持培力延續性,避免過程破碎化。
確實建立市府兒少相關活動規劃、兒少相關政策研擬與調整納入兒少諮詢代表參與機制。
保障兒少表意權,充分營造兒少友善環境,兒少相關政策須透過參與式規劃保障兒少意見表達與參與權力。
3⃣️兒權公約原則納入公務培訓與施政
禁止歧視原則、兒童最佳利益唯一優先考量、兒童之生存及發展權、兒童表示意見且該意見應獲得考量的權利,作為市府公務訓練的基礎課程,並在所有事務上都應納入考量及具備敏感度。
【藝文、休閒與公共空間】
1⃣️公共空間納入兒少使用者參與
重視兒童遊戲權、兒少休閒權。
公園、鄰里公園或與兒少相關公共空間新建設計、改善納入兒少使用者參與設計機制。
盤點、調查兒少空間需求,針對現有兒少空間進行改善,並規劃增加各年齡層兒少空間。
2⃣️閒置空間資訊公開活化、社區型運動空間
公有閒置空間及房地資訊公開。
針對市有閒置空間,進行公私協力修繕後開放、活化。
盤點各區運動空間,發展社區的小型運動場地及複合式使用球場。
3⃣️藝術文化資源與活動提升
修繕部分市有建築作為中、小型展演空間,提供學生社團借用進行展演。
持續與在地文史、藝文團隊合作,以兒少為對象,舉辦基隆在地文史走讀、課程,及戲劇或其他文化藝術營隊及活動。並支持兒少、學生社團舉辦之相關活動。
4⃣️增加兒少休閒及活動據點
在友善環境建構上,落實居住正義、打造友善育兒及性別平等友善環境,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另外,在許多兒少政策執行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社工們,必須保障他們的勞動權益,並強化相關培訓給予足夠支持。
最後,一定要再次呼籲大家,一起來支持十八歲公民權!11月26日除了投選舉票外,請在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投「同意」,為我們明亮美好的未來投票!
【友善環境】
1⃣️落實居住正義
修正《基隆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透過合理稅制引導閒置房屋進入租屋供給。
增加之稅收優先用於改善租屋,結合公益出租人、包租代管政策提供屋主利多、引導閒置房屋釋出。
增加社會住宅供給,提供青年及弱勢友善租屋條件。
2⃣️打造友善育兒環境
提升公共托育設施佈建,每區都有平價高品質公托家園/托嬰中心。
加強佈建公共化幼教服務,公幼班數提升、持續降低幼教師生比。
幼兒教保資訊網改善,提升幼教資訊公開完整性、便利查詢。
持續推動男廁加裝尿布台,打造育兒環境。
修正婦女生育獎勵金自治條例,保障多元家庭請領權益。
3⃣️建立性別平等友善環境
促進月經平權,推動校園及公共場域免費提供生理用品。
市府兒童與家庭委外業務(如親子館、公共化托育機構、兒童及少年安置機構等)在職訓練、內外聘督導等相關訓練或研習課程中納入性別平權意識議題。
4⃣️保障社工勞動權益、強化社工人才培訓、定期舉辦研討會及訓練課程。
【支持十八歲公民權】
1126請投同意!